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前
|
|
|
## 今天 Hacker News 社区聊了啥? NO.20251126
今天份的科技圈大新闻来啦!“旅行者1号”探测器即将抵达距离地球一光年的里程碑,见证人类探索的极限。科学家还发现了一种颠覆认知的“极简细胞”,简直在挑战生命的定义!更有程序员脑洞大开,用Outlook邮箱搭建自动化流程,惊不惊喜,意不意外?当然,还有AI、量子计算、SSD耐久性、游戏开发等硬核技术话题等你来探索。别犹豫了,速速下滑,一起解锁今天的科技新知!

---
## Voyager 1 即将抵达距离地球一光天的位置
本文讨论了 NASA 的“旅行者1号”探测器即将到达距离地球一光天的里程碑事件,届时无线电信号往返需要整整24小时。
“旅行者1号”于1977年发射,最初目的是探索木星和土星。在2012年,它进入了星际空间,成为了有史以来距离地球最远的人造物体。目前,它的速度约为每秒11英里(17.7公里/秒),每年增加约3.5个天文单位(地球到太阳的距离)。尽管在严酷的太空环境中运行了几十年,“旅行者1号”依然能够依靠其放射性同位素温差发电机持续发送数据。
“旅行者1号”携带了一张镀金唱片,其中包含了地球上的声音和图像,旨在向可能存在的外星文明传递信息。尽管任务已经超出了最初的预期,但“旅行者1号”仍然在不断地为我们提供关于星际空间的重要数据。到达一光天距离标志着“旅行者1号”任务的又一个历史性时刻,进一步巩固了它在人类探索太空历史上的地位。
由于文章内容不包含评论区,因此略过评论分析。
- 原文: [Voyager 1 Is About to Reach One Light-Day from Earth](https://scienceclock.com/voyager-1-is-about-to-reach-one-light-day-from-earth/)
- Hacker News: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6057488](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6057488)
- 作者: ashishgupta2209
- 评分: 57
- 评论数: 10
- 发布时间: 2025-11-26 22:02:46
---
## 挑战生命定义的极简细胞:Sukunaarchaeum mirabile
科学家发现了一种基因组极小的单细胞生物 Sukunaarchaeum mirabile,它挑战了我们对生命的基本定义的理解。这种生物的基因组非常小,并且缺失了细胞代谢所需的关键基因,这意味着它无法独立处理营养物质或生长。
这个新发现的微生物仅保留了复制自身所需的“复制核心”基因,其余部分几乎全部缺失。它似乎完全依赖于宿主或细胞群落来满足其营养需求,这颠覆了我们认为细胞生存所必需的遗传途径的认知。尽管如此,它的发现揭示了细胞生命的多样性远超我们想象,生物体并不总是遵循我们既定的定义。
日本筑波大学的中山拓郎团队在研究一种名为 _Citharistes regius_ 的单细胞鞭毛藻时,意外发现了 Sukunaarchaeum。他们通过对单个细胞进行基因组测序,发现了一种属于 DPANN 古菌的生物,其基因组仅有 238,000 个碱基对,远小于已知的最小古菌基因组。研究人员通过多种技术验证了这一发现,确认其为一个完整的基因组。
Sukunaarchaeum 的基因组缺失了代谢相关的基因,这意味着它必须依赖其他细胞提供营养。这一发现挑战了我们对生命必需功能的传统认知,并提出了关于生命定义的深刻问题。这种生物的存在表明,微生物世界中可能存在大量我们尚未发现的、依赖寄生关系的生物多样性。
微生物生态学家 Puri López-García 认为,这种寄生生物可能非常普遍,可能占细菌总物种的 25% 到 50%。这一发现推动了我们对细胞生命可以变得多么微小和简单的认知边界,甚至进化成几乎不算是生命的形式。
- 原文: [A cell so minimal that it challenges definitions of life](https://www.quantamagazine.org/a-cell-so-minimal-that-it-challenges-definitions-of-life-20251124/)
- Hacker News: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6055935](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6055935)
- 作者: ibobev
- 评分: 79
- 评论数: 28
- 发布时间: 2025-11-26 18:06:41
---
## Python 中的统计过程控制
本文介绍了如何使用 Python 进行统计过程控制(SPC),这是在质量管理中用于监控和控制过程的一种方法。文章涵盖了使用 Python 进行 SPC 的基础知识,包括数据类型、常用函数以及如何使用直方图可视化数据。
文章首先介绍了 Python 的基础知识,包括如何进行基本计算、处理不同类型的数据(如数值、列表和 DataFrame),以及如何使用常用函数计算中心趋势和离散程度的度量。此外,还讨论了如何处理缺失数据以及如何安装和导入所需的包。文章还解释了数据处理的 Pipeline 概念,并重点介绍了如何使用 pandas 和 matplotlib 库创建直方图,以及如何使用 plotnine 库中的 `geom_histogram()` 函数。通过学习这些内容,读者可以掌握使用 Python 进行基本 SPC 分析的技能。
总的来说,这篇文章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关于如何使用 Python 进行统计过程控制的入门指南,涵盖了从数据准备到可视化的关键步骤。
- 原文: [Statistical Process Control in Python](https://timothyfraser.com/sigma/statistical-process-control-in-python.html)
- Hacker News: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6055421](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6055421)
- 作者: lifeisstillgood
- 评分: 112
- 评论数: 30
- 发布时间: 2025-11-26 16:40:29
---
