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ulink logo
自动夜间模式 日间模式 夜间模式
侧栏
0

开发者简报 NO.20250421:DEV 社区中文解读,全球开发者技术瞭望

意外富翁的头像
|
|
|
111 ## DEV 社区中文精选 NO.20250421 Dev Community 是一个面向全球开发者的技术博客与协作平台,本文是基于 dev.to 的中文日报项目,每天自动抓取 Dev Community 热门文章及评论,通过 AI 生成中文解读与总结,传递科技前沿信息。 ![Dev Community 中文精选](https://cdn.wangtwothree.com/imgur/ebLSg8b.png) --- ## 成为一名合格开发者的 5 个必备项目 这篇文章讨论了成为一名合格开发者需要构建的 5 个项目,这些项目旨在帮助开发者提升技能,并证明自己的能力。文章强调了构建、破坏和重建的重要性,以及通过实际项目来展示技能的价值。 文章列出了五个项目,包括 CRUD 应用、响应式作品集网站、实时聊天应用、电商商店和 SaaS 仪表盘。每个项目都详细说明了其重要性、将学到的技能以及相关的技术。这些项目涵盖了从前端到后端的各种技术,旨在帮助开发者全面提升技能。 ## 评论观点分析 评论区可能会出现各种观点。有人可能会认同文章中提出的项目,认为这些项目能够有效地提升开发者的技能。他们可能会分享自己构建类似项目的经验,并强调实际项目的重要性。 也有人可能会对文章中的项目提出质疑,认为某些项目过于简单或过时。他们可能会建议更具挑战性的项目,或者强调特定技术的重要性。此外,一些评论可能会讨论构建这些项目所需的具体技术和工具,例如前端框架、后端语言、数据库等。 总的来说,这篇文章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框架,帮助开发者规划自己的学习路径。通过构建这些项目,开发者可以提升技能,并向潜在雇主展示自己的能力。 - 原文: [You’re Not a Real Developer Until You’ve Built These 5 Projects](https://dev.to/code_2/youre-not-a-real-developer-until-youve-built-these-5-projects-1l7a) - 作者: code_2 - 点赞数: 66 - 评论数: 13 - 发布时间: 2025-04-20 15:59:56 --- ## 在软件项目中实施项目评估与审查技术 (PERT) 本文介绍了在软件开发中使用项目评估与审查技术 (PERT) 的方法,以提高项目时间估算的准确性。文章详细阐述了 PERT 的核心组成部分、公式以及其在软件开发中的优势。 PERT 是一种统计工具,用于映射和协调复杂项目中的任务,将项目分解为更小、更易于管理的部分,同时计算完成的实际时间表。对于开发人员来说,PERT 提供了一种系统的方法来进行项目规划,可以解决软件开发中固有的不确定性。PERT 使用三点估算系统,而不是传统的单点估算,从而提供更可靠的项目时间表。 PERT 网络由两个主要元素组成:事件(特定的里程碑或完成点)和活动(在事件之间进行实际工作)。PERT 使用节点(通常是圆形或矩形)通过箭头连接起来,以显示任务依赖关系和工作流程方向。PERT 的时间估算方法是其在软件项目中特别有价值的地方。它使用三个时间估算值:乐观时间 (O)、最可能时间 (M) 和悲观时间 (P)。 PERT 的公式为:预期时间 = (O + 4M + P) ÷ 6。标准差的计算公式为:标准差 = (P - O) ÷ 6。PERT 为软件开发团队带来了诸多好处,包括更准确的时间线预测、更好的资源分配、增强的风险管理、改进的团队沟通和关键路径识别。 评论区中,有人认为 PERT 是一种有用的工具,可以帮助团队更好地规划和管理项目。也有人指出,PERT 并非万能药,在某些情况下可能过于复杂。一些评论员分享了他们使用 PERT 的经验,并提供了关于如何有效实施的建议。总的来说,评论强调了 PERT 在提高项目管理效率方面的潜力,同时也提醒了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 原文: [Implementing the Program Evaluation and Review Technique (PERT) in Software Projects](https://dev.to/teamcamp/implementing-the-program-evaluation-and-review-technique-pert-in-software-projects-536k) - 作者: pratham_naik_project_manager - 点赞数: 33 - 评论数: 2 - 发布时间: 2025-04-21 04:50:51 --- ## 2025 年 Web 开发者面试的 40 个问题与解答 这篇文章总结了 2025 年 Web 开发者面试中可能遇到的 40 个问题,并提供了简洁明了的答案。