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小时前
|
|
|
## 今天 Hacker News 社区聊了啥? NO.20251003
今天份的科技日报来啦!Niri合成器给你带来全新的窗口管理体验,Litestream让SQLite备份恢复更快更稳!想不到吧,COBOL也能写Web服务器?还有,用系统字体提升网站性能的秘诀、量子领域的温度计、Triton持久注意力教程…更多精彩,等你来探索!点击阅读,科技不迷路!

---
## Niri:一款可滚动平铺的 Wayland 合成器
Niri 是一款专为 Wayland 设计的、支持滚动平铺的合成器,旨在提供一种全新的窗口管理方式。它允许窗口在无限延伸的水平条带上排列,每个显示器都有自己独立的窗口条带和动态工作区,工作区则以垂直方式排列。
Niri 的核心特性包括:从底层构建以支持可滚动平铺、类似 GNOME 的动态工作区、窗口和工作区概览、内置截图 UI、通过 xdg-desktop-portal-gnome 进行屏幕广播,以及对触摸板和鼠标手势的支持。此外,Niri 还支持窗口分组为标签页、可配置的布局(包括间隙、边框和窗口大小)、渐变边框、动画效果(支持自定义着色器)、实时重载配置以及屏幕阅读器。Niri 从一开始就考虑了多显示器的支持,混合 DPI 也能正常工作,并且支持 NVIDIA 显卡。从 25.01 版本开始,Niri 支持浮动窗口,并通过 xwayland-satellite 集成了 Xwayland。
Niri 的设计目标是稳定且适合日常使用,目前已经实现了 Wayland 合成器的大部分预期功能。开发者也积极听取用户反馈,并在 Matrix 频道中提供帮助。对于性能方面,Niri 在配置较低的机器上也能流畅运行。
Niri 提供了详细的上手指南和配置文档,方便用户快速入门。同时,还有一个名为 "awesome-niri" 的项目,收集了与 Niri 相关的链接和项目。
- 原文: [Niri – A scrollable-tiling Wayland compositor](https://github.com/YaLTeR/niri)
- Hacker News: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5461500](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5461500)
- 作者: atlintots
- 评分: 235
- 评论数: 110
- 发布时间: 2025-10-03 19:08:42
---
## Litestream v0.5.0 发布:更快速、更高效的 SQLite 备份与恢复
Litestream v0.5.0 版本带来了重大更新,主要集中在性能提升和时间点恢复 (PITR) 功能的增强,旨在为 SQLite 数据库提供更可靠、更易用的备份和恢复解决方案。
Litestream 作为 SQLite 的备份/恢复系统,以 sidecar 进程的方式运行,实时拦截 WAL 检查点并将数据流式传输到对象存储。新版本引入了 LTX 文件格式,这是一种事务交换格式,允许 Litestream 处理页面范围,并支持压缩,从而优化了备份和恢复过程。LTX 格式通过分层压缩机制(30 秒、5 分钟、1 小时),显著减少了恢复数据库到特定时间点所需的文件数量,平均只需十几个文件即可完成恢复。此外,新版本还消除了“世代”的概念,简化了多 Litestream 备份到同一目标时的复杂性,通过单调递增的事务 ID,可以更轻松地查找任何时间点的数据库状态。
升级到 Litestream v0.5.0 非常简单,只需开始使用新版本即可,旧的 WAL 文件将保持不变。新版本将 LTX 文件存储在副本上的 `ltx` 目录中,配置文件也完全向后兼容。需要注意的是,新版本增加了一个约束,每个数据库只能有一个副本目标。总体而言,Litestream v0.5.0 的更新旨在提高 SQLite 应用程序的弹性和性能,使其更适合构建全栈应用。
- 原文: [Litestream v0.5.0](https://fly.io/blog/litestream-v050-is-here/)
- Hacker News: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5453936](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5453936)
- 作者: emschwartz
- 评分: 65
- 评论数: 5
- 发布时间: 2025-10-03 03:02:57
---
## Webbol:COBOL 编写的极简静态 Web 服务器
这篇文章介绍了一个名为 Webbol 的项目,它是一个使用 COBOL 语言编写的极简静态 Web 服务器。该项目在 GitHub 上开源,引起了一些开发者的关注。
Webbol 的核心功能是提供静态文件的 HTTP 服务,这意味着它可以用来托管简单的网站,例如个人博客或者项目文档。使用 COBOL 这种相对古老的语言来实现 Web 服务器,本身就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和挑战性。该项目的文件结构清晰,包括 COBOL 源代码、构建脚本和一些示例文件。通过阅读源代码,开发者可以了解如何使用 COBOL 处理网络请求、文件读取等操作。Webbol 采用了一种简单直接的方式来处理 HTTP 请求,没有依赖复杂的框架或库。这使得它非常轻量级,易于理解和修改。项目的目标是提供一个最小化的实现,因此它只支持最基本的功能,例如 GET 请求和静态文件服务。
该项目展示了 COBOL 语言在现代 Web 开发中的一种可能性,尽管 COBOL 主要用于大型机系统,但它仍然可以用于构建一些简单的网络应用。对于那些对 COBOL 感兴趣或者想要了解 Web 服务器底层原理的开发者来说,Webbol 是一个不错的学习资源。它提供了一个简单而完整的示例,可以帮助开发者快速上手。此外,该项目也引发了关于编程语言选择的讨论,不同的语言适用于不同的场景,选择合适的语言可以提高开发效率和代码质量。
- 原文: [Webbol: A minimal static web server written in COBOL](https://github.com/jmsdnns/webbol)
- Hacker News: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5463251](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5463251)
- 作者: simonpure
- 评分: 14
- 评论数: 3
- 发布时间: 2025-10-03 22:13:03
---
## 现代字体栈:为每个现代操作系统组织的系统字体 CSS
这篇文章介绍了一个名为 "Modern Font Stacks" 的项目,它提供了一系列 CSS 字体栈,旨在利用每个现代操作系统中预装的系统字体,以达到最快的渲染速度和最佳的性能。
文章的核心在于提供各种字体分类(如 System UI, Transitional, Old Style, Humanist 等)的 CSS 代码片段,开发者可以直接复制粘贴到自己的 CSS 文件中使用。 这些字体栈经过精心挑选,可以确保在不同操作系统和浏览器上都能呈现出最佳的视觉效果,同时避免了下载字体文件带来的延迟和布局偏移。文章还展示了每种字体栈的可用字重,并提供了示例文本,方便开发者预览不同字体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此外,该网站还列出了每种字体栈支持的字符集,包括 Basic Latin, Latin-1, Latin Extended-A 和 Latin Extended-B。
总的来说,"Modern Font Stacks" 是一个非常有用的资源,可以帮助开发者轻松地为他们的网站选择合适的系统字体,从而提高网站的性能和用户体验。