## 使用 Outlook 作为构建管道:一个程序员的自白
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个程序员为了提高效率,使用 Outlook 邮箱作为构建管道的有趣经历。作者通过一个略带自嘲的口吻,描述了在无法快速获得服务器访问权限的情况下,如何利用 Outlook 自动化测试文件上传和部署流程。
作者的同事需要生成测试文件,然后通过 Teams 发送给作者,作者再手动上传到服务器。为了摆脱这种繁琐的手动流程,作者编写了一个 Python 脚本,该脚本会定期检查 Outlook 收件箱中特定主题的邮件,解析附件,编码后发送到服务器端点,从而实现文件的自动保存和发布。作者也承认这种做法很 hacky,但它确实提高了效率,减少了等待时间。
文章还总结了一些关键点,例如:粗糙的自动化胜过没有自动化;不会进入生产环境的粗糙方案是可以接受的;减少测试迭代时间能节省大量时间,并减少手动部署带来的错误;当开发者被闲置太久,他们就会开始“开发”软件。作者最后表示,如果需要重新找工作,他甚至会考虑将这段经历写在简历上。
评论区对这种“奇技淫巧”展开了热烈讨论,观点多样。
有人认为,虽然现在有很多协作工具,但电子邮件的生命力更强,更可靠。也有人分享了自己使用类似 hacky 方案解决问题的经历,比如使用 Access 数据库代替 MS SQL 数据库。
另一些评论则表达了对安全性的担忧,即使使用了密码,这种方式仍然存在安全漏洞,建议使用端到端加密。同时也有人觉得,在获取必要权限需要花费数周时间的公司里,这种做法是可以理解的。
当然,也有评论认为,如果构建管道比一个简单的 `deploy.sh` 文件更复杂,那就是过度设计。总的来说,评论区既有对作者做法的理解和支持,也有对其安全性的质疑,体现了不同开发者在面对实际问题时不同的思考角度。
- 原文: [After 15 years, I use Outlook as my build pipeline](https://iwriteaboutcode.blogspot.com/2025/11/after-15-years-i-have-finally-reached.html)
- Hacker News: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6017797](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6017797)
- 作者: birdculture
- 评分: 39
- 评论数: 21
- 发布时间: 2025-11-23 04:05:38
---
## 对“AI”工作效果的质疑与反思
本文探讨了在日常任务中使用“AI”工具的现象,作者对这种现象在黑客圈子中蔓延感到担忧,并深入探讨了其背后的原因和潜在的社会影响。
文章指出,许多程序员沉迷于使用AI工具来编写代码或处理繁琐的邮件,这种现象反映了程序员群体对自身价值被贬低的焦虑。作者认为,这种对AI的依赖类似于一种“vibecoding grind”,使程序员无法摆脱对工具的依赖,甚至可能导致类似成瘾的行为。文章强调,即使AI在技术上不断进步,其根本问题依然存在,并且这些问题可能是设计者有意为之。作者认为,使用工具是人类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会影响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身份认同。然而,当AI系统被用于增强现有权力结构和资本时,它可能会对个人自主性和创造力产生负面影响。
评论区中,@easterncalculus 指出,黑客圈子并非一直持有反对AI的“进步”勒德主义心态。他认为,是大量无意义的日常工作促使人们转向AI工具,而少数人拒绝承认这一事实。
- 原文: [I don't care how well your "AI" works](https://fokus.cool/2025/11/25/i-dont-care-how-well-your-ai-works.html)
- Hacker News: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6055944](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6055944)
- 作者: todsacerdoti
- 评分: 186
- 评论数: 236
- 发布时间: 2025-11-26 18:08:20
---
## SSD 的 DWPD 指标还有用吗?
本文探讨了固态硬盘 (SSD) 的 DWPD(每天驱动器写入次数)指标在衡量写入耐久性方面的实用性,深入分析了 SSD 的工作原理、故障模式以及写入耐久性耗尽的影响。
文章首先介绍了 NAND 闪存的工作原理,即通过对存储单元充电或放电来表示 1 或 0。虽然 SSD 相比机械硬盘具有诸多优势,例如更快的 IOPS、更低的延迟等,但也存在写入耐久性有限的问题。文章详细对比了机械硬盘和固态硬盘的常见故障模式,例如控制器故障、磁头故障、电机故障、介质故障等,以及 NAND 闪存的特性,包括无法永久保持电荷,充放电循环 (P/E) 会导致性能下降等。
文章进一步解释了写入耐久性耗尽的具体表现,例如性能下降、读取错误等。随着 NAND 闪存单元的老化,充电速度变慢,精度降低,导致控制器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确保数据正确写入。读取性能也会受到影响,因为老化的单元可能返回接近但并非完全正确的值,从而导致误读。文章还提到了 SSD 的错误检测机制,例如 CRC 校验,以及控制器在检测到错误时的处理方式。
总的来说,文章旨在帮助读者更全面地理解 SSD 的工作原理和潜在问题,从而更好地评估 DWPD 指标的价值,并做出更明智的存储设备选择。
- 原文: [Is DWPD Still a Useful SSD Spec?](https://klarasystems.com/articles/is-dwpd-still-useful-ssd-spec/)
- Hacker News: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6005581](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6005581)
- 作者: zdw
- 评分: 23
- 评论数: 8
- 发布时间: 2025-11-21 23:47:20
---
## Qiskit:用于量子计算的开源SDK
Qiskit 是一个开源的软件开发工具包(SDK),专门设计用于在扩展量子电路、算子和原语层面上操作量子计算机。它为开发者提供了一套强大的工具,以便他们能够探索和利用量子计算的能力。
