4小时前
|
|
|
## 这周 DEV 社区聊了啥? NO.20250928
这期日报干货满满!AI工具、开发效率、职业转型全都有!想知道如何用语音助手管理邮件?哪些AI工具2025年必火?又该如何提升代码审查质量?还有程序员如何应对AI时代的挑战,成功转型产品经理?快来get这些实用技巧,让你在技术浪潮中稳步前行,效率翻倍,不掉队!点击阅读,开启你的技术升级之旅!

---
## 使用 AG-UI 和 CopilotKit 为 ADK Agents 构建前端
本文介绍了如何使用 AG-UI 协议和 CopilotKit 为 Agent Development Kit (ADK) Agents 构建前端。ADK 提供 AI agent 的后端能力,CopilotKit 负责前端,而 AG-UI 则充当桥梁,使前端能够与后端通信。
文章通过 CLI 命令快速搭建一个全栈 ADK agent,后端使用 AG-UI 协议,前端使用 CopilotKit。首先,使用 `npx copilotkit@latest create -f adk` 命令创建项目,然后安装依赖,配置 Gemini API 密钥,最后运行开发服务器。文章还介绍了 ADK agent 如何与 AG-UI 协议集成,并通过 ASGI 应用暴露给前端。具体步骤包括安装 `ag_ui_adk` 包,配置 ADK agent 的名称、LLM 模型 (Gemini 2.5 Flash) 和指令。通过 `FastAPI` 创建一个 ASGI 应用,将 ADK agent 集成到 AG-UI 中,并使用 `uvicorn` 运行该应用。
总的来说,这篇文章提供了一个快速上手指南,帮助开发者了解 agent、用户界面如何协同工作。
- 原文: [Build a Frontend for your ADK Agents with AG-UI](https://dev.to/copilotkit/build-a-frontend-for-your-adk-agents-with-ag-ui-2alo)
- 作者: the_greatbonnie
- 点赞数: 222
- 评论数: 16
- 发布时间: 2025-09-25 13:20:15
---
## 使用语音AI助手简化你的数字生活:邮件、会议和Slack管理
本文介绍了如何使用 Composio、Vapi 和 OpenAI TTS 构建一个语音 AI 助手,它可以集成 Gmail、Slack 和 Google Calendar,帮助你总结邮件、安排会议和搜索 Slack 消息,从而简化你的日常工作流程。
文章首先指出了现代人面临的信息过载问题,尤其是在早晨需要快速处理大量邮件和 Slack 消息时。语音助手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让你在做其他事情的同时,快速获取关键信息。
作者分享了构建语音助手的技术细节,包括使用 Next.js 应用和 Vapi 来处理语音流程,以及使用 Composio 来简化与 Gmail、Calendar 和 Slack 的集成。Vapi 通过并行处理、模型切换和自动中断处理,解决了语音项目常见的延迟问题,使对话更加流畅。Composio 则抽象了 OAuth 的复杂性,提供了干净可靠的 API 连接。
文章还提到了使用 Claude Code 在 Cursor IDE 中进行开发,结合了 Claude 的代码生成能力和 Cursor 的可视化差异,提高了开发效率。
文章详细描述了语音助手的架构,包括用户与 Vapi Widget 的交互、LLM 的处理流程以及 API 与 Composio 的集成。
作者也分享了使用 Claude Code 的一些经验教训,包括其在处理复杂 API 文档时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在 UI 设计方面的局限性。
最后,文章展示了语音助手的功能,包括在 Gmail、Slack 和 Google Calendar 上执行各种操作,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例如 MCP 支持、改进的响应处理和更直观的 UI。这个语音助手通过 Composio 的可扩展性,可以轻松添加新的工具,例如 Notion 和 Linear,从而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Vapi 的可观测性仪表板对于调试语音代理的行为非常有帮助。
- 原文: [I built a voice AI agent to clean my emails, meetings, and Slack DMs (Composio, Vapi, OpenAI TTS) 🪄](https://dev.to/composiodev/i-built-a-voice-ai-agent-to-clean-my-emails-meetings-and-slack-dms-composio-vapi-openai-tts-472b)
- 作者: sunilkumrdash
- 点赞数: 115
- 评论数: 0
- 发布时间: 2025-09-23 11:07:05
---
## 提升开发者效率的 12 个实用工具
本文介绍了 12 款能够显著提升开发者效率的工具,涵盖了从自动化工作流到 API 设计、文档编写、知识管理等多个方面,旨在帮助开发者更高效地完成工作,摆脱繁琐的任务。
文章详细介绍了 n8n、Spark Mail、Focusmate、Apidog、Mintlify、Excalidraw、Obsidian、Pieces、Linear、DevToys、Jam 和 Taipy 这 12 款工具。n8n 是一款开源的 workflow 自动化工具,可以连接各种 API、数据库和服务;Spark Mail 帮助管理邮件,提高邮件处理效率;Focusmate 通过在线结伴编程的方式提高专注度;Apidog 是一款一体化的 API 设计、测试和文档工具;Mintlify 简化了文档编写流程,可以自动生成 API 文档;Excalidraw 是一款简单易用的绘图工具,适合快速绘制图表;Obsidian 是一款知识管理应用,可以帮助开发者整理和连接笔记;Pieces 帮助开发者保存和复用代码片段;Linear 是一款快速高效的问题追踪工具;DevToys 是一款包含多种实用工具的桌面应用;Jam 简化了 bug 报告流程;Taipy 帮助开发者快速构建数据应用。
这些工具覆盖了开发者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可以帮助开发者节省时间,提高效率,更好地专注于核心任务。通过合理利用这些工具,开发者可以显著提升工作效率,从而更好地完成项目。
- 原文: [12 Developer Tools That Keep My Workflow Smooth](https://dev.to/therealmrmumba/12-developer-tools-that-keep-my-workflow-smooth-268k)
- 作者: therealmrmumba
- 点赞数: 93
- 评论数: 15
- 发布时间: 2025-09-23 14:57:52
---
## 加州律师 Scott R. Carpenter 被指控滥用律师执照协助客户犯罪
本文揭露了加州律师 Scott R. Carpenter 被指控滥用其律师执照,掩盖并进一步实施与 Talentcrowd、Topdevs 和 Tyler Davis 相关的欺诈行为。他被指控利用程序性技巧来保护无效判决,并向富国银行谎称 Tyler Davis 是 Topdevs 的合法经理人,从而使 Davis 能够控制公司的银行账户,并将大量资金转移到 Carpenter 自己的律师事务所 Cummins & White LLP。
Carpenter 的行为被指控是为了掩盖涉及 Talentcrowd 和 Topdevs 的更大阴谋。文章指出,Carpenter 的行为与 Thomas Girardi 的丑闻有相似之处,后者因从客户那里窃取数百万美元而被取消律师资格并被判入狱。文章强调,针对 Carpenter 的指控不仅仅是一个个案,而是反映了一种危险的模式,即律师利用他们的法律知识来操纵法庭,误导法官,并保护欺诈行为。美国国税局刑事调查部门和美国司法部都强调,法庭欺诈和欺骗美国政府的阴谋是严重的联邦罪行。文章最后呼吁保护司法系统的完整性,并提供了相关证据截图的链接。
由于没有评论内容,此处略去评论分析。
- 原文: [How California Attorney Scott R. Carpenter Abuses His State Bar License To Help Clients Commit Crimes](https://dev.to/marcusquinn05/how-california-attorney-scott-r-carpenter-abuses-his-state-bar-license-to-help-clients-commit-5ef9)
- 作者: marcusquinn05
- 点赞数: 78
- 评论数: 15
- 发布时间: 2025-09-25 03:27:39
---
## 开发者转型:要么成为产品经理,要么被时代淘汰
文章探讨了在 AI 时代,开发者如何适应技术变革,以及开发者可能面临的三种发展方向。