- 原文: [Modern Font Stacks](https://modernfontstacks.com/)
- Hacker News: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5420722](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5420722)
- 作者: surprisetalk
- 评分: 188
- 评论数: 20
- 发布时间: 2025-09-30 08:49:54
---
## 量子领域的温度计:测量量子性的新方法
本文介绍了物理学家们发现的一种利用反常热流检测量子现象的新方法,该方法或可用于验证量子计算机的量子特性,甚至探测引力的量子方面。
文章指出,传统的第二热力学定律描述了热量从热物体流向冷物体的自然趋势。然而,在量子尺度下,量子力学可以驱动热量反向流动,即从冷物体流向热物体。这种“反常热流”可以作为一种检测量子性的便捷工具,例如检测物体是否处于量子叠加态或两个物体是否处于量子纠缠态。该方法的核心在于将一个量子系统连接到一个可以存储信息的辅助系统和一个散热器。通过测量散热器的温度,可以检测到量子系统中的叠加或纠缠。这种方法不仅具有实际应用价值,还揭示了热力学中一个深刻的真理:能量的转换和流动与信息密切相关。反常热流的实现是以牺牲关于量子系统的信息为代价的。
文章还回顾了麦克斯韦妖的思想实验,以及信息与热力学之间的联系。麦克斯韦妖能够通过观察和操纵分子来降低系统的熵,从而违反第二热力学定律。但最终科学家们发现,妖收集和存储信息需要消耗能量,产生的熵会超过其降低的熵,因此第二热力学定律并没有真正被打破。量子现象允许以经典物理学不允许的方式处理信息,这正是量子计算和量子密码学等技术的基础。量子纠缠使得麦克斯韦妖可以更有效地操纵粒子。
目前还没有评论内容,因此略过评论分析。
- 原文: [A Thermometer for Measuring Quantumness](https://www.quantamagazine.org/a-thermometer-for-measuring-quantumness-20251001/)
- Hacker News: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5462143](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5462143)
- 作者: rbanffy
- 评分: 25
- 评论数: 0
- 发布时间: 2025-10-03 20:24:02
---
## Triton 增加持久注意力机制教程
Triton 项目的 Pull Request #7298 引入了一个关于持久注意力机制的 Gluon 教程,旨在帮助开发者理解和应用这一技术。该教程由 Mogball 贡献,展示了如何在 Triton 框架内实现持久注意力,这对于优化某些类型的深度学习模型至关重要。
持久注意力是一种优化注意力机制的技术,通过在计算过程中保留和重复利用先前计算的结果,减少了冗余计算,从而提高效率。这个教程通过 Gluon 接口,提供了一个清晰的示例,展示了如何使用 Triton 编写高效的持久注意力 kernel。教程可能包含性能比较,展示了持久注意力相对于标准注意力机制的优势。此外,教程可能还包括对 kernel 实现的详细解释,以及如何在实际模型中集成这些 kernel 的指导。通过这个教程,开发者可以学习到如何利用 Triton 的特性,编写高性能的自定义 kernel,并将其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这个 PR 的重点在于提供一个易于理解和实践的教程,帮助用户掌握 Triton 的高级用法。
由于没有评论内容,此处略过评论分析。
- 原文: [Fp8 runs ~100 tflops faster when the kernel name has "cutlass" in it](https://github.com/triton-lang/triton/pull/7298)
- Hacker News: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5458948](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5458948)
- 作者: mmastrac
- 评分: 260
- 评论数: 106
- 发布时间: 2025-10-03 12:21:23
---
## 探索法罗群岛:摄影师镜头下的北欧秘境
这篇博客图文并茂地介绍了法罗群岛的自然风光和人文特色,作者通过精美的摄影作品,展现了这个位于北大西洋的群岛的独特魅力。文章重点描述了法罗群岛的地理位置、气候特征、文化习俗以及与丹麦的政治关系。
法罗群岛位于冰岛、挪威和苏格兰之间,由18个小岛组成,是丹麦的自治领地。这里常年阴雨,是世界上日照最少的地区之一,但也因此造就了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岛上多为火山岩地貌,海岸线陡峭,悬崖耸立,气势磅礴。
文章提到,法罗群岛的羊比人多,岛民与自然和谐相处,房屋通常覆盖着草皮,既能保温又能防水。卡尔索伊岛上的卡德鲁尔灯塔是热门景点,吸引着众多游客。值得一提的是,007系列电影《无暇赴死》也曾在此取景。
作者还分享了在法罗群岛的旅行体验,包括徒步、与羊群互动以及参观草皮屋等。这些经历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法罗群岛的原始与纯粹。
评论区观点:
* **残酷的捕鲸传统:** 有评论指出法罗群岛存在名为 "grindadrap" 的捕鲸活动,认为这种行为残忍。
* **照片的视觉冲击力:** 有评论赞赏了照片的构图,特别是悬崖人像,通过长图形式突出了悬崖的高度。
* **旅行体验分享:** 有评论者分享了自己最近去法罗群岛的经历,并上传了照片和视频,表达了对法罗群岛的喜爱,并计划再次前往。
* **地名来源考证:** 有评论者对法罗群岛的名字来源提出了不同看法,认为可能源于 "fjær" (far) 或 "fara" (to travel),而非 "fær" (sheep)。
* **生活适应性:** 有评论者表示虽然照片很美,但自己无法忍受常年阴暗的天气,不适合在那里居住。
* **向往与现实:** 有评论者表达了对法罗群岛的向往,但同时也意识到自己可能无法长期适应那里的生活。
总的来说,评论区对法罗群岛的看法较为多元,既有对其自然风光的赞美,也有对其传统习俗的质疑,以及对生活环境适应性的考量。
- 原文: [Faroes](https://photoblog.nk412.com/Faroe2025/Faroes/n-cPCNFr)
- Hacker News: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5462297](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5462297)
- 作者: speckx
- 评分: 26
- 评论数: 12
- 发布时间: 2025-10-03 20:41:03
---
## 拥抱 RSS:掌控你的信息流
本文赞扬了 RSS (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 这种技术,认为它是对抗算法推荐和信息茧房的有效工具,能帮助用户更好地掌控自己的信息获取。
文章指出,如今互联网内容消费越来越依赖于封闭平台和黑盒算法,导致人们的信息摄取变得糟糕。RSS 作为一种早于算法推荐和社交媒体的技术,提供了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式来订阅网站更新,包括文章、博客、播客等。大多数内容管理系统和博客平台都默认支持 RSS,用户可以通过 RSS 阅读器完全控制接收的内容,并按照时间顺序排列。作者分享了自己使用 RSS 的经验,从最初使用 Opera 和 Thunderbird,到 Google Reader (RIP) 和 The Old Reader,最终选择运行自己的 FreshRSS 实例,并使用 FeedMe 应用在手机上阅读 RSS 订阅的内容。