Qiskit 的核心在于它提供了一种高级的抽象,允许开发者设计量子电路,而无需深入了解底层硬件的复杂性。通过 Qiskit,开发者可以使用各种量子算法,并在不同的量子计算平台上运行它们。该 SDK 包含了构建、编译和执行量子程序所需的各种模块,使得量子计算的研究和开发变得更加容易。
Qiskit 具有模块化的架构,这意味着它可以轻松地扩展和定制,以满足特定应用的需求。它还支持多种编程语言,包括 Python,这使得它对广大的开发者社区都具有很高的可访问性。此外,Qiskit 积极维护和更新,以确保它与最新的量子计算技术保持同步。
Qiskit 提供的功能包括量子电路的创建和模拟、量子算法的实现、以及与真实量子硬件的交互。它还包含了一系列的优化工具,可以帮助开发者提高量子程序的性能。通过 Qiskit,研究人员可以探索新的量子算法,而开发者可以将量子计算集成到他们的应用程序中。
Qiskit 的目标是促进量子计算的普及和发展,通过提供易于使用的工具和资源,它正在帮助推动量子计算领域的创新。无论是学术研究还是商业应用,Qiskit 都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量子计算的未来奠定基础。
- 原文: [Qiskit open-source SDK for working with quantum computers](https://github.com/Qiskit/qiskit)
- Hacker News: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6056757](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6056757)
- 作者: thinkingemote
- 评分: 10
- 评论数: 0
- 发布时间: 2025-11-26 20:26:49
---
## 用 KiCad 玩 Doom:KiDoom 和 ScopeDoom
这篇文章介绍了一个有趣的 DIY 项目:KiDoom,它使用 KiCad PCB 编辑器在 PCB 走线上运行 Doom。作者还展示了 ScopeDoom,一个通过声卡在示波器上运行 Doom 的项目。
KiDoom 的核心在于利用 KiCad 的 PCB 走线来渲染 Doom 的经典画面,以矢量方式呈现,帧率可达 10-25 FPS。PCB 可以发送到工厂制作,虽然做出来也没啥实际用处。ScopeDoom 则更进一步,利用 MacBook 的耳机插孔作为双通道 DAC,驱动示波器以 4-8 Hz 的频率显示矢量图形。作者还分享了其他一些项目,包括 CircuitSnips.com,一个 KiCad 子电路分享平台,以及一些嵌入式开发和 AI 相关的工具。这些项目展示了作者在汽车电子、软件工程等领域的广泛技能和创造力。
评论区里,大家对这些项目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有人建议将 PCB 直接做成 Doom 的地图,每渲染一帧就下单制作一块新的 PCB。还有人提到 Tom7 的风格与这个项目很相似。关于 ScopeDoom,有评论者惊讶于之前竟然没有人尝试过在示波器上运行 Doom。也有人开玩笑说,希望这个项目能让世界变得更美好。还有人对 KiCad 新的 socket API 在 KiDoom 中的应用表示好奇,并分享了自己使用 s-expr 库的经验。最后,有人提出了一个更有趣的想法:让游戏中的射击行为影响到运行游戏的硬件本身,比如射击某个元件导致其性能下降。
- 原文: [Show HN: KiDoom – Running DOOM on PCB Traces](https://www.mikeayles.com/#kidoom)
- Hacker News: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6051449](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6051449)
- 作者: mikeayles
- 评分: 286
- 评论数: 35
- 发布时间: 2025-11-26 06:13:35
---
## 图像扩散模型在视频中展现出的时序传播特性
本文主要探讨了图像扩散模型在视频处理中的应用,研究发现这些模型能够隐式地捕捉到丰富的语义结构,从而实现各种识别和定位任务,超越了单纯的图像生成。
文章的核心在于揭示了图像扩散模型的自注意力机制可以被重新解释为语义标签传播核,从而在图像区域之间建立鲁棒的像素级对应关系。这种机制被扩展到视频帧之间,形成了一种时序传播核,使得能够通过分割在视频中进行零样本对象跟踪。
此外,文章还展示了测试时优化策略(如DDIM反演、文本反演和自适应头部加权)在调整扩散特征以实现鲁棒和一致的标签传播方面的有效性。 基于这些发现,研究者们提出了DRIFT,这是一个利用预训练图像扩散模型和SAM引导的掩码细化进行视频对象跟踪的框架,在标准视频对象分割基准测试中实现了最先进的零样本性能。
简单来说,图像扩散模型不仅仅能生成图像,还能理解图像中的内容,并且能把这种理解应用到视频中的物体追踪上,效果还挺不错的。 这项研究的关键在于发现了扩散模型内部的自注意力机制,并巧妙地利用它来实现物体在视频中的追踪。
- 原文: [Image Diffusion Models Exhibit Emergent Temporal Propagation in Videos](https://arxiv.org/abs/2511.19936)
- Hacker News: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6055177](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6055177)
- 作者: 50kIters
- 评分: 61
- 评论数: 11
- 发布时间: 2025-11-26 15:55:49
---
## Emacs 在 Android 上的体验:出乎意料的好用
本文介绍了在 Android 设备上使用 Emacs 的体验,作者认为虽然不如桌面端,但经过适当配置后,也能获得相当不错的效率。文章重点介绍了安装和配置 Emacs 的两种方式,以及针对 Android 平台的特殊设置。
作者首先指出,在 Android 上使用 Emacs 肯定不如桌面端流畅,屏幕小、需要虚拟键盘都是挑战。为了获得更完整的功能,建议使用 Termux 安装 Emacs,这样可以访问 Termux 提供的命令行工具。文章详细介绍了两种安装 Emacs 的方法:一种是通过 F-droid 应用商店直接安装,另一种是通过 SourceForge 仓库下载修改后的 .apk 文件,并结合 Termux 使用。后者虽然步骤稍多,但可以使 Emacs 访问 Termux 中的 CLI 工具,功能更强大。