文章指出,随着 AI 的发展,开发者不能只关注代码本身,更需要具备产品思维。文章将开发者分为三类:产品型、问题解决型和工作型。产品型开发者具备用户视角,能够预见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他们更容易转型为产品经理或技术负责人。问题解决型开发者擅长解决技术难题,但需要加强用户体验方面的能力。而工作型开发者则容易被市场淘汰,需要尽快转变思路,关注用户需求和产品规范。
文章还介绍了“Vibe Coding”的概念,即通过清晰的需求和规范,利用 AI 生成可预测和可测试的代码。并推荐了一些工具,如 Kiro、Agents.md 和 Spec Kit,帮助开发者更好地进行规范驱动的开发。
最后,文章强调了培养产品思维的重要性,建议开发者从日常使用 App 的体验入手,观察、分析并总结,从而提升对产品的理解和认知。
总而言之,AI 时代对开发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开发者需要不断学习和进化,才能适应技术变革,保持竞争力。
- 原文: [Either You Die a Developer, or Live Long Enough to See Yourself Become a Product Manager](https://dev.to/sarthology/either-you-die-a-developer-or-live-long-enough-to-see-yourself-become-a-product-manager-56hk)
- 作者: sarthology
- 点赞数: 70
- 评论数: 20
- 发布时间: 2025-09-24 12:22:28
---
## Git 入门:从零到第一次提交
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从零开始配置和使用 Git,包括安装 Git、设置用户信息、创建项目、初始化 Git 仓库、创建文件、暂存文件、提交文件以及查看提交历史等步骤,帮助开发者完成第一次 Git 提交。
文章首先介绍了在 Windows、macOS 和 Linux 系统上安装 Git 的方法,并演示了如何通过命令行验证 Git 是否成功安装。接着,文章讲解了如何使用 `git config` 命令设置全局用户名和邮箱,以便 Git 能够记录每次提交的作者信息。然后,文章通过创建一个名为 "banking-web" 的项目,并使用 `git init` 命令初始化 Git 仓库,详细解释了 `mkdir`、`cd` 和 `git init` 命令的作用。
在创建文件方面,文章使用 `echo` 命令和重定向符号 `>` 创建了一个 README.md 文件,并解释了 Markdown 语法的基本用法。随后,文章介绍了 `git status` 命令,用于查看 Git 仓库中文件的状态,包括已跟踪、未跟踪和已修改的文件。文章还详细解释了 `git add` 命令的作用,即将文件添加到暂存区,以及 `git commit` 命令的作用,即将暂存区的文件提交到 Git 仓库。
此外,文章还介绍了 `git log` 命令,用于查看 Git 仓库的提交历史,以及 `--oneline` 选项,用于简化提交历史的显示。最后,文章通过添加一个 "Forgot Password" 链接到 login.html 文件,演示了如何修改文件并提交到 Git 仓库,并总结了 Git 中文件的四种状态:未跟踪、已暂存、已提交和已修改。文章还提到了使用 `.gitignore` 文件来忽略不需要跟踪的文件,例如日志文件和缓存文件。
总而言之,这篇文章为 Git 初学者提供了一个非常详细和实用的入门指南,涵盖了 Git 的基本概念和常用命令,能够帮助读者快速上手 Git,并开始使用 Git 进行版本控制。
- 原文: [Git: From Zero to First Commit - Developer Journey Begins](https://dev.to/swathi_macha/git-from-zero-to-first-commit-developer-journey-begins-170d)
- 作者: swathi_macha
- 点赞数: 67
- 评论数: 8
- 发布时间: 2025-09-22 10:59:29
---
## 使用 AI 驱动的 EduBox 提升你的学习效率
EduBox 是一款旨在帮助学生管理学业生活的 AI 学习中心,它整合了笔记、作业、校园活动等信息,避免学生在多个应用间切换,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EduBox 旨在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例如信息分散、截止日期遗忘等。它通过智能文件管理、智能规划器、校园生活中心和 AI 助手等功能,帮助学生保持井井有条,减轻学习压力。EduBox 的核心功能包括:智能文件管理,通过语义搜索快速找到所需笔记;智能规划器,学习用户习惯,避免临时抱佛脚;校园生活中心,连接俱乐部和活动;AI 助手,回答问题并创建新的学习任务。EduBox 采用 Next.js + TypeScript 构建前端,使用 Tailwind CSS 实现响应式 UI,Clerk 用于用户身份验证,Convex 用于实时同步和数据操作,CopilotKit 用于多代理编排,Vertex/Gemini 用于托管 LLM,Kendo RAG 用于增强模型答案。
EduBox 还大量使用了 KendoReact 组件,例如 Buttons、Indicators、PDF、Progress Bars、Ripple、ScrollView、Sortable、Taskboard、Upload 和 Editor 等,这些组件极大地加快了开发速度,并使 UI 看起来更加专业。Kendo AI Coding Assistant 在 EduBox 的开发过程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它可以快速创建复杂组件,并帮助解决集成问题。EduBox 通过集成各种 AI 技术和 KendoReact 组件,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全面的学习管理平台,帮助他们更好地组织学习生活,提高学习效率。
- 原文: [EduBox - AI Student Hub](https://dev.to/aryprogrammer/edubox-ai-student-hub-21il)
- 作者: aryprogrammer
- 点赞数: 66
- 评论数: 21
- 发布时间: 2025-09-22 05:27:22
---
## 2025 年不容错过的 9 个 AI 工具
本文介绍了 2025 年开发者和 AI 爱好者应该关注的 9 个 AI 工具,它们旨在解决实际问题,提供真正的价值,并简化生活。 这些工具包括 Rube、Veo 3、Kombai、ElevenLabs 和 Cursor 等,涵盖了 AI 交互、视频生成、前端开发、语音合成和代码编辑等多个领域。
文章详细介绍了每个工具的功能和用途:
* **Rube:** 作为一个 MCP 服务器,连接 AI 工具到 500 多个应用程序,实现 AI 模型与外部工具的桥梁。
* **Veo 3:** Google DeepMind 的最新模型,可以通过文本提示生成高质量的短视频,并支持音频。
* **Kombai:** 专为前端工作构建的 AI 代理,可以从 Figma、文本、图像或现有代码中获取输入,生成可用于生产环境的 UI。
* **ElevenLabs:** 提供逼真和高质量的 AI 语音合成,可以克隆声音,创建有声读物和音乐。
* **Cursor:** 一款 AI 优先的代码编辑器,可以使用自然语言编辑代码,安全地重构代码,回答问题,甚至在终端中运行命令。
这些工具旨在提高开发效率,降低开发门槛,并为开发者提供更多的可能性。例如,Rube 可以让 AI 模型与各种应用程序进行交互,Veo 3 可以帮助开发者快速生成高质量的视频内容,Kombai 可以自动化前端开发任务,ElevenLabs 可以让开发者轻松地为应用添加语音功能,而 Cursor 则可以帮助开发者更高效地编写代码。
文章还提供了每个工具的快速入门指南和演示视频,方便读者了解和使用这些工具。
由于没有评论内容,无法进行评论观点的分析。
- 原文: [⚡9 AI Tools you cannot afford to miss in 2025! 🚀🔥](https://dev.to/composiodev/9-ai-tools-you-cannot-afford-to-miss-in-2025-5878)
- 作者: shricodev
- 点赞数: 54
- 评论数: 11
- 发布时间: 2025-09-24 12:26:57
---
## 2025 年最佳 Replit AI 替代方案:11+ 平台推荐
本文探讨了 2025 年涌现出的 Replit AI 替代方案,这些平台不仅能自动补全代码,还能设计、生成和发布完整的应用程序。文章旨在帮助开发者从众多选择中找到真正有价值的 Replit AI 替代品。