作者对比了 RSS 和社交媒体算法推荐的优缺点,认为社交媒体算法的目标是尽可能延长用户在平台上的停留时间,并展示更多广告,这与用户获取信息的最佳利益并不一致。而 RSS 允许用户自主选择信息来源,避免受到算法的干扰。此外,RSS 阅读器界面简洁,没有广告和干扰,提供更专注的阅读体验。文章还分享了一些使用 RSS 的技巧,例如查找网站上的 RSS 图标或使用工具来嗅探 feed 地址。作者强调,RSS 能够帮助用户摆脱信息过载和算法控制,重新掌握信息获取的主动权。
- 原文: [In Praise of RSS and Controlled Feeds of Information](https://blog.burkert.me/posts/in_praise_of_syndication/)
- Hacker News: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5459233](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5459233)
- 作者: curioussquirrel
- 评分: 242
- 评论数: 93
- 发布时间: 2025-10-03 13:13:47
---
## 南极科考站的“啤酒罐”:连接地上生活区与地下基础设施的关键枢纽
本文介绍了南极科考站中一个名为“啤酒罐”的特殊建筑结构,它连接着地上的生活区和地下的基础设施区,是科考站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南极科考站分为地上和地下两个区域。地上是现代化的生活区,拥有住宿、餐饮、办公、健身、娱乐等设施,为科考人员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而地下则是基础设施区,包括发电厂、水处理厂、重型设备维修车间、仓库等,保障科考站的正常运转。地上和地下区域存在着高度差,而“啤酒罐”就是连接这两个区域的关键通道。
“啤酒罐”是一个巨大的波纹金属圆柱体,垂直高度约 50 英尺,内部有 90 级台阶和一个货运电梯。由于南极的特殊环境,地面会随着时间推移而被积雪覆盖,因此“啤酒罐”也承担着适应这种地形变化的职责。从地上的生活区进入“啤酒罐”需要经过冷冻门,因为“啤酒罐”内部和地下区域一样,是不供暖的,温度接近室外环境温度。
沿着“啤酒罐”的楼梯向下走,可以看到曾经的地面,现在已经低于地表数米。到达底部后,可以看到连接地上生活区和地下基础设施的各种管线,包括电力、通讯、供热、供水、排污和燃料等。通过底部的走廊,可以到达发电厂、水处理厂、仓库等基础设施区域。
“啤酒罐”内的货运电梯用于将物资运送到地下仓库,并将垃圾和可回收物运走。由于在海拔近两英里的南极行走 90 级台阶非常消耗体力,因此科考队员们还把爬“啤酒罐”的楼梯变成了一种有趣的比赛,称之为“啤酒罐挑战”。
总而言之,“啤酒罐”不仅仅是一个连接地上和地下的楼梯井,更是南极科考站生活区和基础设施区之间的物理和概念分隔,具有重要的意义。
评论区里,有人联想到了电影《怪形》,可能因为相似的封闭环境和压抑感。也有人对作者对“啤酒罐”的喜爱表示理解,认为技术结构有时会引发特殊的情感共鸣,例如金属楼梯和管道。还有人希望利用扫描建模和生成技术,将现实场景转化为“步行模拟游戏”。总的来说,评论区从不同角度表达了对这篇文章的看法和感受。
- 原文: [The Beer Can](https://brr.fyi/posts/beer-can)
- Hacker News: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5435375](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5435375)
- 作者: Michelangelo11
- 评分: 212
- 评论数: 32
- 发布时间: 2025-10-01 15:51:24
---
## 教老年人使用 iPhone 的崩溃体验
这篇文章讲述了作者一天内尝试教老年人使用 iPhone 的经历,简直是一场噩梦。作者分享了在教老年人使用科技产品时遇到的各种挑战和困难,包括理解能力、操作技巧以及耐心等等方面的问题。
作者提到,老年人常常难以理解一些基本的概念,比如什么是“应用”,或者如何区分不同的图标。他们也经常忘记操作步骤,需要一遍又一遍地重复讲解。更让人崩溃的是,有些老年人对科技产品抱有抵触情绪,认为它们过于复杂和难以掌握。作者还分享了一些有趣的案例,比如一位老年人总是把 iPhone 拿反,或者不小心删除了重要的文件。尽管过程很艰难,但作者也表示理解老年人在学习新事物时遇到的困难,并尽力保持耐心和鼓励。
总的来说,这篇文章生动地展现了教老年人使用 iPhone 的挑战性,也引发了人们对于科技适老化问题的思考。虽然作者的经历听起来有些令人沮丧,但也提醒我们应该更加理解和关爱老年人,为他们提供更好的科技支持和服务。
- 原文: [I spent the day teaching seniors how to use an iPhone](https://forums.macrumors.com/threads/i-spent-the-day-trying-to-teach-seniors-how-to-use-an-iphone-and-it-was-a-nightmare.2468117/)
- Hacker News: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5457670](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5457670)
- 作者: dabinat
- 评分: 260
- 评论数: 334
- 发布时间: 2025-10-03 09:20:32
---
## QuestDB 招聘核心数据库工程师:C++ 和 Rust
QuestDB 是一家专注于时间序列数据的开源数据库公司,正在招聘一位核心数据库工程师,要求精通 C++ 和 Rust。这家公司强调高性能、可靠性和易用性,旨在为用户节省成本并加速价值实现。
QuestDB 的核心数据库工程师职位需要具备设计、开发和测试经验,以改进其开源时间序列 SQL 数据库。具体职责包括持续提升系统性能,确保 QuestDB 在推出新功能时保持可扩展性和易用性。技术栈主要使用 C++ 和零 GC 的 Java。同时,工程师还需要与 QuestDB 的用户和贡献者社区互动,收集反馈,并在开放协作的环境中改进用户体验和系统一致性。
应聘者需要具备 3 年以上构建数据中心软件的经验,包括编写和调整数据处理算法。需要拥有计算机科学学士学位或同等学历,并精通 C++ 和 Rust,同时具备 Java 的中级知识。对数据结构、算法、操作系统内核和硬件有深入的理解。此外,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同理心、团队合作经验、Git 工作流经验、CI 和代码审查经验。有云经验者优先。
QuestDB 提供慷慨的股权期权、灵活的工作时间、100% 远程工作、自由选择技术设备、优秀的同事、国际化的团队、透明协作的文化、职业发展机会以及高度的自主权。该公司致力于打造突破性技术,为未来的基础设施提供动力。
目前评论区没有评论,所以无法分析评论观点。
- 原文: [QuestDB (YC S20) Is Hiring a Core Database Engineer – C++ and Rust](https://questdb.com/careers/core-database-engineer/)
- Hacker News: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5461930](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5461930)