配置方面,作者强烈建议阅读 Emacs 手册中关于 Android 系统的章节,特别是关于文件系统、文档提供程序、字体和窗口的 Info 节点。此外,还应了解 Emacs 对触摸屏和虚拟键盘的支持。在配置 `init.el` 文件时,建议充分利用 Customize 界面,通过触摸屏操作来设置选项,然后再将这些选项重构为 `use-package` 形式。
总的来说,虽然在 Android 上使用 Emacs 存在一些局限性,但通过合理的安装和配置,仍然可以获得不错的体验,尤其是在移动办公场景下。
- 原文: [Surprisingly, Emacs on Android is pretty good](https://kristofferbalintona.me/posts/202505291438/)
- Hacker News: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6021577](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6021577)
- 作者: harryday
- 评分: 181
- 评论数: 86
- 发布时间: 2025-11-23 15:40:26
---
## Cekura 招聘 Forward Deployed Engineer (US)
Cekura 是一家 YC F24 孵化的初创公司,专注于构建对话式 AI 代理的可靠性层。他们正在招聘一位 Forward Deployed Engineer (FDE),负责与技术客户合作,制定 Cekura 产品长期成功的策略和流程。
Cekura 的产品主要用于模拟和监控 AI 代理的端到端性能,包括延迟、抢断、指令遵循和回归等指标。他们支持电话、聊天、短信和 Web 等多种渠道。作为 FDE,你将负责端到端的 onboarding 流程,确保客户成功集成 Cekura 到他们的 CI/CD 和生产环境中,并提供技术指导。你需要能够解读 API 文档,检查 payloads,并具备一定的系统分析能力,熟悉 Postman/cURL,并能熟练使用日志/仪表板和基础脚本。
此外,FDE 还需要与工程和产品团队合作,根据用户数据反馈影响产品路线图,主动管理客户账户,预测风险并执行挽救/扩展策略。你需要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重现问题,与工程团队进行问题分类,并清晰地与客户沟通。更重要的是,你需要能够量化 ROI(质量、可靠性、速度),并撰写案例研究。
Cekura 希望你具备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关注可衡量的结果和长期的合作关系。他们要求你至少有 2 年在以开发者为中心或 infra/SaaS 公司的技术岗位工作经验,熟悉 API、webhook、基础 SQL 和 Python/JS 中的一种。如果你有早期/创始 FDE 经验或熟悉 LLM/AI 代理工具、可观测性/测试,那将是加分项。
Cekura 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有意义的股权和快速的成长机会。他们希望你能够帮助世界级的团队构建可靠的 AI 代理,并同时扮演客户和工程师的角色。公司位于旧金山,需要每周 6 天的现场工作。
由于没有评论内容,这里省略评论分析部分。
- 原文: [Cekura (YC F24) Is Hiring](https://www.ycombinator.com/companies/cekura-ai/jobs/0ZGLW69-forward-deployed-engineer-us)
- Hacker News: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6056583](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6056583)
- 作者: atarus
- 评分: 1
- 评论数: 0
- 发布时间: 2025-11-26 20:01:24
---
## 韩国总统候选人竞选平台构建幕后故事
本文讲述了作者如何通过社交媒体与韩国总统候选人李俊锡互动,并最终参与构建其核心竞选平台“校园午餐”的故事。作者从一个对政治不感兴趣的普通人,到积极参与政治活动,并为候选人提供技术支持,这段经历充满了意外和惊喜。
文章详细描述了作者对政治态度的转变,从最初的漠不关心,到逐渐被一些有趣的政治事件所吸引,例如“MS Office”听证会和李在明拆除河谷餐厅的讲话。这些事件让作者觉得政治不再是遥不可及的事情,也激发了他参与政治的兴趣。
作者通过社交媒体直接联系了当时的总统候选人李俊锡,并提出了关于改善大学生午餐问题的想法。这个想法得到了李俊锡的认可,并最终发展成为一个名为“校园午餐”的竞选项目。作者负责设计和开发这个项目的网站,旨在帮助大学生更方便地找到和分享校园附近的午餐信息。
文章还分享了作者在参与竞选活动过程中的一些感受和体会,包括与竞选团队的合作、项目开发的挑战以及对政治的思考。作者认为,即使是一个政治素人,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才能为政治做出贡献。
- 原文: [I DM'd a Korean Presidential Candidate and Ended Up Building His Core Campaign](https://medium.com/@wjsdj2008/i-dmd-a-korean-presidential-candidate-and-ended-up-building-his-core-campaign-platform-the-38eb1c5f5e7d)
- Hacker News: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6057304](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6057304)
- 作者: wjsdj2009
- 评分: 38
- 评论数: 14
- 发布时间: 2025-11-26 21:40:04
---
## Indie 游戏开发者的新卖点:“无 AI”
本文讨论了独立游戏开发者如何利用“无 AI”作为新的营销策略,以区别于那些使用 AI 生成内容的游戏。Nexon CEO 认为所有游戏公司都在使用 AI 的言论,引发了独立游戏开发者的强烈反驳,他们正试图通过强调人工创造来吸引玩家。