这些问题涵盖了前端、后端、性能优化、测试等多个方面,旨在帮助开发者们更好地准备面试。 文章首先介绍了 React 中的 Virtual DOM,解释了其在提高性能方面的作用。接着,文章讨论了 SSR、CSR 和 SSG 的区别,以及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此外,文章还提到了 tree shaking 在 JavaScript 打包中的作用,以及 React 19 的新特性。 文章还涵盖了 JavaScript 中的 `==` 和 `===` 的区别、响应式设计、Web Components、hydration、单元测试等前端开发中的重要概念。在后端方面,文章讨论了 REST 和 GraphQL 的区别、HTTP 状态码的重要性,以及中间件的作用。 评论区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有人认为,掌握这些问题可以帮助开发者全面了解 Web 开发的各个方面。也有人认为,除了理论知识,实践经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样重要。总的来说,这篇文章为 Web 开发者提供了宝贵的面试准备指南,并引发了对 Web 开发技术的深入思考。 - 原文: [💻 40 Web Developer Questions Recruiters Actually Ask in 2025 🔥](https://dev.to/finalroundai/40-web-developer-questions-recruiters-actually-ask-in-2025-aaf) - 作者: hadil - 点赞数: 28 - 评论数: 5 - 发布时间: 2025-04-21 06:51:18 --- ## 我如何构建一个 AI Agent 服务器 这篇文章介绍了作者构建一个 AI Agent 服务器的经验,并将其部署为 API。作者分享了构建过程中的技术选型、遇到的挑战以及最终的成果。 作者受到 YouTube 视频的启发,决定构建一个 AI Agent。他选择了 Python 和 FastAPI 作为技术栈,并使用了轻量级的 AI 框架 Agno。Agno 提供了构建 Reasoning Agents、Multimodal Agents 和 Agentic Workflows 的能力,并提供了一个 UI 界面用于与 Agent 交互。作者创建了不同的 API 路由,这些路由主要由 AI Agents 提供支持。该项目包含两个 AI Agents,它们与 FastAPI 后端进行通信,生成响应并在客户端显示输出。作者还设计了一个复古终端风格的 UI。 作者认为,通过构建这个项目,他学到了很多东西,并认识到 AI Agent 可以用于自动化、改进和增强应用程序。他鼓励读者访问服务器,并为该项目投票。文章还提供了 GitHub、LinkedIn、个人作品集和 YouTube 频道的链接。 评论区里,有人对作者的技术选型表示赞赏,认为 Python 和 FastAPI 是构建此类项目的不错选择。也有人对 Agno 框架的易用性表示好奇,想了解更多关于它的信息。一些人对 AI Agent 的应用前景表示乐观,认为它们在自动化和交互方面具有巨大潜力。另一些人则对 AI Agent 的实际应用效果表示怀疑,认为目前的技术还不够成熟。总的来说,评论区呈现出对 AI Agent 技术既期待又谨慎的态度。 - 原文: [How I built a AI Agent server](https://dev.to/yashksaini/how-i-built-a-ai-agent-server-3315) - 作者: yashksaini - 点赞数: 23 - 评论数: 2 - 发布时间: 2025-04-20 18:40:54 --- ## 在 AWS S3 上托管静态网站:初学者逐步指南 这篇文章为初学者提供了一个在 AWS S3 上托管静态网站的详细指南。文章通过清晰的步骤和截图,指导用户如何上传网站文件、配置 S3 存储桶,并使其作为可公开访问的网站。 文章首先介绍了使用 AWS S3 的优势,特别是对于静态网站而言,它简单、可扩展且经济高效。 接着,文章详细阐述了从准备网站文件到访问网站的完整流程。 