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天前
|
|
|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晚上开车,迎面而来的车灯像探照灯一样晃得你睁不开眼,瞬间失去方向感?别以为这是你的错觉,这背后是一场悄无声息的科技“军备竞赛”。

### 谁在推动这场“亮度革命”?
故事的主角是一位名叫Paul Gatto的程序员。白天,他是天气应用的前端开发者,晚上,他却成了“反车头灯亮度联盟”的领军人物。他创立的Reddit社区r/FuckYourHeadlights,聚集了一群被日益刺眼的车头灯逼疯的网友。在这里,大家分享被“闪瞎”的经历,吐槽LED车头灯的亮度堪比原子弹,甚至开玩笑要回到过去,阻止Audi的工程师们发明LED车头灯。
Gatto的搭档,41岁的机械工程师Victor Morgan,则更注重实际操作。他发明了一个装置,能在后挡风玻璃上弹出反光板,专门对付后方来车刺眼的灯光。他还亲自去汽车经销商那里测量不同车头灯的亮度,结果发现,特斯拉和本田的车头灯亮度都名列前茅。
### LED车头灯:科技进步的双刃剑
LED车头灯之所以能迅速普及,是因为它比传统的卤素灯更节能、寿命更长,而且可以更精确地控制光线方向。然而,正是这种“精确控制”和“高亮度”,让它变成了许多人的噩梦。
“我们就像是活体实验,”Mark Baker,一位倡导“柔和光线”的非营利组织创始人说道。他本人就曾因LED灯光过于刺眼而精神崩溃。他认为,监管机构在LED车头灯普及前,本应及时更新相关规定,但他们却“跳过了所有步骤,直接就开始销售”。
### 法律的滞后与“技术漏洞”
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的规定,联邦机动车安全标准108(FMVSS 108),自1986年以来就没有更新过。这意味着,现有的规定无法有效约束LED车头灯的亮度。
一些业内人士指出,现行标准在某些区域没有设定最大亮度限制,这给制造商留下了“巨大漏洞”。他们可以巧妙地在测量区域制造“暗点”,同时将其他区域的亮度推到极致,从而绕过检测。
### “亮度军备竞赛”与“安全评级”的博弈
汽车制造商们似乎陷入了一场“亮度军备竞赛”,都想让自己的车看起来更“高科技”。而另一个重要推手是美国公路安全保险协会(IIHS)。他们的车头灯安全评级,成为了许多车企追求的目标。
IIHS的工程师Matthew Brumbelow承认,虽然高亮度可能导致眩光,但他们更看重的是车头灯能否照亮更远的道路,以减少夜间事故。然而,Morgan对此表示质疑,他认为这只是“让那些开着刺眼车灯的混蛋们,比那些被他们晃瞎的人,在单车事故中更少”。
### 谁能解决这场“光污染”?
目前,解决车头灯亮度问题的道路似乎陷入了僵局。
* **法规更新缓慢:** NHTSA的规定滞后,无法跟上技术发展的步伐。
* **证据难以量化:** 很难用数据证明刺眼车头灯造成的事故,因为肇事车辆往往一走了之。
* **技术解决方案争议:** 所谓的“自适应驾驶光束”(ADB)技术,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调整光线,但批评者认为它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是将高光束的亮度推向了极致。
### 简单即是答案?
对于Gatto和Morgan来说,解决方案很简单:**降低车头灯的亮度**。
正如汽车评论员Ray Magliozzi所说,现代车头灯的亮度本身不是问题,问题在于人们是否能正确使用它们。他尤其反感那些滥用远光灯的行为,认为这是一种“自私”的表现。
这场关于车头灯亮度的讨论,不仅仅是关于科技的进步,更是关于我们在追求便利和性能的同时,如何不忽视那些被技术“伤害”的人们。也许,我们需要的不仅是更亮的车头灯,更是更多一份对他人的体谅和尊重。
你对日益刺眼的车头灯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
🫵 来啊,说点有用的废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