文章详细介绍了 Meku、Bolt.new、Rocket.new、Lovable.dev、GitHub Spark、v0.dev (v0.app)、Pythagora AI 等 11 个平台。Meku 能够将提示转化为可用于生产的 React + Tailwind 项目,并支持 GitHub 同步和一键部署。Bolt.new 是一个基于浏览器的 AI 构建器,可以将提示转化为可运行的应用程序,并提供集成的托管、身份验证和数据库支持。Rocket.new 可以从提示或 Figma 设计生成可用于生产的应用程序,并支持 Web 和移动平台。Lovable.dev 可以从简单的提示构建完整的堆栈应用程序,并内置托管和 Supabase 集成。GitHub Spark 是一个由 Copilot 驱动的构建器,可以直接在 GitHub 中创建完整的堆栈微型应用程序。v0.dev (v0.app) 由 Vercel 提供,可以从提示生成 React 和 Next.js 界面,并输出带有 shadcn/UI 组件的干净代码。Pythagora AI 是一个 AI 开发平台,它在创建应用程序之前增加了规划和调试功能,使其更适合复杂的构建。
每个平台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适用场景。例如,Meku 适合希望快速启动并保留完整代码所有权的开发者,Bolt 适合需要快速将想法转化为交互式原型的开发者,而 Lovable 适合希望在没有深入编码的情况下验证想法的创始人。文章还提到了其他一些替代方案,例如 DhiWise、TeleportHQ、Appy Pie、UIzard 和 CodeDesign,并简要介绍了它们的功能。
由于没有评论内容,这里就不做评论分析了。
- 原文: [11+ Best Replit AI Alternatives in 2025](https://dev.to/vinishbhaskar/best-replit-ai-alternatives-175h)
- 作者: vinishbhaskar
- 点赞数: 49
- 评论数: 2
- 发布时间: 2025-09-25 04:50:58
---
## 使用 Claude、n8n 和 Apollo 构建 AI 销售基础设施
本文探讨了如何利用 Claude、n8n 和 Apollo 这三个工具,构建一个自动化的、AI 驱动的销售引擎,以替代传统销售开发代表 (SDR) 团队,从而解决 SDR 团队成本高昂、效率不一致且难以扩展的问题。
文章指出,传统的销售流程依赖 SDR 手动在 LinkedIn 或 Apollo 等数据库中查找潜在客户,手动构建名单,研究每个客户并在电子表格中记录,然后复制粘贴模板消息到外联平台,效率低下。而通过 n8n 将 Apollo 和 Claude 结合起来,可以自动化整个流程。Apollo 提供经过验证的潜在客户信息和高级筛选器,Claude 负责丰富公司和联系人数据,并生成个性化的外联消息,n8n 则将数据、工作流和外联序列连接成一个连续的循环。
文章详细介绍了如何使用 n8n 自动化销售流程,包括定义理想客户画像 (ICP)、从 Apollo 获取潜在客户、使用 Claude 丰富数据和生成个性化消息、通过电子邮件和 LinkedIn 自动发送多渠道外联消息、处理回复以及实时更新 CRM 记录。文章还强调了 Claude 在上下文丰富方面的作用,以及 Apollo 在提供大规模验证数据方面的重要性。
文章还讨论了使用该技术栈的潜在用例,包括机构、SaaS 公司和顾问,并强调了实验该技术栈的价值,例如学习如何编排多步骤 AI 工作流、探索 AI 在聊天机器人之外的新应用以及向非技术团队展示切实的 ROI。文章最后也提到了挑战和注意事项,例如交付能力、合规性、数据质量和人工干预。
由于没有评论内容,此处略过评论分析。
- 原文: [Building an AI Sales Infrastructure with Claude, n8n, and Apollo](https://dev.to/alifar/building-an-ai-sales-infrastructure-with-claude-n8n-and-apollo-4jih)
- 作者: alifar
- 点赞数: 48
- 评论数: 22
- 发布时间: 2025-09-22 09:01:56
---
## 使用 Symfony 构建强大的 API:现代前端集成完整指南
本文主要介绍了如何使用 Symfony 框架构建 REST API,并将其与 React 前端集成,实现现代化的 API 优先的 Web 应用程序开发。重点在于利用 Symfony 的架构优势和核心组件,简化前后端分离的开发流程。
文章首先强调了 API 优先开发的重要性,并介绍了 Symfony 在构建 API 方面的优势,例如其组件化的架构。随后,详细讲解了 API 开发所需的关键组件,包括控制器、路由、序列化器和 HTTP 基础组件。文章通过一个实际的例子,演示了如何设置 Symfony API 项目,包括安装 Symfony、创建 API 接口以显示产品数据(ProductApiController.php)。代码示例展示了如何使用 #[Route] 属性将 `/api/products` 映射到 `index()` 方法,并使用 `$this->json()` 助手快速返回 JSON 响应。
接下来,文章指导读者创建 React 前端应用,用于消费 Symfony API 提供的数据。步骤包括使用 Vite 创建 React 应用、添加 ProductList 组件来展示产品列表,以及配置开发代理以避免 CORS 问题。通过这些步骤,读者可以构建一个简单但完整的应用,其中 React 前端从 Symfony API 获取数据并显示出来。文章还提供了一些额外的资源链接,例如关于如何使用 Doctrine 和 MySQL 构建动态 API 的后续文章。
总而言之,本文为软件开发者和科技爱好者提供了一个清晰、实用的指南,帮助他们掌握使用 Symfony 构建 API 并与现代前端框架集成的技能。通过学习本文,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 API 优先开发的概念,并能够利用 Symfony 的强大功能来构建高效、可维护的 Web 应用程序。
- 原文: [Building Powerful APIs in Symfony: A Complete Guide for Modern Frontend Integration](https://dev.to/addwebsolutionpvtltd/building-powerful-apis-in-symfony-a-complete-guide-for-modern-frontend-integration-59am)
- 作者: balavaradhalingam
- 点赞数: 47
- 评论数: 0
- 发布时间: 2025-09-22 04:59:04
---
## 提升开发效率:Codex CLI 实用技巧
Codex CLI 已经成为开发者提高效率、自动化任务和引入 AI 辅助的得力工具。本文总结了 10 个 Codex CLI 的实用技巧,帮助开发者更高效地使用它。
文章首先提到使用别名 (alias) 可以简化启动命令,例如在 `~/.zshrc` 或 `~/.bashrc` 中设置别名,用简短的命令启动 Codex 并加载预设配置。其次,掌握快捷命令 (slash commands) 能加速常见操作,例如 `/model` 切换模型,`/approvals` 更改授权模式。文章还介绍了使用快捷换行符 (Option + Enter 或 Ctrl + J) 来格式化提示,以及使用 Esc 或 Ctrl + C 随时中断或退出会话。
另外,文章还提到可以在 ChatGPT 账户和 OpenAI API 之间切换验证方式,通过编辑 `~/.codex/config.toml` 文件或使用命令行参数来切换。使用 AGENTS.md 文件可以指导 Codex 在项目中的行为,例如指定代码风格和测试框架。文章还强调了授权模式的重要性,建议使用 Auto 模式,并在需要时切换到 Read-Only 模式。启用 Web 搜索可以获取最新的信息,直接引用文件内容可以避免输入冗余信息,使用 `/compact` 命令可以压缩会话历史,避免上下文长度限制。最后,文章还介绍了 Codex 对 Model Context Protocol (MCP) 的支持,可以集成外部服务和工具。
总的来说,Codex CLI 不仅仅是一个 AI 聊天工具,更是一个强大的开发效率提升工具。通过掌握这些技巧,开发者可以显著提高工作效率。
- 原文: [Top 10 Codex CLI Tips Every Developer Should Know](https://dev.to/therealmrmumba/top-10-codex-cli-tips-every-developer-should-know-2340)
- 作者: therealmrmumba
- 点赞数: 46
- 评论数: 12
- 发布时间: 2025-09-26 13:17:46
---
## 学习与建立自信:聊聊我们的挣扎
这篇文章探讨了在学习新技能(如编程、写作、设计等)时遇到的困难,以及如何建立自信心。文章的核心观点是: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停止追求完美主义,勇敢地开始行动。
作者分享了自己曾经因为担心他人评价而焦虑的经历,并意识到“我就是我,这样就足够了”的重要性。这种转变帮助作者摆脱了完美主义的束缚,最终开始了行动。文章鼓励读者思考以下问题:学习过程中最糟糕的记忆是什么?是什么样的恐惧阻止了你开始?最终如何建立自信并迈出第一步?如何对抗完美主义的声音?以及,你的梦想是什么?你希望我们的社区、行业,或者我们互相支持的方式发生什么改变?