- 作者: nhourcard
- 评分: 1
- 评论数: 0
- 发布时间: 2025-10-03 20:00:43
---
## 使用图数据库进行 Agentic 应用的体验如何?
这篇文章探讨了开发者们在使用图数据库进行 Agentic 应用时的经验。Agentic 应用指的是那些能够自主行动、推理和决策的应用程序,例如智能助手、推荐系统等。文章旨在了解图数据库在这些场景下的实际应用效果,以及开发者们遇到的挑战和解决方案。
文章中,一些开发者分享了他们使用图数据库的经验,其中既有成功的案例,也有失败的教训。一些开发者认为,图数据库在处理复杂关系和进行知识图谱构建方面具有优势,能够有效地支持 Agentic 应用的推理和决策过程。例如,有人利用图数据库构建知识图谱,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推荐。
然而,也有开发者对图数据库的实用性表示怀疑。他们认为,在很多情况下,关系型数据库或其他类型的数据库也能胜任类似的任务,而且可能更加简单和高效。一些开发者甚至表示,他们在使用图数据库后感到后悔,最终还是回到了传统的关系型数据库。
评论区也反映了类似的观点分歧。一些评论者认为,图数据库只适用于特定的场景,例如需要进行复杂的图算法计算时。在其他情况下,关系型数据库或其他类型的数据库可能更加适合。此外,还有评论者指出,很多人对知识图谱和矢量搜索的概念存在混淆,导致不必要地选择了图数据库。
总的来说,这篇文章和评论区都表明,图数据库在 Agentic 应用中的应用并非万能的。开发者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和需求,仔细评估图数据库的优缺点,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技术方案。在选择图数据库之前,应该充分了解其适用范围和局限性,避免盲目跟风。同时,也需要考虑数据规模、查询性能、开发成本等因素,综合权衡各种方案的优劣。
- 原文: [Ask HN: What's your experience with using graph databases for agentic use-cases?](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5436010)
- Hacker News: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5436010](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5436010)
- 作者: mpetyak
- 评分: 38
- 评论数: 19
- 发布时间: 2025-10-01 17:58:07
---
## Kairos:为 Kubernetes 打造的不可变边缘发行版
Kairos 旨在将 Linux 系统和 Kubernetes 发行版转化为可安全启动的边缘设备镜像,为边缘计算提供了一种安全、一致且易于管理的解决方案。它通过构建自定义的可启动操作系统镜像,并以容器镜像的形式交付,从而实现高度的定制化和扩展性。
Kairos 的核心优势在于其可定制性,用户可以根据需求选择操作系统和 Kubernetes 发行版。这些镜像以容器镜像的形式交付,方便用户进行定制和扩展,无缝集成到 CI/CD 流程中。每个节点都从相同的不可变镜像启动,保证了集群的一致性,降低了恶意攻击的风险,并通过数据加密增强了安全性。安装过程也十分简便,支持通过二维码、手动、SSH 远程、交互式或 Kubernetes 等多种方式进行设置。
Kairos 专为运行 Kubernetes 工作负载而优化,升级也可以通过 Kubernetes 进行。当然,它也可以作为标准的 Linux 发行版使用,配置管理通过 cloud-init 完成。作为一个 CNCF 沙箱项目,Kairos 致力于构建安全、去中心化和容器化的边缘计算环境。目前,Spectro Cloud 为 Kairos 的主要支持者,通过其 Palette 平台提供企业级的 Kubernetes 管理,帮助组织在各种环境中部署、管理和扩展 Kubernetes。
由于文章内容为项目介绍,没有评论内容,因此跳过评论分析环节。
- 原文: [Kairos: Immutable Distro for K8s at the Edge](https://kairos.io/)
- Hacker News: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5436148](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5436148)
- 作者: porjo
- 评分: 17
- 评论数: 0
- 发布时间: 2025-10-01 18:26:26
---
## Microsoft 计划用自研芯片替换 AMD 和 Nvidia GPU
微软 CTO 计划在未来用自研的 Maia 加速器芯片,逐步替换数据中心里大部分的 AMD 和 Nvidia GPU。这一举动旨在优化 AI 工作负载,并减少对外部供应商的依赖。
目前,微软已经在 Azure OpenAI 服务中部署了 Maia 芯片,并取得了显著的性能提升。Maia 芯片专为 AI 训练和推理而设计,能够更好地满足微软日益增长的 AI 需求。微软认为,通过自研芯片,可以更好地控制硬件和软件的集成,从而实现更高的效率和更低的成本。
当然,这个转变不会一蹴而就,微软将根据 Maia 芯片的性能和成本效益,逐步扩大其应用范围。同时,微软也将继续与 AMD 和 Nvidia 保持合作,在一些特定领域继续使用他们的产品。微软的这一战略调整,反映了 AI 芯片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以及各大科技公司对自主可控的重视。
总而言之,微软希望通过自研 AI 芯片,掌握更多的主动权,并在 AI 领域保持领先地位。
由于文章评论数量较少,这里就不做评论分析了。
- 原文: [Microsoft CTO says he wants to swap most AMD and Nvidia GPUs for homemade chips](https://www.theregister.com/2025/10/02/microsoft_maia_dc/)
- Hacker News: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5463642](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5463642)
- 作者: fork-bomber
- 评分: 12
- 评论数: 3
- 发布时间: 2025-10-03 22:48:36
---
## 低剂量放射疗法有效缓解膝骨关节炎疼痛
一项新的随机、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表明,单次低剂量放射疗法可能为膝骨关节炎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替代治疗方案。研究发现,接受低剂量放射治疗的轻度至中度膝骨关节炎患者在治疗后的四个月内,疼痛显著减轻,身体机能得到改善。
这项研究通过模拟治疗设置对照组,有效区分了放射疗法的实际效果与安慰剂效应,后者在骨关节炎研究中较为常见。来自韩国的这项研究表明,低剂量放射疗法使用的剂量仅为癌症治疗剂量的一小部分,且未观察到与辐射相关的副作用。研究招募了 114 名患者,他们被随机分配到极低剂量(0.3 Gy)、低剂量(3 Gy)或模拟放射治疗组。结果显示,3 Gy 组的患者中有 70% 达到了治疗反应标准,而安慰剂组只有 42%。
研究人员限制了其他止痛药的使用,只允许在最初四个月内根据需要服用对乙酰氨基酚,以避免掩盖治疗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低剂量放射疗法可能最适合患有潜在炎症且关节结构得到保留的患者。对于严重的骨关节炎,放射疗法无法再生组织,但对于轻度至中度疾病患者,这种方法可以延缓关节置换的需求。
研究强调,应将低剂量放射疗法与体重减轻、物理疗法和药物等标准措施一起考虑,作为共同决策的一部分。未来的研究将包括更大规模的试验,以评估特定亚组的疗效,并进行健康经济分析,将低剂量放射疗法与注射和药物治疗方案进行比较。
- 原文: [Low-dose radiation offers relief to people with knee osteoarthritis](https://www.astro.org/news-and-publications/news-and-media-center/news-releases/2025/low-dose-radiation-therapy-offers-substantial-relief-to-people-with-painful-knee-osteoarthritis)