文章指出,随着 AI 技术在游戏开发中的普及,一些独立开发者开始将“无 AI”作为卖点,强调其游戏完全由人工创作,以此吸引那些对 AI 生成内容持谨慎态度的玩家。Nexon CEO 关于“每个游戏公司都在使用 AI”的声明,被许多独立开发者视为不实言论,他们认为这种说法贬低了人工创作的价值。独立开发者们正积极发声,强调其游戏开发过程中的人工投入和创意,以此与那些依赖 AI 生成内容的游戏区分开来。这种“无 AI”的营销策略,旨在吸引那些重视游戏开发过程和人工创造的玩家,并建立起开发者与玩家之间的信任关系。一些开发者甚至直接在游戏描述或宣传材料中声明其游戏“无 AI”,以此吸引目标受众。
由于没有评论内容,所以跳过评论分析。
- 原文: [Indie game developers have a new sales pitch: being 'AI free'](https://www.theverge.com/entertainment/827650/indie-developers-gen-ai-nexon-arc-raiders)
- Hacker News: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6057000](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6057000)
- 作者: 01-_-
- 评分: 37
- 评论数: 24
- 发布时间: 2025-11-26 21:05:33
---
## 《异形》中诺斯特罗莫号的设计灵感与幕后故事
这篇文章深入探讨了电影《异形》中标志性飞船诺斯特罗莫号的设计灵感来源,以及在飞船设计过程中,Dan O'Bannon, Ron Cobb, Chris Foss 等设计师的幕后故事。
文章指出,诺斯特罗莫号的设计受到了《2001太空漫游》和《Dark Star》的影响。《Dark Star》以一种幽默的方式呈现了宇宙飞船破旧不堪、拥挤邋遢的状态,这给 O'Bannon 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希望在《异形》中呈现一个更加工业化、更加破旧的宇宙飞船,让观众感受到未来机器的真实感。为了实现这个目标,O'Bannon 邀请了 Ron Cobb 设计飞船,Cobb 的设计理念是让飞船看起来像一辆“太空卡车”,强调功能性和实用性,从而与《星球大战》的奇幻风格形成对比。Chris Foss 也参与了飞船的设计,他的草图为最终的设计提供了灵感。文章还提到了 Jodorowsky 的《沙丘》项目对《异形》设计的影响,O'Bannon 将 Foss, Giraud, Giger 等设计师聚集在一起,共同打造了《异形》的视觉风格。早期《异形》的设计过程非常简陋,设计师们在棚屋里工作,经历了多次导演更换。尽管条件艰苦,但设计师们最终创造出了一个令人难忘的宇宙飞船,为《异形》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 原文: [Space Truckin' – The Nostromo (2012)](https://alienseries.wordpress.com/2012/10/23/space-truckin-the-nostromo/)
- Hacker News: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6053566](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6053566)
- 作者: exvi
- 评分: 125
- 评论数: 70
- 发布时间: 2025-11-26 10:31:41
---
## 软件项目失败与IT管理重复犯错:为何巨额投入仍难逃失败?
这篇文章探讨了全球IT支出不断增长,但软件项目成功率却没有显著提高的现象,揭示了导致软件项目失败的常见原因,并以加拿大Phoenix payroll系统为例进行了深入分析。
文章指出,尽管全球IT支出自2005年以来增加了两倍多,达到5.6万亿美元,但软件项目的成功率并未显著提高。作者认为,指望AI工具能快速提高大型IT软件项目的成功率是不现实的,因为AI在系统工程、项目管理、财务管理、业务管理以及组织政治等方面的复杂权衡中作用有限。
文章强调,软件项目失败的驱动因素往往是人为因素,例如缺乏想象力、项目目标不切实际、无法处理项目复杂性以及风险管理不当。这些问题在过去几十年里已经被反复记录在案,但我们似乎并没有从中吸取教训。文章以加拿大政府的Phoenix payroll系统为例,该项目因削减预算、减少测试和人员投入等因素而失败,导致数十万员工的工资出现错误,造成了巨大的经济和精神损失。
文章最后提出了一个关键问题:为什么我们没有应用我们已经被迫反复学习的知识?软件项目失败的原因往往是可避免的,但我们却一再重蹈覆辙。
- 原文: [Trillions spent and big software projects are still failing](https://spectrum.ieee.org/it-management-software-failures)
- Hacker News: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6045085](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6045085)
- 作者: pseudolus
- 评分: 533
- 评论数: 470
- 发布时间: 2025-11-25 20:14:11
---
##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的新桥梁:无限集合理论的应用
本文介绍了描述性集合理论与计算机科学之间的新联系,揭示了抽象的无限数学如何应用于具体的算法问题。这一发现让数学家和计算机科学家都感到惊讶,因为它将看似无关的领域联系了起来。
描述性集合理论主要研究无限集合,这些集合对其他数学家来说过于抽象。Anton Bernshteyn 的研究表明,某些无限集合的问题可以转化为计算机网络通信的问题。这种联系非常意外,因为集合论使用逻辑语言,而计算机科学使用算法语言;集合论处理无限,而计算机科学处理有限。
Bernshteyn 的突破促使研究人员探索如何利用这座桥梁在两个领域之间转移知识,以证明新的定理。描述性集合理论家甚至开始利用计算机科学的见解来重新组织他们的领域,并重新思考他们对无限的理解。描述性集合理论可以追溯到 Georg Cantor,他证明了存在不同大小的无限集合。描述性集合理论家就像图书管理员,管理着大量的无限集合,他们的工作是确定问题的复杂性,并将其放置在适当的位置,以便其他数学家可以参考。
Bernshteyn 研究的是由无限节点和边组成的图,特别是那些包含无限多个独立部分的图。这些无限图可以表示动态系统和其他重要的集合,因此对描述性集合理论家来说非常重要。