作者相信,公开谈论这些挣扎可以激励那些刚刚起步的人。分享你的故事,可能会给别人带来他们今天需要的动力。文章鼓励读者在评论区分享他们的经历,让这个空间不仅关注技能和工具,还关注勇气、韧性和成长。
由于没有评论内容,这里就不进行评论分析了。
- 原文: [Let’s Talk About Our Struggles in Learning and Building Confidence😉](https://dev.to/yaldakhoshpey/lets-talk-about-our-struggles-in-learning-and-building-confidence-2i4k)
- 作者: yaldakhoshpey
- 点赞数: 40
- 评论数: 17
- 发布时间: 2025-09-24 14:31:09
---
## 提升专注力:高级开发者都在用的 90-20-5 工作法
这篇文章介绍了 90-20-5 工作法,这是一种时间管理技巧,旨在帮助开发者更有效地进行深度工作,解决复杂问题,避免被打断后难以恢复专注的困境。它将工作日划分为 90 分钟的深度工作、20 分钟的行政事务处理和 5 分钟的完全精神放松三个部分。
文章指出,传统的番茄工作法不适用于需要长时间专注的复杂编程任务,因为被打断后平均需要 23 分钟才能重新集中注意力。90-20-5 工作法的核心在于保护黄金认知时间,让开发者能够专注于解决复杂问题。文章还详细介绍了如何安排这三个时间段,例如,90 分钟的深度工作应该用于复杂的功能开发、系统架构设计等,而 20 分钟的行政窗口则用于处理代码审查、回复消息等。5 分钟的休息也很重要,可以进行散步、伸展运动或冥想。
文章还分享了一些实际案例,展示了不同公司的工程师如何根据自己的作息习惯安排 90-20-5 工作法。例如,有人喜欢在早上认知负荷较低时进行深度工作,有人则喜欢在团队上线前开始工作以避免干扰。文章还提供了设置 90-20-5 系统的步骤,包括选择最佳工作时间、准备工作环境、使用合适的工具以及规划工作任务。此外,文章还讨论了如何根据任务复杂度调整时间分配,以及如何处理突发情况。最后,文章提醒开发者避免常见的错误,例如试图完成过多任务和忽略休息的重要性。
总而言之,90-20-5 工作法为开发者提供了一个结构化的时间管理框架,帮助他们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作效率和专注力。
- 原文: [The 90-20-5 Focus Method: How Senior Devs Handle Deep Work Sessions](https://dev.to/teamcamp/the-90-20-5-focus-method-how-senior-devs-handle-deep-work-sessions-45df)
- 作者: pratham_naik_project_manager
- 点赞数: 38
- 评论数: 0
- 发布时间: 2025-09-24 05:22:30
---
## 使用 Doctrine 和 MySQL 在 Symfony 中构建动态 API
本文介绍了如何将 Symfony API 连接到 MySQL 数据库,利用 Doctrine ORM 存储、检索和提供动态数据,从而为 React、Vue、Angular 或任何现代前端做好后端准备。文章详细讲解了配置数据库连接、安装 Doctrine ORM、创建实体、运行迁移以及添加和检索产品数据的步骤。
文章首先介绍了如何配置 Symfony 的数据库连接,需要在 `.env` 文件中设置 MySQL 连接信息,包括用户名、密码、主机、端口和数据库名称。 接着,文章讲解了如何安装 Doctrine ORM,它是 Symfony 默认的对象关系映射器,用于在 PHP 对象(实体)和数据库表之间建立桥梁。安装完成后,需要创建一个 Product 实体,该实体代表数据库中的 product 表,包含 title、description 和 createdAt 字段。然后,通过运行迁移,将 Product 实体转换为数据库中的实际表结构。最后,文章介绍了如何使用 Doctrine Fixtures 插入示例数据,并更新 API 控制器以从数据库中获取数据,从而实现 API 的动态数据服务。
文章还包含以下关键点:
* **数据库配置:** 确保在 `.env` 文件中正确配置数据库连接信息,包括用户名、密码、主机、端口和数据库名称。
* **Doctrine ORM 安装:** 使用 `composer require symfony/orm-pack` 和 `composer require --dev doctrine/doctrine-fixtures-bundle` 命令安装 Doctrine ORM 和相关工具。
* **实体创建:** 使用 `php bin/console make:entity` 命令创建 Product 实体,并定义 title、description 和 createdAt 字段。
* **数据库迁移:** 使用 `php bin/console make:migration` 命令生成迁移文件,然后使用 `php bin/console doctrine:migrations:migrate` 命令将迁移应用到数据库。
* **数据加载:** 使用 Doctrine Fixtures 加载示例数据,以便 API 可以返回真实数据。
* **控制器更新:** 更新 API 控制器,使其从数据库中获取数据,而不是使用硬编码的 JSON 数据。
由于没有评论内容,这里跳过评论相关的总结。
- 原文: [Building a Dynamic API in Symfony with Doctrine and MySQL](https://dev.to/addwebsolutionpvtltd/building-a-dynamic-api-in-symfony-with-doctrine-and-mysql-5gg6)
- 作者: balavaradhalingam
- 点赞数: 37
- 评论数: 0
- 发布时间: 2025-09-24 07:39:01
---
## 使用 One-Tab 规则提升 300% 的编码专注度
这篇文章探讨了开发者如何通过“One-Tab 规则”来大幅提升编码专注度,核心在于减少浏览器标签页的数量,避免频繁切换造成的注意力分散。研究表明,开发者在多个标签页之间切换会导致认知负担加重,效率降低。
文章指出,开发者常常需要在各种工具和信息源之间切换,例如 Slack、Jira、GitHub、Confluence 等,这会消耗大量的专注时间。研究显示,开发者平均每天需要切换 12-15 次上下文,导致工作效率降低至 40%。而“One-Tab 规则”提倡在编码时只打开一个浏览器标签页,将 IDE、文档等工具放在单独的应用程序中,从而保持专注。
文章还提供了一个实施框架,帮助开发团队逐步采用 One-Tab 规则,包括:
1. **第一周:** 审计当前标签页使用情况,记录每天的标签页切换次数,识别哪些标签页会一直打开,并记录注意力中断模式。
2. **第二周:** 整合必要的工具,寻找能够整合多种功能的平台,而不是使用专门的单一用途应用程序。
3. **第三周:** 建立专注协议,为标签页管理创建明确的规则,例如,每次编码会话最多打开一个标签页,使用后立即关闭标签页,使用书签而不是保持参考标签页打开,并将研究分批到专门的时间段。
通过实施 One-Tab 规则,开发者可以将每天的上下文切换次数减少到 3-4 次,从而将效率提高到 90%,实现专注时间提高 300% 的目标。文章还推荐了一些支持 One-Tab 规则的工具,例如 Teamcamp,它将项目管理、客户沟通、时间跟踪和文件管理整合到一个工作区中,从而减少了浏览器标签页的混乱。
- 原文: [The One-Tab Rule: How to Increase Coding Focus by 300%](https://dev.to/teamcamp/the-one-tab-rule-how-to-increase-coding-focus-by-300-9n6)