- Hacker News: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5419780](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5419780)
- 作者: geox
- 评分: 24
- 评论数: 11
- 发布时间: 2025-09-30 06:44:39
---
## FyneDesk:用 Go 编写的 Linux 桌面环境
FyneDesk 是一个使用 Fyne 框架构建的完整 Linux/Unix 桌面环境,它旨在提供一个轻量级、跨平台的桌面体验。FyneDesk 的目标是为用户提供一个开箱即用的桌面环境,无需复杂的配置。
FyneDesk 使用 Go 语言编写,这使得它具有良好的性能和可移植性。Fyne 框架本身是一个跨平台的 UI 工具包,这意味着 FyneDesk 可以在各种操作系统上运行,包括 Linux、macOS 和 Windows。该项目目前在 GitHub 上开源,吸引了超过 1.3k 的 star 和 53 个 fork,显示了社区对它的浓厚兴趣。
FyneDesk 的主要特性包括:一个现代化的用户界面、内置的应用程序、对多种显示器的支持、以及可定制的主题。它还支持常见的桌面功能,如文件管理器、文本编辑器和终端。由于是使用 Fyne 框架构建的,FyneDesk 应用程序可以轻松地打包并分发到不同的平台。
该项目由 FyshOS 团队维护,他们也接受通过 GitHub Sponsors 进行的赞助,这有助于项目的持续发展。如果你对 Go 语言和桌面环境开发感兴趣,FyneDesk 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项目。它展示了如何使用现代工具和技术来构建一个功能齐全的桌面环境。
- 原文: [FyneDesk: A full desktop environment for Linux written in Go](https://github.com/FyshOS/fynedesk)
- Hacker News: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5458122](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5458122)
- 作者: xk3
- 评分: 211
- 评论数: 111
- 发布时间: 2025-10-03 10:13:17
---
## 字母 Yogh 的兴衰:英语拼写的奇怪之处
本文探讨了字母 Yogh 的历史,它是一种古老的字母,曾经用来表示多个不同的发音,最终消失在现代英语中。文章解释了 Yogh 的起源、演变以及它如何导致了现代英语拼写的一些复杂性。
文章首先介绍了字母 "g" 的复杂性,它在古英语中有两种形式:卡洛林 "g" 和岛屿 "ᵹ"。岛屿 "ᵹ" 是 Yogh 的前身。1066 年诺曼征服后,诺曼抄写员带来了卡洛林小写字母,这影响了英语的书写方式。在 12 世纪,Yogh(ȝ)作为一种独立的字母出现,用于表示两种声音:/j/(如 "young" 中的 y)和一种已经消失的“粗糙”或“喉音”/x/(如苏格兰语 "loch" 或德语 "Bach")。
Yogh 的使用最终导致了现代英语中 "gh" 组合的混乱,例如 "laugh" 和 "cough"。随着时间的推移,Yogh 逐渐被其他字母或字母组合所取代,最终消失。文章还提到了英语拼写的复杂性,以及历史因素如何导致了这种复杂性。例如,法国人、吝啬的印刷商和中世纪的雅皮士都对英语拼写产生了影响。
- 原文: [The strangest letter of the alphabet: The rise and fall of yogh](https://www.deadlanguagesociety.com/p/history-of-letter-yogh)
- Hacker News: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5455882](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5455882)
- 作者: penetralium
- 评分: 251
- 评论数: 227
- 发布时间: 2025-10-03 05:34:42
---
## Amazon Vega OS 和 Vega Developer Tools
Amazon 发布了 Vega OS 及其开发者工具,旨在帮助开发者为 Fire TV 等设备创建优质的电视体验。该平台利用 React Native 的优势,让开发者能够更快速地构建和扩展应用程序。
Vega OS 旨在简化 Fire TV 应用的开发流程,让开发者能够利用现有的 React Native 和 Web 开发技能。通过 Vega Developer Tools,开发者可以访问 CLI、模拟器和 VS Code 扩展等资源,从而更轻松地开发、测试和分发应用程序。此外,Vega 还提供了专门的库和 API,用于导航、焦点管理和状态管理,以优化电视体验。对于不熟悉 React Native 的开发者,Amazon 也提供了相应的学习资源,帮助他们快速上手。Vega OS 的目标是让开发者能够构建适用于下一代 Fire TV Stick 的应用,并充分利用 Fire TV 的独特设计考虑因素,例如硬件和服务集成。同时,Vega 提供了各种测试和调试工具,包括 Vega Studio,以确保应用程序的质量和稳定性。总而言之,Vega OS 旨在通过提供全面的工具和资源,加速 Fire TV 应用的开发,并提升用户体验。
- 原文: [Amazon Vega OS and Vega Developer Tools](https://developer.amazon.com/apps-and-games/vega)
- Hacker News: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5435016](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5435016)
- 作者: luismedel
- 评分: 35
- 评论数: 48
- 发布时间: 2025-10-01 14:45:19
---
## AI辅助工具在curl中发现潜在问题
Daniel Stenberg在Mastodon上分享了Joshua Rogers使用AI辅助工具在curl中发现大量潜在问题的消息,这些问题包括代码分析风格的细节问题,以及可能存在的安全漏洞。
Joshua Rogers通过AI工具对curl代码进行了深入分析,发现了许多之前未被注意到的bug,甚至可能包含潜在的安全隐患。Stenberg已经修复了其中的22个bug,并表示还有超过两倍数量的问题等待处理。这些发现被认为是“非常棒的成果”,并在修复时被标记为“Reported in Joshua's sarif data”。Stenberg还分享了一个简单的例子,AI工具发现curl在处理nread == 0的情况时,错误地将其视为读取了一个字节。
AI工具在代码分析中展现了强大的能力,即使在经过多个代码分析器检查后,仍然能够发现新的问题。这些工具能够深入分析代码,找出人工难以发现的细微错误,从而提高代码质量和安全性。AI在处理大量数据和进行复杂推理方面的优势,使其能够有效地辅助软件开发和安全审计工作。
评论区里,大家对AI在代码分析中的应用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有人认为,这体现了 competent 的人如何利用 AI 工具,也有人好奇 Joshua Rogers 是否会因此获得奖励。还有人想知道修复这些bug后,AI工具还能发现多少问题。有人指出,YouTube 上有一个关于 AI + curl 报告的视频。 另一些人则表达了对当前LLM发展方向的担忧,认为它们更擅长“胡编乱造”,而不是在限定数据集上进行有用的推断。有人好奇 Joshua 使用了什么工具,Stenberg 分享了他的博客链接,其中详细介绍了相关工作。 有人将此现象与学习微积分类比,先学习困难的方法,再学习捷径。 还有人注意到报告中的代码片段有误,Stenberg 确认描述是准确的。
- 原文: [Potential issues in curl found using AI assisted tools](https://mastodon.social/@bagder/115241241075258997)