目前还没有评论内容,因此无法提供评论总结和分析。
- 原文: [A new bridge links the math of infinity to computer science](https://www.quantamagazine.org/a-new-bridge-links-the-strange-math-of-infinity-to-computer-science-20251121/)
- Hacker News: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6049932](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6049932)
- 作者: digital55
- 评分: 212
- 评论数: 111
- 发布时间: 2025-11-26 03:53:20
---
## 雅加达超越东京成为世界最大城市
联合国最新报告显示,雅加达已成为全球人口最多的城市,拥有近4200万居民。该报告还指出,全球“巨型城市”(人口超过1000万的城市中心)的数量正在快速增长,从1975年的8个增加到2025年的33个,预计到2050年将达到37个。
报告中,东京目前位居第三,人口为3300万,而达卡位居第二,人口为4000万。开罗是前十名中唯一的非亚洲城市。报告还预测,达卡将在本世纪中叶成为世界最大的城市,而东京预计到2050年将跌至第七位。虽然巨型城市备受关注,但实际上中小城市的人口增长速度更快,数量也更多。到2050年,全球预计将有超过15000个城市,其中大多数人口将低于25万。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城市的人口正在下降,例如墨西哥城和成都。
评论区里,有用户分享了在雅加达工作和生活的体验,认为它被低估了,虽然存在交通拥堵和污染等问题,但公共交通在不断改善,物价相对较低,美食和夜生活丰富。也有人指出,雅加达的城市规划和公共交通不如曼谷和吉隆坡等城市,娱乐选择也相对有限。还有评论提到,过度的人口集中对环境和社会发展可能带来负面影响。此外,有用户分享了前往开罗体验巨型城市生活的经历,认为其独特的文化和低廉的消费值得一游。也有用户提供了联合国报告的原始链接,方便大家查阅详细数据。总的来说,评论区对雅加达成为世界最大城市这一现象,以及巨型城市的发展趋势,展开了多角度的讨论。
- 原文: [Jakarta is now the biggest city in the world](https://www.axios.com/2025/11/24/jakarta-tokyo-worlds-biggest-city-population)
- Hacker News: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6042810](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6042810)
- 作者: skx001
- 评分: 367
- 评论数: 290
- 发布时间: 2025-11-25 14:09:05
---
## Onyx:开源聊天 UI,赋能 LLM 应用
Onyx 是一款开源的聊天 UI,旨在帮助开发者更轻松地构建基于 LLM 的应用程序。它提供了一个用户友好的界面,并集成了企业级安全功能,例如 RBAC、SSO 和 40 多个连接器,力求在安全性和用户体验之间取得平衡。
Onyx 的亮点在于其对模型特定问题的关注,例如 GPT 的 Jupyter Notebook 假设,这表明它具有深厚的实践经验。该平台支持 RAG(检索增强生成),允许用户上传文档并进行站点抓取,虽然有用户指出目前在 UI 中跟踪处理进度和文档映射方面存在不足。Onyx 的目标是提供一个端到端的解决方案,简化 LLM 应用的开发流程。
该项目旨在为用户提供一个统一的界面,以便于在不同的 LLM 模型之间切换,降低对特定模型的锁定风险。然而,有评论指出,随着模型能力的不断发展,聊天体验需要更加个性化,通用的聊天 UI 可能难以满足所有需求。因此,Onyx 作为开源聊天框架,为构建自定义 UI 提供了潜力,但可能与 SaaS 模式不太契合。
Onyx 的价值在于它能够让用户专注于 AI 聊天的核心功能,而不是构建复杂的代理。对于企业用户而言,Onyx 的优势在于其安全性和与现有系统的集成能力。然而,也有用户质疑,如果已经拥有企业 ChatGPT 订阅,Onyx 的价值何在,尤其是在 OpenAI 和 Anthropic 等公司不断快速发布新功能的情况下。
评论区对 Onyx 的评价褒贬不一。一些用户对其企业级安全性和用户体验表示赞赏,并认为它能够解决企业内部构建类似系统的难题。另一些用户则对其功能完整性提出质疑,认为某些功能只是为了满足清单需求,而没有经过实际使用验证。还有用户关注 Onyx 的可扩展性,希望能够集成其他应用程序的功能,并支持语音模式、画布模式和计划任务等高级功能。
总的来说,Onyx 作为一款开源 LLM 聊天 UI,具有一定的潜力,但仍需要在功能完善性、用户体验和可扩展性方面不断改进,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 原文: [Launch HN: Onyx (YC W24) – Open-source chat UI](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6045987)
- Hacker News: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6045987](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6045987)
- 作者: Weves
- 评分: 208
- 评论数: 141
- 发布时间: 2025-11-25 22:20:30
---
## FLUX.2:前沿视觉智能
FLUX.2 旨在用于真实的创意工作流程,而不仅仅是演示或花招,它通过遵循结构化提示、读写复杂文本、遵守品牌指南以及可靠地处理光照、布局和徽标,在多个参考图像中生成高质量图像,同时保持角色和风格的一致性。
FLUX.2 的亮点在于其多参考支持,能够同时参考多达 10 张图像,从而实现最佳的角色/产品/风格一致性。它在图像细节和照片真实感方面也表现出色,能够生成更精细的纹理和更稳定的光照,适用于产品拍摄、可视化和摄影等用例。此外,FLUX.2 在文本渲染方面也有显著提升,可以可靠地生成包含复杂排版、信息图表、表情包和 UI 模型等内容,并且能够清晰地呈现精细文本。增强的提示遵循能力也是 FLUX.2 的一个重要特性,它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执行复杂、结构化的指令,包括多部分提示和构图约束。