- 作者: pratham_naik_project_manager
- 点赞数: 36
- 评论数: 1
- 发布时间: 2025-09-22 04:23:47
---
## 使用 2 分钟规则高效管理技术债务
本文介绍了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即“2 分钟规则”,来帮助开发团队更好地管理技术债务,避免在大型清理活动中浪费时间。通过立即修复小的技术债务问题,可以显著提高代码质量和开发效率。
文章的核心在于提倡在日常开发流程中融入微小的修复。与其积攒技术债务,然后在专门的 sprint 中进行清理,不如在发现问题时立即解决,如果修复时间不超过两分钟。 这种方法避免了上下文切换带来的效率损失,防止小问题演变成大麻烦,并能提高团队的整体士气。文章还详细列举了适合 2 分钟规则的场景,包括代码层面的变量命名、注释更新、import 清理、格式化,文档的微小更新,以及测试相关的快速修复。
文章还提供了在团队中实施 2 分钟规则的具体步骤,包括个人开发者如何识别和处理这些小问题,以及团队层面如何利用工具进行跟踪和管理。 通过案例研究展示了该规则在实际应用中的积极效果,例如减少 bug 数量、提高开发速度和缩短技术债务 sprint 的时间。文章最后还讨论了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挑战以及如何克服这些挑战。
- 原文: [The 2-Minute Technical Debt Killer That Saved My Team 200 Hours](https://dev.to/teamcamp/the-2-minute-technical-debt-killer-that-saved-my-team-200-hours-49nf)
- 作者: pratham_naik_project_manager
- 点赞数: 36
- 评论数: 0
- 发布时间: 2025-09-23 05:22:05
---
## AI 驱动的代码编译器、查看器、编辑器和增强器
这篇文章介绍了一个名为 "Code Enhancer" 的 AI 驱动的在线代码编辑器和编译器,旨在帮助开发者更快、更好地编写代码。它集成了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提供智能代码建议、自动增强和全面的代码审查功能。
Code Enhancer 提供了强大的 AI 功能,包括实时 AI 驱动的建议,以改进 HTML、CSS 和 JavaScript 代码,提供最佳实践、性能优化和可访问性增强。AI 还能分析代码并提供全面的增强,并详细解释每一项改进。它能理解代码的上下文,并提供针对特定实现的建议,还能进行代码比较和审查,并提供详细的更改跟踪。
这个平台是一个智能的在线代码编辑器和编译器,创建于 2024 年,注重性能、简洁性和生产力。它允许用户在线编写和运行 HTML、CSS 和 JavaScript 代码,并提供前端代码的实时预览。用户可以向 AI 提出与编码相关的问题,并一键用 AI 增强的建议替换代码。它还支持加载本地文件并立即预览。
Code Enhancer 具有先进的 AI 集成,并专注于开发者需求。它跨平台,无需安装,并且安全私密,不会存储任何用户数据。文章还介绍了该平台的愿景,即 AI 和编码工具融合,帮助每个开发者提高效率。它旨在成为一个教育资源,帮助初学者和专业人士学习、改进和更快地交付更好的代码。
文章还提到了 GB Coder,它提供了一系列功能,旨在使编码体验尽可能顺畅和高效,包括终身免费访问所有功能、AI 驱动的智能代码建议和增强、直接在浏览器中编译和运行代码、实时预览编写的代码、无需登录或注册、易于使用的界面以及使用简单提示生成代码。
文章最后介绍了开发团队,他们由经验丰富的程序员、AI 工具制造者和 UI/UX 工程师 Girish Lade 领导,他们的使命是利用人工智能的力量使编码更快、更智能、更易于访问。
由于没有评论内容,跳过评论相关的总结与分析。
- 原文: [AI powered Code compiler, viewer, editor and enhancer](https://dev.to/girishlade/ai-powered-code-compiler-viewer-editor-and-enhancer-46h3)
- 作者: girishlade
- 点赞数: 35
- 评论数: 0
- 发布时间: 2025-09-27 20:46:01
---
## 提升代码审查质量:高级开发者指南 5-3-1 规则
本文介绍了一种名为 "5-3-1 代码审查规则" 的方法,旨在帮助开发者更有效地进行代码审查,从而尽早发现潜在问题,提升代码质量。该方法将代码审查过程分解为三个阶段,分别侧重于架构、实现和安全,并为每个阶段分配了特定的时间,从而实现更系统化的质量控制。
文章详细阐述了 5-3-1 规则的具体内容。首先,用 5 分钟进行架构审查,重点关注代码是否符合系统设计,是否解决了实际问题,以及是否存在潜在的扩展性和复杂性问题。其次,用 3 分钟进行实现审查,关注代码的可读性、可维护性和测试覆盖率,以及是否存在重复代码、魔法数字等不良模式。最后,用 1 分钟进行安全和边界情况检查,重点关注输入验证、身份验证、SQL 注入、跨站脚本攻击等安全漏洞,以及空值、边界值、网络故障等异常情况的处理。
文章还讨论了如何在团队中实施 5-3-1 规则,包括设定明确的期望、使用审查清单、跟踪审查指标等。同时,文章也介绍了 5-3-1 规则的一些高级技巧,例如根据上下文调整时间分配、进行结对审查、使用自动化工具进行预检查等。最后,文章指出了 5-3-1 规则实施中常见的错误,例如忽略架构审查、过度关注代码风格、应用不一致等,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通过采用 5-3-1 规则,开发者可以更有效地进行代码审查,提高代码质量,减少生产环境中的 bug,并最终提升软件开发的效率和可靠性。该规则强调结构化的审查流程,帮助开发者在有限的时间内关注代码的不同方面,从而避免遗漏关键问题。
- 原文: [The 5-3-1 Code Review Rule: Senior Developer's Guide to Quality Control](https://dev.to/teamcamp/the-5-3-1-code-review-rule-senior-developers-guide-to-quality-control-4b5h)
- 作者: pratham_naik_project_manager
- 点赞数: 35
- 评论数: 0
- 发布时间: 2025-09-26 04:37:56
---
## 破解远程办公的十大迷思
这篇文章旨在打破关于远程办公的常见误解,揭示其背后的真相,帮助开发者和管理者更好地适应远程工作模式。
文章列举了远程办公的十大迷思,并逐一进行驳斥。例如,远程办公并不意味着生产力降低,反而可能因为减少通勤、避免干扰而提高效率。斯坦福大学的研究表明,远程工作者每天完成的任务多 13%,微软日本的实验甚至发现,实行四天远程工作制后,生产力提高了 40%。 此外,文章还指出,远程工作并非职业发展的阻碍,通过积极沟通、参与虚拟项目、远程指导等方式,远程工作者同样可以获得晋升机会。GitLab 的数据表明,他们 67% 的领导职位都是内部晋升。
文章还强调了有效沟通的重要性,建议远程团队建立结构化的沟通协议,例如使用快速通道处理紧急事务、清晰记录决策、定期进行检查和异步更新。同时,文章也提醒远程工作者注意工作与生活的平衡,通过划分物理和时间界限、设置专门的工作空间、明确工作起止时间等方式,避免工作侵占生活。