- Hacker News: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5449348](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5449348)
- 作者: robhlam
- 评分: 488
- 评论数: 138
- 发布时间: 2025-10-02 21:29:55
---
## 一致性哈希:解决分布式缓存的关键问题
本文深入探讨了一致性哈希算法,这是一种在分布式系统中,特别是缓存系统中,用于解决节点动态变化时,尽量减少数据迁移的有效方法。
文章首先提出了一个实际的应用场景:构建一个分布式缓存Web代理。当缓存容量需求超过单台机器的承受能力时,需要将缓存分布到多台机器上。一个直接的想法是对URL进行哈希,然后根据节点数量取模,确定URL应该存储在哪个节点上。然而,这种简单的哈希方法在节点数量发生变化时(例如,添加或删除节点),会导致几乎所有缓存失效,引发大量的缓存未命中。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致性哈希算法应运而生。它的核心思想是将节点和数据都映射到一个环状空间上,然后每个数据都分配给顺时针方向最近的节点。当节点发生变化时,只会影响到相邻节点的数据,从而大大减少了需要重新计算的数据量。
文章通过一个生动的例子解释了这个过程:想象一个圆环,节点和数据都散落在圆环上。当一个节点被移除时,只有原本属于该节点的数据会重新分配给下一个节点,其他数据的映射关系保持不变。同样,当添加一个新节点时,只有位于新节点和其前一个节点之间的数据会被重新映射到新节点。
文章还提到了实现一致性哈希的关键在于如何快速找到数据应该映射到的节点。最初的论文建议使用平衡二叉树进行搜索,而文章的作者则选择使用排序后的线性数组进行二分查找,这是一种等效但可能更易于实现的方法。
最后,文章展示了使用Go语言实现一致性哈希算法的关键数据结构和方法,包括`ConsistentHasher`结构体以及`FindNodeFor`方法,该方法用于查找给定项目应哈希到的节点。通过这些代码示例,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一致性哈希算法的实际应用。
- 原文: [Consistent hashing](https://eli.thegreenplace.net/2025/consistent-hashing/)
- Hacker News: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5411435](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5411435)
- 作者: zoidb
- 评分: 70
- 评论数: 17
- 发布时间: 2025-09-29 16:16:27
---
## 探索失落的艺术珍宝:琥珀屋的历史与谜团
琥珀屋,一个曾经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艺术杰作,以其独特的琥珀装饰和神秘的失踪历史吸引着无数人的目光。这篇文章带你了解琥珀屋的前世今生,从它的建造、赠送、扩建,到二战期间的失踪以及后来的重建。
琥珀屋最初是为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一世的夏洛滕堡宫设计的,由德国雕塑家安德烈亚斯·施吕特和丹麦琥珀工匠戈特弗里德·沃尔夫拉姆负责建造。后来,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一世将其赠送给了俄国沙皇彼得大帝,成为俄国皇室的珍宝。在俄国,琥珀屋被安装在凯瑟琳宫,并经过多次扩建和翻新,最终覆盖了超过55平方米的面积,使用了超过6吨的琥珀。
二战期间,纳粹德国北方集团军洗劫了琥珀屋,并将其运往柯尼斯堡进行重建和展示。然而,随着盟军逼近德国,琥珀屋被拆卸并装箱储藏在城堡地下室。1944年8月,柯尼斯堡被盟军轰炸摧毁,琥珀屋的下落也从此成谜。尽管多年来人们一直在寻找,但至今仍未找到其踪迹。
1979年,俄罗斯决定在凯瑟琳宫重建琥珀屋。经过俄罗斯工匠数十年的努力和德国的捐赠,重建工作于2003年完成,让人们得以再次欣赏这件艺术珍品。琥珀屋以其非凡的建筑特色,包括镀金、雕刻、450公斤的琥珀板、金箔、宝石和镜子,以及天使和儿童的雕像,成为了无价之宝。如今,琥珀屋的价值估计在1.42亿美元到5亿美元之间。
- 原文: [Amber Room](https://en.wikipedia.org/wiki/Amber_Room)
- Hacker News: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5462687](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5462687)
- 作者: davedx
- 评分: 27
- 评论数: 0
- 发布时间: 2025-10-03 21:19:18
---
## 在终端观看MLB比赛:Playball
这款名为 "Playball" 的工具,让你可以在终端舒适地观看美国职棒大联盟(MLB)的比赛。它是一个开源项目,托管在 GitHub 上,允许开发者和棒球迷通过命令行界面观看比赛。
Playball 提供了无需图形界面的观看体验,这对于喜欢在终端工作或者在服务器上观看比赛的开发者来说非常方便。该项目使用 MIT 许可证,意味着你可以自由地使用、修改和分发它。目前,Playball 在 GitHub 上已经获得了 918 个 star 和 37 个 fork,表明它在开发者社区中相当受欢迎。你可以通过项目的 Issues 和 Pull Requests 页面参与到开发中,提交 bug 报告或者贡献代码。此外,项目还包含 Actions、Projects 和 Wiki 等功能,方便用户进行协作和了解更多信息。
- 原文: [Playball – Watch MLB games from a terminal](https://github.com/paaatrick/playball)
- Hacker News: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5451577](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5451577)
- 作者: ohjeez
- 评分: 322
- 评论数: 134
- 发布时间: 2025-10-03 00:09:15
---
## stdlib - 技术领导力资源库
stdlib 汇集了技术领导力相关的框架、模板和指南,旨在帮助技术领导者提升自身能力。这是一个由社区构建的资源集合,包含超过 1000 个资源,涵盖了技术领导力的多个方面。
这个资源库涵盖了多个主题,包括但不限于:更清晰的授权以实现更顺畅的事件响应、在 Sprint 期间处理计划外工作的策略、工程流程的过度价值评估、面向技术主管的商业思维、人工智能时代初级开发人员的职业发展路径、团队绩效衡量、高效率工程团队的习惯、如何训练团队坦诚承认错误、个人贡献的重要性、技术领导者如何参与组织政治、避免过度工程、软件维护的重要性、习惯养成、DevOps实践、弥合差距模型、职权梯度以及如何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提高开发人员的生产力,以及编写清晰可维护代码的实践。
其中一些文章强调了工程管理中“人”的重要性,认为团队动态和个人能力才是成功的关键,而不仅仅是流程。另一些则关注如何应对技术变革带来的挑战,例如 AI 对初级开发人员职业发展的影响。还有一些资源侧重于提升团队效率和改进软件交付流程,例如通过 DevOps 实践和持续交付。此外,还有一些资源探讨了技术领导者需要具备的软技能,例如沟通、授权和政治意识。
总的来说,stdlib 提供了一个全面的资源集合,可以帮助技术领导者在各个方面提升自身能力,从而更好地领导团队并推动业务成功。
- 原文: [Stdlib: A library of frameworks, templates, and guides for technical leadership](https://debuggingleadership.com/stdlib)
- Hacker News: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5458249](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5458249)