FLUX.2 还具备更强的世界知识,能够更好地理解现实世界的知识、光照和空间逻辑,从而生成更连贯的场景和预期的行为。它支持更高的分辨率和灵活的输入/输出比例,图像编辑分辨率高达 4MP。FLUX.2 系列涵盖了多种模型产品,从完全托管、可用于生产的 API 到开发者可以自行运行的开放权重检查点。这些模型包括 FLUX.2 [pro]、FLUX.2 [flex]、FLUX.2 [dev] 和 FLUX.2 [klein],它们在性能和控制之间实现了平衡。
FLUX.2 [pro] 提供最先进的图像质量,可以与最佳的封闭模型相媲美,在提示遵循和视觉保真度方面与其他模型相匹配,同时生成图像的速度更快且成本更低。FLUX.2 [flex] 允许开发者控制模型参数,例如步数和指导比例,从而完全控制质量、提示遵循和速度。该模型擅长渲染文本和精细细节。FLUX.2 [dev] 是一个 32B 开放权重模型,它结合了文本到图像的合成和图像编辑,并在单个检查点中使用多个输入图像。FLUX.2 [klein] 是一个开源的 Apache 2.0 模型,它比从头开始训练的同等大小的模型更强大且对开发者更友好,并且具有与其教师模型相同的许多功能。
总而言之,FLUX.2 模型系列以极具竞争力的价格提供最先进的图像生成质量,并在各个性能层级提供最佳价值。对于开放权重图像模型,FLUX.2 [dev] 树立了新的标准,在文本到图像生成、单参考编辑和多参考编辑方面均实现了领先的性能,始终以显著优势优于所有开放权重替代方案。
- 原文: [FLUX.2: Frontier Visual Intelligence](https://bfl.ai/blog/flux-2)
- Hacker News: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6046916](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6046916)
- 作者: meetpateltech
- 评分: 329
- 评论数: 95
- 发布时间: 2025-11-25 23:47:14
---
## Java Decompiler:反编译 Java 代码的利器
Java Decompiler 旨在开发反编译和分析 Java 字节码的工具,包括 JD-GUI、JD-Eclipse 和 JD-Core 三个核心组件。JD-GUI 是一个独立的图形化工具,能够显示 Java .class 文件的源代码,方便用户浏览和访问方法与字段。JD-Eclipse 则是 Eclipse 平台的插件,允许在调试过程中显示所有 Java 源代码,即使你没有全部源码。JD-Core 作为一个库,可以从一个或多个 .class 文件中重建 Java 源代码,用于恢复丢失的源代码或探索 Java 运行时库的源代码。
JD-Core 支持 Java 5 的新特性,如注解、泛型和枚举类型。JD-GUI 支持拖放操作,以及 CLASS、JAR、WAR、EAR、AAR、KAR、JMOD 和 ZIP 文件。它以彩色编码显示 Java 源代码,允许浏览 CLASS 文件和 Java 模块的层次结构,还可以拖放 LOG 文件,反编译 CLASS 文件,并显示 Java 堆栈跟踪中出现的代码行。JD-Core, JD-GUI 和 JD-Eclipse 都是在 GPLv3 许可下发布的开源项目。
评论区里,大家对 Java Decompiler 的评价褒贬不一。有人认为它已经过时,不如 JADX 或 Vineflower 等更现代的选择。也有人指出,即使针对 Java 8 编译的 class 文件,它在反编译新的语言特性时也存在困难。批量反编译 JAR 文件时,输出结果可能与 UI 中看到的不同。
尽管如此,还是有用户认为 Java Decompiler 在过去帮助他们解决了许多与供应商相关的问题,尤其是在追踪晦涩的 bug 方面。有人希望它能加入 LLM 功能,使局部变量名更具可读性,并添加注释。也有人提出了实际应用场景,比如在没有源码的情况下,查看第三方库的实现细节,或者分析恶意软件。最后,有人询问反编译的用途,引发了关于软件逆向工程和安全研究的讨论。
- 原文: [Java Decompiler](http://java-decompiler.github.io)
- Hacker News: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6016579](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6016579)
- 作者: mooreds
- 评分: 96
- 评论数: 41
- 发布时间: 2025-11-23 01:44:12
---
## 使用 Largest-Triangle-Three-Buckets (LTTB) 算法和傅里叶变换进行数据降采样
这篇文章探讨了使用 Largest-Triangle-Three-Buckets (LTTB) 算法进行数据降采样,并结合傅里叶变换来分析降采样对信号的影响。在可视化时间序列数据时,如果数据点多于屏幕像素,就会浪费系统资源和网络带宽。LTTB 算法通过将原始数据放入等大小的桶中,并选择每个桶中“最重要”的点来尽可能保留原始数据的视觉特性。
文章首先展示了 LTTB 算法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将一个包含 4096 个样本的数据集降采样到 1024 个和 512 个样本,并观察视觉效果。然后,文章引入了傅里叶变换,将信号从时域转换到频域,以便更深入地分析降采样带来的影响。通过对一个简单的 16Hz 正弦波进行降采样,并观察其傅里叶变换的变化,作者发现降采样会导致频率失真,并产生谐波。随着降采样程度的增加,信号在时域和频域都会变得更差。
文章还探讨了降采样的极限,并提到了奈奎斯特-香农采样定理,该定理指出采样频率必须至少是信号中最高频率的两倍。最后,作者将这些知识应用到原始信号上,并通过傅里叶变换分析了不同采样率下的信号质量。总的来说,文章旨在说明 LTTB 算法在保留视觉特性的同时,也会对信号的频率特性产生影响,因此在应用时需要权衡考虑。
评论区里,有用户指出作者可能没有正确地跟踪降采样过程中采样率的变化,导致傅里叶变换的结果出现偏差。也有人提醒说,傅里叶变换不仅包含幅度和频率,还包含相位信息,如果丢弃相位信息,将无法重构原始信号。此外,还有用户提到了 ClickHouse 中内置的 LTTB 函数,以及 Ramer-Douglas-Peucker 算法作为视觉效果方面的替代方案。有人开玩笑说,如果只能选择一个算法带到荒岛上,他会选择傅里叶变换。最后,有用户表示他们也在物联网应用中使用过类似的技术来解决实际问题。这些评论从不同角度对文章进行了补充和讨论,提供了更全面的视角。