文章还提到,远程工作并非需要极强的自律性,而是依赖于完善的系统,例如时间管理、减少干扰的工具以及与同事的定期沟通。此外,文章还反驳了远程工作会导致孤立的观点,指出通过虚拟咖啡聊天、团队社交渠道、在线社区等方式,远程工作者可以保持社交联系。
文章还提到远程办公的技术成本并不高,并列举了必备的硬件和软件工具。此外,文章还强调了远程团队的创新能力,指出多元化的团队能够产生更多的创意。最后,文章强调远程工作并非临时性的,而是未来的趋势,管理者需要转变思维,关注结果而非工作时长,建立信任而非控制。
文章总结了远程办公的益处,包括更高的生产力、更好的专注力、全球化的机会、企业成本的节约以及员工的灵活性和平衡性。同时也指出了远程办公的挑战,例如孤立的风险、对技术的依赖以及结构化沟通的需求。文章建议使用合适的工具,如 Teamcamp,来解决这些挑战。
- 原文: [10 Remote Work Myths That Are Holding You Back (And the Truth Behind Them)](https://dev.to/teamcamp/10-remote-work-myths-that-are-holding-you-back-and-the-truth-behind-them-409o)
- 作者: kruti12
- 点赞数: 33
- 评论数: 1
- 发布时间: 2025-09-23 11:13:00
---
## Perplexity Email Assistant:用AI赋能你的邮箱
Perplexity 推出了 Email Assistant,旨在通过自动化回复、整理邮件线程和处理日程安排,将邮箱转变为高效的工作空间,而不是效率的阻碍。这款助手通过连接 Gmail 和 Outlook,减少用户在手动任务上花费的时间,例如起草回复、查找会议时间以及整理邮件。
Email Assistant 的目标不是取代你的声音,而是在保持上下文完整的同时,加速重复性的工作。它具备自动化邮件分类、即时生成可调整的回复草稿、无需反复确认的会议安排、每日任务和事件总结以及企业级安全保障等关键功能。
尽管电子邮件已经存在了几十年,但专业人士使用它的方式几乎没有改变。AI 驱动的助手正在获得关注,因为它们针对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杂乱无章的收件箱和手动通信。Email Assistant 引入了结构性转变,减少了时间和精力的浪费,而不仅仅是表面上的改进。
通过让 AI 处理摩擦,团队可以保持响应,而不会被日常沟通所消耗。销售团队可以更快地发送跟进邮件,不错过任何潜在客户;营销团队可以收到保持活动一致的摘要;HR 团队可以通过快速的候选人回复和面试安排来减少延误;管理人员可以通过过滤日常噪音来获得更多专注时间。
Email Assistant 与传统的工具不同,它生成上下文相关的回复,根据意图组织邮件线程,并自动预订会议。它不是要求用户通过更多过滤器来更努力地工作,而是减少了工作本身。当助手与其他工具连接时,它的真正力量就显现出来了,例如将结构化的电子邮件数据路由到 CRM 系统中,将分类的响应转发到票务工具中,或者使用 n8n 或 Make 触发自动化工作流程。
总而言之,Perplexity Email Assistant 通过自动化排序、回复和安排,将电子邮件转变为一个行动系统,而不是一个干扰因素。如果你的团队花费了太多时间在邮件中,现在是时候重新思考电子邮件如何融入你的工作流程了。
目前评论区还没有评论,期待大家的使用反馈。
- 原文: [Perplexity Email Assistant: Smarter Inbox Automation That Works](https://dev.to/alifar/perplexity-email-assistant-smarter-inbox-automation-that-works-ocl)
- 作者: alifar
- 点赞数: 33
- 评论数: 15
- 发布时间: 2025-09-23 08:10:20
---
## TypeScript 中 `any` 的替代方案:拥抱 `unknown`
本文探讨了在 TypeScript 中使用 `any` 类型的风险,并提倡使用更安全的替代方案 `unknown`。`any` 类型会绕过类型检查,可能导致运行时错误,而 `unknown` 则强制开发者在使用变量之前进行类型检查,从而提高代码的健壮性。
文章指出,开发者常常为了快速解决类型问题而使用 `any`,但这会带来隐藏的成本,降低代码的类型安全性。使用 `any` 就像告诉 TypeScript 编译器忽略类型检查,这可能导致在运行时出现意想不到的错误。文章通过一个示例展示了 `any` 可能导致的类型错误,以及如何使用 `unknown` 来避免这些错误。`unknown` 允许赋值任何类型的值,但要求在使用之前进行类型检查,例如使用 `typeof` 或 `instanceof`。
文章还提供了一个代码审查员指南,建议在代码审查中发现 `any` 时,首先理解开发者使用 `any` 的原因,然后解释其风险,并建议使用 `unknown` 作为替代方案,并指导开发者添加必要的类型检查。总而言之,文章强调了 `unknown` 在保证类型安全性的同时,提供了与 `any` 相似的灵活性,鼓励开发者在编写 TypeScript 代码时优先选择 `unknown`。
评论区目前为空,没有用户分享他们对于 `any` 和 `unknown` 的看法或者实际使用经验。
- 原文: [Lets Be Real: Its Time to Ditch `any` for `unknown` in TypeScript](https://dev.to/trivedivatsal/lets-be-real-its-time-to-ditch-any-for-unknown-in-typescript-2cn4)
- 作者: trivedivatsal
- 点赞数: 33
- 评论数: 17
- 发布时间: 2025-09-22 11:22:57
---
## 值得关注的五个 GitHub 项目
本文介绍了五个不容错过的 GitHub 开源项目,涵盖代码审查、开发环境管理、设计原型、绘图工具和身份验证等多个领域,旨在帮助开发者提升效率和创造力。
首先是 **Qodo-Merge**,一个利用 AI 简化代码审查流程的工具,通过 GPT-4 模型(需要 OpenAI API 密钥)自动提供代码审查反馈和建议,支持多种指令,例如生成 PR 描述、提供代码改进建议等。
其次是 **Daytona**,一个开源的开发环境管理器,可以跨本地和云基础设施创建即时、完全配置的开发环境,支持 Dev Container 标准,简化了团队协作和个人开发环境的设置。其关键特性包括容器化环境、可移植性、一致性、简易设置、IDE 集成和 GPU 支持。
第三个项目是 **Penpot**,一个开源的设计和原型平台,允许团队创建、协作和共享设计资产和原型,提供 Web 界面,用于设计 UI/UX 组件、创建交互式原型和生成设计规范,拥有设计工具、原型设计、协作、设计系统和开源等关键特性。
**Excalidraw** 是一个基于 Web 的绘图工具,允许以手绘风格创建图表和草图,非常适合创建线框图、流程图和思维导图,具有手绘风格、协作和导出选项等关键特性,并且免费可用。
最后是 **Logto**,一个专为现代应用程序构建的开源身份和访问管理 (IAM) 解决方案,简化了 Web 和移动应用程序中身份验证和授权的集成,支持多种身份验证方法,包括社交登录和无密码身份验证,提供无缝的用户体验,同时保持高安全标准。其关键特性包括易于集成、多种身份验证方法、开发者友好和安全。
由于没有评论内容,此处略去评论分析部分。
- 原文: [⚡Here Are 5 GitHub Projects Too Cool to Miss](https://dev.to/dev_kiran/here-are-5-github-projects-too-cool-to-miss-198l)