- 作者: mooreds
- 评分: 92
- 评论数: 11
- 发布时间: 2025-10-03 10:33:21
---
## 你是否想要带有缺陷的技术?
这篇文章探讨了在选择技术时,是否应该拥抱那些带有“缺陷”(warts)的技术。作者认为,技术中的“缺陷”往往是向后兼容性的体现,意味着维护者重视保持现有代码的运行,即使存在一些不完美之处。
文章首先引用了一个关于构建百年Web服务的演讲,强调选择不易因外部因素变化而需要维护的技术的重要性。作者赞同使用简单的HTML和CSS来构建具有持久性的超文本,并提出了一个持久性Web服务的技术选型方案:SQLite作为数据存储,SQL查询处理大部分应用逻辑,Express-on-Node.js处理路由和展示逻辑,Jinja2模板增强展示,以及HTML和原生JavaScript触发HTTP请求。
作者随后提到了SQLite的一些“缺陷”,例如灵活的类型、未强制执行的外键和可为空的主键。通常人们认为这些是缺点,但作者借鉴了演讲者的观点,认为这些“缺陷”实际上是技术向后兼容性的体现,是过去某些开发者依赖的特性。因此,选择带有“缺陷”的技术,实际上是选择了一种能够保证未来代码运行的技术。作者用Haskell和Perl的例子佐证,说明每个技术都有其历史遗留的“缺陷”。
评论区对文章的观点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 有人认为,“缺陷”是最初设计错误的产物,并非选择技术的可靠标准,并以YAML和JSON为例,认为YAML的“缺陷”更多,但JSON更适合长期使用。
* 另一些人赞同文章的观点,认为“缺陷”是防止破坏的特性,SQLite的持久性就是例证,并倾向于选择稳定但略有缺陷的技术栈,而不是容易更新换代的技术。
* 有人则质疑Web应用是否真的比桌面应用或手机应用更持久,指出Web框架的快速变化可能导致频繁的重写。
* 还有评论认为,没有人想要“缺陷”,但所有技术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缺陷”,试图消除“缺陷”反而会引入新的问题。
* 一些人认为,将Web应用比作百年桥梁是不恰当的,因为大多数Web应用都是一次性的,应该快速且廉价地构建。
* 也有人认为,保留“缺陷”会导致系统和框架难以维护。
* 最后,有人指出,选择没有安全漏洞的技术才是长期维护的关键,但这样的技术并不存在,因此持续维护是Web应用的固有属性。
- 原文: [You Want Technology with Warts](https://entropicthoughts.com/you-want-technology-with-warts)
- Hacker News: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5458550](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5458550)
- 作者: tartoran
- 评分: 89
- 评论数: 44
- 发布时间: 2025-10-03 11:13:13
---
## 为什么我坚持使用 Emacs 来写博客
这篇文章探讨了作者坚持使用 Emacs 和 Org 模式进行博客写作的原因,尽管存在配置复杂和不易理解的问题。核心原因在于 Org 模式结合 Babel 提供的强大代码块执行能力,使得在文章中嵌入动态生成的内容(如图表)变得非常方便。
作者坦言,虽然自己可以用大约 2000 行代码构建一个简单的静态站点生成器,但他目前使用的 Org 模式发布流程涉及超过 20000 行的复杂代码,难以理解和维护。然而,Babel 的独特功能——能够在导出时运行代码块并展示结果,包括表格和图像,这对于同时撰写数据、插图和文本的技术文章来说至关重要。Babel 支持多种语言,作者主要使用 R 语言来绘制图表。如果放弃 Babel,想要自己实现类似的功能,将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因此,尽管流程复杂,作者仍然选择继续使用 Emacs 和 Org 模式进行博客写作。
评论区也引发了一些有趣的讨论:
* **自动化与控制的权衡:** 有人指出,过度依赖自动化工具可能会限制创作的灵活性,尤其是在需要生成动画或交互式内容时。在发布频率不高的情况下,手动调整可能更值得。
* **自制静态站点生成器的优势:** 有开发者分享了自己从 Org 模式转向自制静态站点生成器的经历,强调了完全理解端到端流程带来的稳定感和掌控感。
* **使用 ox-hugo 的替代方案:** 另一种方案是使用 ox-hugo 将 Org 模式转换为 Markdown,再由 Hugo 生成 HTML,这样既能利用 Org 模式的强大功能,又能借助 Hugo 的成熟生态。
* **对 Org 模式复杂性的不同看法:** 有人认为 Org 模式的 HTML 导出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复杂,并且模块化良好。
* **headless Emacs 的可能性:** 建议可以考虑使用 headless Emacs 和 emacsclient,将 Babel 功能独立出来,与其他自定义的简单引擎结合使用。
* **极简博客搭建的需求:** 有评论者希望找到一种最简单的博客搭建方式,最好只需要一个文本编辑器和一个发布脚本即可完成。
* **Pandoc 及其插件的替代方案:** 也有人分享了使用 Pandoc 及其插件 pandoc-plot 来实现类似 Babel 功能的经验,认为在技术写作中动态渲染图形至关重要。
总的来说,大家对于博客写作工具的选择各有侧重,有人追求简单可控,有人看重功能强大,而 Emacs 和 Org 模式的组合,凭借 Babel 的独特优势,仍然吸引着一部分用户。
- 原文: [Babel is why I keep blogging with Emacs](https://entropicthoughts.com/why-stick-to-emacs-blog)
- Hacker News: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5453222](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5453222)
- 作者: ibobev
- 评分: 247
- 评论数: 70
- 发布时间: 2025-10-03 02:06:41
---
## Blender 4.5 LTS 发布:Vulkan 支持与性能提升
Blender 4.5 LTS 版本已经发布,带来了诸多改进,特别是 Vulkan 后端的优化和性能提升,以及工作流程的改进。作为 4.x 系列的最后一个特性版本,它为 Blender 5.0 的重大变革奠定了基础。
Blender 4.5 LTS 的重点在于提升用户体验和底层技术。其中,Vulkan 后端的完善是关键一步,虽然尚未默认启用,但其功能和性能已经可以与 OpenGL 后端相媲美。Vulkan 采用并行执行模型,能更好地利用现代 GPU 的多核优势,从而提高视窗性能和交互响应速度。此外,EEVEE Next 实时渲染引擎也得到了重要改进,例如新增的阴影终止符法线偏移,让阴影渲染更加平滑,更接近 Cycles 渲染器的效果。同时,纹理加载、着色器编译和启动速度都得到了优化,显著提升了工作效率。纹理加载采用延迟多线程处理,速度提升了一倍以上。
Blender 4.5 还致力于与视觉特效行业标准对齐,持续更新库文件,以符合 VFX Reference Platform。这使得 Blender 能够与其他 VFX 软件在同一系统上运行,并共享文件。