- 原文: [Largest-Triangle-Three-Buckets and the Fourier Transform (2024)](https://daniel.mitterdorfer.name/posts/2024-01-30-downsampling-lttb-and-fft/)
- Hacker News: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6006211](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6006211)
- 作者: wonger_
- 评分: 18
- 评论数: 6
- 发布时间: 2025-11-22 00:55:14
---
## 使用 CSS Subgrid 创造全新的布局可能性
本文主要介绍了 CSS Subgrid 的基本概念和使用方法,以及如何利用它来创建更灵活、更语义化的网页布局。
文章首先解释了 Subgrid 的作用:允许子元素参与到父元素的 Grid 布局中,突破了 Grid 布局只能应用于直接子元素的限制。作者通过一个作品集示例,展示了如何使用 Subgrid 将列表项(`<li>`)放置在父 Grid 的单元格中,从而实现更符合语义的 HTML 结构。
文章还对比了 Subgrid 和 Flexbox/Grid 嵌套组合的方案,指出在某些情况下,后者可能更简单。但是,作者强调 Subgrid 的真正价值在于它所带来的新的布局可能性。
通过使用 `grid-template-rows: subgrid` 和 `grid-template-columns: subgrid`,子网格可以继承父网格的行列定义,从而实现更复杂的对齐和分布。这对于创建具有一致性和可维护性的布局非常有用,尤其是在处理嵌套组件和复杂的 UI 结构时。
总而言之,Subgrid 提供了一种强大的方式来扩展 CSS Grid 布局的能力,使得开发者可以更轻松地创建复杂的、响应式的网页布局,同时保持 HTML 结构的语义化。虽然在某些情况下,Flexbox/Grid 嵌套组合也能实现类似的效果,但 Subgrid 在处理复杂布局时具有独特的优势。
- 原文: [New layouts with CSS Subgrid](https://www.joshwcomeau.com/css/subgrid/)
- Hacker News: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6047053](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6047053)
- 作者: joshwcomeau
- 评分: 261
- 评论数: 75
- 发布时间: 2025-11-25 23:57:54
---
## BebboSSH:为 Amiga 系统设计的 SSH2 实现
BebboSSH 是一款为 Amiga 系统(68000+)设计的 SSH2 实现,它包含客户端、服务器以及 sftp 功能,并支持现代加密算法。该项目由 s.franke@bebbosoft.de 开发,遵循 GPLv3 许可协议。
BebboSSH 需要服务器支持其包含的加密算法,例如 curve25519-sha256、ssh-ed25519、aes128-gcm@openssh.com 和 chacha20-poly1305@openssh.com 等。它提供了一系列的工具和库,包括 `bebbosshd`(SSH2 服务器守护进程)、`bebbossh`(SSH2 客户端)、`bebboscp`(SCP 文件传输工具)以及 `bebbosshkeygen`(密钥生成工具,支持 Ed25519)。此外,还包含 `libcryptossh.library` 和 `libcryptossh.library020` 库,后者可在 68020–68040 或 68080 CPU 上重命名后使用。
在性能方面,BebboSSH 可以在未加速的 Amiga 系统上运行,但建立连接可能需要大约一分钟。在 Amiga 3000 上,X25519 密钥对的创建大约需要 0.9 秒,签名验证大约需要 1.2 秒。可以使用 `-v5` 参数来启用 DEBUG 日志,其中包含时间信息。
BebboSSH 包含多个实用程序。`bebbossh` 是一个 SSH2 客户端,用于交互式 shell 或远程命令执行,支持配置文件、密钥认证、端口转发、详细级别和密码选择。`bebbosshd` 是 SSH2 服务器守护进程,提供终端仿真和 SFTP 文件传输,需要在 `ENVARC:ssh` 中进行配置。`bebbosshkeygen` 用于生成 Ed25519 密钥文件。`bebboscp` 是一个 SCP 实用程序,用于在本地和远程系统之间复制文件,支持通配符、配置文件、密钥认证、详细程度和密码选择。
BebboSSH 的大部分代码基于 GPLv3+ 许可,包括核心工具、加密实现、STL/ministl 基础设施和 Java 风格的类。部分组件源自 SUPERCOP,并以公共领域 (Public Domain) 许可发布,例如 Ed25519 内部数学例程和 X25519 标量乘法。
该软件按“原样”提供,不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使用风险自负。作者不对因使用或分发该软件而造成的任何损害负责。
BebboSSH 的历史版本包括 v1.39,其中进行了名称更改,整合了 BebboGet 的加密,重写了 AES 以提高速度,并改进了 ChaCha20-Poly1305 的性能。之前的 AmigaSSH 版本(v1.38)增加了 ChaCha20/Poly1305,并支持配置文件中的密码。v1.37 进行了速度增强,加快了密钥生成和验证。v1.36–v1.29 进行了各种修复,改进了 SFTP、ESC 处理和通道管理。
- 原文: [BebboSSH: SSH2 implementation for Amiga systems (68000, GPLv3)](https://franke.ms/git/bebbo/bebbossh)
- Hacker News: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6053262](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6053262)
- 作者: snvzz
- 评分: 49
- 评论数: 13
- 发布时间: 2025-11-26 09:51:26
---
🫵 来啊,说点有用的废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