- 作者: dev_kiran
- 点赞数: 27
- 评论数: 0
- 发布时间: 2025-09-26 14:36:49
---
## 什么是 JavaScript 打包器?
JavaScript 打包器是现代 Web 应用开发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它能将项目中的各种文件(JavaScript 模块、样式表、静态资源等)及其依赖项整合为浏览器可以轻松加载的一个或几个优化后的文件。简单来说,打包器就像一个打包机器,将应用程序的所有分散部分收集起来,并将它们作为干净、优化的包交付给浏览器。
打包器的工作原理是:首先,你需要定义一个入口点(例如 `index.js`);然后,打包器会分析所有 `import` 语句,构建一个依赖关系图;接着,它会收集你的应用程序所需的一切资源,包括 JavaScript、CSS、图片等;最后,它会输出一个或多个 bundle 文件(例如 `bundle.js`),供浏览器运行。
使用打包器的好处多多:首先,它可以提升性能,减少 HTTP 请求,从而加快页面加载速度;其次,它可以提高兼容性,将现代 JavaScript 代码(ES6+)转换为旧版本浏览器可以运行的代码;此外,打包器还能进行优化,例如压缩代码、移除未使用的代码(tree-shaking);最后,它还能改善开发者体验,支持热重载、开发服务器等功能。
Vite 是一个非常流行的现代打包器。在开发过程中,Vite 利用浏览器原生的 ES 模块来实现快速的开发体验。而在生产环境中,Vite 则使用 Rollup(另一个打包器)来打包你的代码。使用 Vite 创建项目的过程非常简单:你可以使用 `npm create vite@latest my-app` 命令来创建一个新的 Vite 项目,然后进入项目目录,运行 `npm install` 安装依赖,最后使用 `npm run dev` 启动一个闪电般快速的开发服务器,或者使用 `npm run build` 将项目打包成优化后的静态文件,以便部署。
- 原文: [What is a JavaScript Bundler?](https://dev.to/izmroen/what-is-a-javascript-bundler-16h2)
- 作者: izmroen
- 点赞数: 31
- 评论数: 0
- 发布时间: 2025-09-25 12:08:10
---
## 程序员的快乐源泉:Meme Monday!
今天我们来聊聊程序员们一周的快乐源泉——Meme Monday!DEV 社区每周都会分享一些有趣的梗图,让大家在繁忙的开发工作中放松一下心情。
Meme Monday 的封面图通常来自上周的帖子,这也鼓励了社区成员积极参与创作和分享。DEV 社区一直致力于创建一个包容友好的环境,所以任何低俗或者冒犯性的幽默都会被管理员处理。如果你想每天都看到有趣的程序员梗图,可以关注 DUMB DEV。DUMB DEV 就像一个梗图的集中营,每天都有新鲜的笑料。
总而言之,Meme Monday 不仅是程序员们放松心情的方式,也是 DEV 社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鼓励大家分享快乐,营造积极友好的社区氛围。
- 原文: [Meme Monday](https://dev.to/ben/meme-monday-291d)
- 作者: ben
- 点赞数: 30
- 评论数: 71
- 发布时间: 2025-09-22 12:43:58
---
## 使用 SurrealDB 构建 AI 原生的多模型 UI
本文介绍了如何使用 SurrealDB 这一 AI 原生多模型数据库,结合 Rust 和 Iced crate 构建一个演示 UI,展示了 SurrealDB 在 AI 应用中的强大功能,例如向量相似性搜索、图和记录链接等。
文章详细介绍了如何利用 SurrealDB 的特性,无需额外下载或附加组件,即可构建基于生成式 AI 的应用。通过一个使用 Rust 和 Iced crate 构建的 UI 示例,展示了如何将 SurrealDB 的多模型能力与 AI 功能相结合。这个 UI 包含多个按钮,可以实现以下功能:从 Wikipedia 插入文档、手动链接文档、基于文档内容自动链接文档、添加 OpenAI 和 Mistral 嵌入、执行 OpenAI 和 Mistral 相似性搜索、执行全文搜索、查看文档链接以及运行原始查询。文章还深入探讨了 SurrealQL 的相关设置,包括命名空间、数据库、字段定义,以及全文搜索的配置,例如使用 `en_analyzer` 进行分词、过滤和 edgengram 处理。此外,文章还介绍了如何定义表关系以及设置唯一索引,以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总的来说,这篇文章展示了 SurrealDB 在构建 AI 应用方面的灵活性和易用性,并提供了一个实际的 UI 示例,帮助开发者快速上手。SurrealDB 作为一个多模型数据库,能够无缝集成各种 AI 功能,为开发者提供了强大的工具来构建智能应用。通过全文搜索、递归查询和嵌入式数据库等功能,SurrealDB 能够满足各种 AI 应用的需求,并提供高效的数据管理和查询能力。该文章还鼓励读者根据自己的需求进一步开发和扩展该应用,例如添加对其他语言的支持或实现实时搜索功能。
- 原文: [Building an AI-native multi-model UI with SurrealDB](https://dev.to/surrealdb/building-an-ai-native-multi-model-ui-with-surrealdb-2eeh)
- 作者: mgyles
- 点赞数: 30
- 评论数: 0
- 发布时间: 2025-09-24 17:15:06
---
## 使用 Azure Cloud 搭建 CI/CD 流水线
本文主要介绍了如何在 Azure Cloud 上搭建 CI/CD(持续集成/持续部署)流水线,利用 Azure DevOps 或 GitHub Actions 实现代码的自动化测试、构建和部署。文章强调了 Azure 作为一体化工具包的优势,整合了代码存储、自动构建测试、应用部署和性能监控等功能。
文章详细讲解了 CI/CD 的核心概念,即持续集成 (CI) 和持续部署 (CD)。CI 保证开发者推送的代码能够自动构建、测试并生成可部署的工件,而 CD 则负责将这些工件自动部署到预生产或生产环境。文章还介绍了 Azure Pipeline 的关键组成部分,包括 Azure Repos/GitHub 代码仓库、Azure Pipelines 核心引擎、Azure App Service/Functions/AKS 部署目标、代理以及服务连接等。
文章通过一个 Node.js 应用的示例,一步步地演示了如何在 Azure 上搭建 CI/CD 流水线,包括连接代码仓库、创建 YAML 管道、定义构建和测试阶段、设置服务连接以及运行和监控流水线。此外,文章还列举了一些常见的错误,例如忘记权限、跳过环境、构建臃肿、忽略日志和在代码中存储密钥等,并提供了相应的避免方法。最后,文章还介绍了 Deepdocs 工具,它可以与 Azure Pipelines 结合使用,实现代码和文档的持续交付与准确性。
文章还提到了在 Azure 上进行扩展的最佳实践,例如使用基础设施即代码、蓝绿或金丝雀部署、密钥管理、仪表盘以及重用 YAML 等。总之,在 Azure 上设置 CI/CD 管道可能一开始看起来很复杂,但其带来的好处远远大于所付出的努力。
- 原文: [How to Set Up a CI/CD Pipeline on Azure Cloud](https://dev.to/therealmrmumba/how-to-set-up-a-cicd-pipeline-on-azure-cloud-kph)
- 作者: therealmrmumba
- 点赞数: 30
- 评论数: 7
- 发布时间: 2025-09-22 13:23:00
---
## 本周 DEV 社区精选:NPM供应链攻击、游戏开发、AI应用及技术选型
本周的 DEV 社区精选文章涵盖了多个热门技术话题,从供应链安全到游戏开发,再到AI应用和技术选型,内容丰富多样。首先,@sebs 深入剖析了针对NPM生态系统的 Shai-Hulud 供应链攻击,详细分析了恶意软件活动的各个阶段。@lopis 则分享了开发 13KB 游戏 Meow Mountain 的详细过程,探讨了在尺寸限制下实现精灵编码、声音生成、AI寻路和地图生成的低技术方法。