尽管 Vulkan 后端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仍存在一些限制,例如对超过 1 亿个顶点的大型网格支持不足。未来驱动更新有望解决这些问题。总体而言,Blender 4.5 LTS 在稳定性和性能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提升,为用户提供了更流畅高效的创作体验。
- 原文: [Blender 4.5 brings big changes](https://lwn.net/Articles/1036262/)
- Hacker News: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5458791](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5458791)
- 作者: pykello
- 评分: 184
- 评论数: 81
- 发布时间: 2025-10-03 11:52:43
---
## 为何选择 Lua 构建博客
本文探讨了作者为何放弃 JavaScript 和 Racket,转而使用 Lua 语言来搭建个人博客的原因,核心在于追求长期稳定性和可维护性。
作者之前使用 Racket 和 Pollen 搭建博客,但发现过于复杂,维护成本高昂。虽然 JavaScript 是更常用的选择,但其生态系统发展过快,依赖项频繁更新,导致旧代码难以维护。作者希望构建一个简单的博客系统,减少长期维护的负担。Lua 语言以其简洁、稳定和易于嵌入而著称。Lua 发展缓慢,版本之间的差异很小,保证了代码的长期兼容性。Lua 只需要 C89 编译器即可运行,易于集成。作者使用 CGI 脚本、SQLite 数据库和 Mustache 模板构建博客,每个请求对应一个进程,简单高效。虽然 NodeJS 在处理高并发方面更具优势,但对于个人博客来说,Lua 已经足够。选择 Lua 意味着需要自己实现一些功能,比如 CGI 库、Micropub 和 IndieAuth 等,但这也带来了更大的掌控权和更深入的理解。作者认为,选择一门小巧、稳定的语言,可以更好地掌握整个系统,避免陷入不断追逐新技术和框架的困境。最终目的是构建一个能够在未来十年甚至二十年内稳定运行的博客系统。作者认为使用 Lua 可以像使用乐高一样自由组合,专注于自己需要的功能,而不需要不停追逐新的框架。
- 原文: [Why I chose Lua for this blog](https://andregarzia.com/2025/03/why-i-choose-lua-for-this-blog.html)
- Hacker News: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5452261](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5452261)
- 作者: nairadithya
- 评分: 184
- 评论数: 135
- 发布时间: 2025-10-03 00:58:55
---
## 微型计算机的第二波浪潮:走向大众市场
本文探讨了 1977 年出现的 Apple II、Commodore PET 和 Tandy/Radio Shack TRS-80 这三款微型计算机,它们如何摆脱了行业对业余爱好者的依赖,并开创了大众市场。这三款机器后来被记者和历史学家尊称为“三位一体”。
文章指出,这三款机器的成功离不开三个关键因素:设计可靠的微型计算机的技术专长、对业余计算机市场中潜在商机的敏锐嗅觉,以及生产、营销和销售数千甚至数万台计算机的资本资源。更重要的是,还需要一定的胆识,敢于冒险。
1977 年,大型机和小型计算机制造商对微型计算机业务仍然不屑一顾。惠普和 Digital 等领先的小型计算机制造商拒绝了内部工程师提供的微型计算机设计方案。即使是许多业余爱好者也不相信家用计算机的市场会扩展到现有的电子爱好者和计算机爱好者圈子之外。但少数拥有雄厚资金的人发现了微型计算机中的商机,并决定追求它,这些人构成了个人计算机第二波浪潮的先锋。
文章重点介绍了 Apple Computer 的故事,因为该公司在第一波业余爱好者社区中拥有最深厚的根基。Commodore 和 Tandy 都是老牌公司,在内部激进分子的推动下,几乎是不情愿地进入了计算机业务。Apple 则是由业余爱好者为业余爱好者创立的。如果不是命运的捉弄和 Steve Jobs 的胆识,它本会像当时许多其他业余计算机公司一样默默无闻地死去。
Apple Computer 的故事之所以引人入胜,是因为该公司巨大的经济成功和文化影响力,因为它从卑微的起点迅速崛起,以及它的两位主要联合创始人 Steve Jobs 和 Steve Wozniak 鲜明而对比鲜明的人格。第一台 Apple 计算机最初只是一个匿名的电路板,是 Steven "Woz" Wozniak 创造力爆发的产物。Wozniak 对电子产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在一个充满工程师父亲的郊区社区中长大,这些父亲拥有大量的零件和专业知识,可以借给渴望的年轻电子产品爱好者。
Wozniak 的高中电子学老师让他有机会每周参观一家公司计算机中心,并通过斯坦福线性加速器中心 (SLAC) 的贸易文献了解了小型计算机。像许多其他年轻人一样,这些与计算的接触让他渴望拥有一台自己的计算机;与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不同,他决定为此做点什么。1971 年,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读书时,他在一位名叫 Bill Fernandez 的年轻朋友的帮助下,制造了一台家用计算机。
多年来,Wozniak 拥有一台属于自己的计算机的梦想沉睡着。然后,在 1975 年春天,一次突然的冲击唤醒了它。他的朋友 Allen Baum 以虚假的借口带 Wozniak 参加了第一次 Homebrew Computer Club 会议——他告诉 Wozniak 那里的人正在研究像 Don Lancaster 的 TV Typewriter 这样的计算机视频终端。Wozniak 对此了如指掌:他已经设计了自己的终端,以与当地的分时服务 Call Computer 一起使用。因此,当他到达 Don French 的 Menlo Park 车库时,发现每个人都在谈论微处理器时,他毫无准备。Wozniak 习惯于掌握所有电子产品,最初对被抛入一个暴露他无知的环境感到反感。
- 原文: [Microcomputers – The Second Wave: Toward a Mass Market](https://technicshistory.com/2025/10/03/microcomputers-the-second-wave-towards-a-mass-market/)
- Hacker News: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5457460](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5457460)
- 作者: cfmcdonald
- 评分: 56
- 评论数: 22
- 发布时间: 2025-10-03 08:51:26
---
🫵 来啊,说点有用的废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