@danilop 介绍了他们构建的一个 Web 工具,用于可视化和探索 Amazon Bedrock AgentCore 中的 AI 代理记忆模式。@jjghali 分享了他在经历了 Python 包管理和虚拟环境的挫败后,从 Python 过渡到 Deno 的经历。@slobodan 探讨了 AI 取代人类员工的现实潜力和局限性,并分享了他构建 AI 联合创始人的失败实验。
@daniacu 对 Svelte 从 stores 到 runes 的转变表示担忧,认为这种转变扰乱了生态系统中已建立的模式和标准。最后,@wojtekmaj 对 Bun 的生产准备情况进行了批判性分析,肯定了它对 JavaScript 生态系统的积极影响,同时也强调了对版本控制实践、供应商锁定和设计选择的担忧。总的来说,本周的文章涵盖了广泛的技术领域,为开发者和科技爱好者提供了有价值的见解和思考。
- 原文: [Top 7 Featured DEV Posts of the Week](https://dev.to/devteam/top-7-featured-dev-posts-of-the-week-47ik)
- 作者: jess
- 点赞数: 29
- 评论数: 5
- 发布时间: 2025-09-23 16:28:21
---
## 使用 KendoReact 和 MCP-UI 打破 LLM 聊天机器人的文本障碍
本文介绍了一个使用 KendoReact 组件和 MCP-UI 构建的系统,该系统旨在克服大型语言模型 (LLM) 聊天机器人只能返回纯文本答案的局限性。该系统允许聊天机器人直接在对话中呈现交互式的 KendoReact Grid 和 Card,从而使用户能够以更直观和交互的方式探索复杂数据。
该方案的核心在于使用 MCP-UI 作为桥梁,连接聊天机器人和 UI 组件。作者创建了一个 MCP-UI 服务器,该服务器暴露了两个工具:`show_grid` 和 `show_user_details`。`show_grid` 工具可以查询数据库表并返回 KendoReact Grid,而 `show_user_details` 工具可以获取用户资料并返回 KendoReact Card。客户端的聊天机器人 UI 使用 KendoReact 组件和 `@mcp-ui/client` 构建,可以接收来自服务器的 `UIResource` 消息并在对话中呈现它们。
作者强调了 MCP-UI 的可移植性优势。由于任何支持 `@mcp-ui/client` 的 MCP 主机(如 LibreChat)都可以使用该服务器的交互式 Grid 和 Card,因此无需进行自定义集成。文章还展望了 LLM 应用的未来,例如与对话相关的实时统计信息仪表板、交互式工作流以及允许用户探索和操作数据的聊天机器人。
文章中使用的 KendoReact 组件包括 Grid、Column、Buttons、Card、CardHeader、CardTitle、CardBody、CardActions、CardImage、CardSubtitle、Avatar、SvgIcon 和 TextArea。作者分享了在使用 MCP-UI 和 KendoReact 过程中获得的经验教训,包括 MCP-UI 的新兴特性以及 KendoReact 组件的可靠性和易用性。最令人兴奋的时刻是看到 KendoReact Grid 在 LibreChat 中响应自然语言查询,这证明了该方案的可行性和潜力。
- 原文: [Breaking down the text barrier of LLM chatbots with KendoReact and MCP-UI](https://dev.to/hichamelbsi/breaking-down-the-text-barrier-of-llm-chatbots-with-kendoreact-and-mcp-ui-1ico)
- 作者: hichamelbsi
- 点赞数: 29
- 评论数: 7
- 发布时间: 2025-09-27 14:13:49
---
## 2025 年 Prompt Engineering 完整指南:掌握 AI 沟通艺术
本文是一份全面的 prompt engineering 指南,旨在帮助读者掌握与 AI 进行有效沟通的艺术,从而更好地利用 AI 技术。文章深入探讨了 prompt engineering 的各个方面,从基础概念到高级技巧,再到实际应用,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完整的学习路径。
文章首先介绍了 "The Transformative Communication Renaissance Theory(TCRT)",与 "Dead Internet Theory" 形成对比,强调了人类与 AI 协作沟通的重要性。它区分了 Prompt Engineering 和 Context Engineering,并将 Prompt Engineering 比作学习 AI 沟通的语法和词汇,而 Context Engineering 则是管理更长对话和复杂交互的高级艺术。
接着,文章详细解释了 Prompt Engineering 的定义,即设计、测试和优化 prompt,以高效利用语言模型。它强调了 Prompt Engineering 不需要编程知识,并分解了每个有效 prompt 的关键要素:意图、上下文、格式、约束和示例。
文章还回顾了 Prompt Engineering 的起源和发展,从早期的偶然发现到如今的系统学科。它列举了 Prompt Engineering 历史上的关键里程碑,并解释了 Prompt Engineering 存在的原因,即弥合人类意图与 AI 理解之间的沟通鸿沟,从而实现 AI 的民主化。
文章深入探讨了构建有效 Prompt 的核心技术,包括清晰性和具体性,并介绍了 Specificity Ladder、角色分配和上下文堆叠等技巧。它还介绍了三明治方法和约束框架等高级结构技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组织和优化 Prompt。
此外,文章还详细阐述了 TCRTE 框架,这是一个系统化的 Prompt 设计蓝图,包含任务 (Task)、上下文 (Context)、参考 (References)、测试 (Testing) 和增强 (Enhancement) 五个关键要素。
然后,文章介绍了一系列高级 Prompt 技术,包括链式思考 Prompt、少样本学习、多步 Prompt、基于角色的 Prompt、递归 Prompt 和基于约束的创造力。
文章还探讨了 AI 驱动的创意 Prompt,即利用 AI 来生成更好的 Prompt。它提供了创意 Prompt 模板和创新的 Prompt 结构,并介绍了如何结合不同的 AI 工具来增强创造力。
更进一步,文章讨论了多模态 AI Prompt,即超越文本,利用图像、音频和视频等多模态信息进行 Prompt。它提供了图像 + 文本、音频 + 文本和视频 + 文本 Prompt 的示例,并介绍了文本到图像的生成技术。
为了方便读者实践,文章推荐了一系列免费的 AI 平台,并提供了针对不同平台的 Prompt 优化技巧。
文章还通过实际案例研究,展示了 Prompt Engineering 在小企业营销转型、内容创作者工作流程优化、电子商务产品优化和教育内容创建等方面的应用。
最后,文章总结了常见的 Prompt 陷阱,并提供了避免这些陷阱的方法,例如使用 CLEAR 方法(上下文、长度、示例、受众、改进)。文章还展望了 Prompt Engineering 的未来发展趋势,包括会话 AI 集成、多模态融合和领域特定 AI 模型。
总而言之,本文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全面而实用的 Prompt Engineering 指南,涵盖了从基础概念到高级技巧的各个方面。通过学习和实践本文介绍的知识和技术,读者可以更好地掌握与 AI 进行有效沟通的艺术,从而更好地利用 AI 技术来解决实际问题和创造价值。
由于没有评论内容,跳过评论相关的输出。
- 原文: [The Complete Guide to Prompt Engineering in 2025: Master the Art of AI Communication](https://dev.to/fonyuygita/the-complete-guide-to-prompt-engineering-in-2025-master-the-art-of-ai-communication-4n30)
- 作者: fonyuygita
- 点赞数: 23
- 评论数: 4
- 发布时间: 2025-09-25 14:01:58
---
🫵 来啊,说点有用的废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