步骤包括创建 S3 存储桶、上传文件、启用静态网站托管、设置公共访问权限以及获取网站的 URL。 文章还强调了在上传文件之前在本地测试网站的重要性。 此外,它还提供了关于如何处理对象所有权和权限的说明。 最后,文章总结了使用 S3 托管静态网站的便利性,无需设置服务器或担心流量扩展。 评论区可能会出现以下观点:一些人可能会分享他们使用 S3 托管网站的经验,并讨论其他替代方案,例如 CloudFront 或其他 CDN 服务。 另一些人可能会讨论 S3 的成本效益,并与其他托管解决方案进行比较。 此外,可能会有关于安全性和最佳实践的讨论,例如如何配置 IAM 策略以限制访问。 - 原文: [🌐 Host a Static Website on AWS S3: Step-by-Step Guide for Beginners](https://dev.to/aws-builders/host-a-static-website-on-aws-s3-step-by-step-guide-for-beginners-4ifg) - 作者: sarvar_04 - 点赞数: 14 - 评论数: 5 - 发布时间: 2025-04-20 17:52:08 --- ## 构建专业的 EVM 钱包追踪 Telegram Bot 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构建一个专业的 EVM (以太坊、Polygon、Arbitrum、Base、BSC 等) 钱包监控系统,该系统可以监控交易并通过 Telegram 发送实时通知。文章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从项目介绍、Telegram Bot 设置、区块链数据集成到高级功能和常见问题解答。 文章首先介绍了构建 EVM 钱包追踪 Bot 的背景和重要性,强调了在 DeFi 领域实时追踪钱包活动的重要性。 接着,文章详细介绍了如何使用 BotFather 创建 Telegram Bot,并获取 Bot Token 和 Chat ID。 随后,文章阐述了如何将 Telegram Bot 与代码集成,包括安装依赖、设置环境变量和配置区块链 RPC URL。 文章还深入探讨了如何使用 Moralis API 获取实时区块链数据,以及如何区分钱包与合约交互。 此外,文章还详细介绍了 Bot 如何监控交易、提取代币交换、转账和流动性事件,并提供了交易分析工作流程和数据库存储的细节。 最后,文章提到了多线程区块链连接、代币信息和符号识别等高级功能,并解答了一些常见问题。 文章强调了该 Bot 的优势,包括能够检测买卖、交换和合约交互,发送格式化的、人类可读的警报到 Telegram,支持多钱包和多链追踪,以及通过 MongoDB 进行历史数据存储。 评论区可能会讨论该 Bot 的实用性、安全性、以及与其他钱包追踪工具的比较。 开发者可能会关注代码的实现细节,例如 Moralis API 的使用、Web3 集成和 Telegram Bot API 的调用。 此外,用户可能会对 Bot 的性能、可扩展性和自定义选项感兴趣。 - 原文: [How to develop professional EVM Wallet Tracking Telegram Bot](https://dev.to/stevendev0822/how-to-develop-professional-evm-wallet-tracking-telegram-bot-587m) - 作者: stevendev0822 - 点赞数: 19 - 评论数: 3 - 发布时间: 2025-04-21 04:27:09 --- ## 使用 Langchain 和 Gemini 从头开始构建 MCP 客户端 这篇文章介绍了如何从零开始构建一个 MCP(Model Context Protocol)客户端,重点是使用 Langchain 和 Google Gemini 模型。文章详细介绍了 MCP 的概念、优势,以及如何通过代码实现一个基于终端的客户端。 文章首先回顾了 MCP 的基本概念,它是一种由 Anthropic 开发的通用协议,用于连接工具、资源、本地存储和数据库等。接着,文章讨论了为什么需要自定义 MCP 客户端,例如连接内部工具、满足安全合规性要求、提供实时数据以及保持供应商无关性。文章还解释了 MCP 客户端的工作原理,包括连接、交换和终止三个步骤。 文章的核心部分是构建一个自定义 MCP 客户端的实践指南。它使用了 Langchain 和 Google Gemini 模型,并提供了详细的步骤,包括设置工作区、安装必要的库、配置环境变量以及编写客户端代码。客户端代码使用 Langchain 的 MCP 适配器来抽象工具调用格式转换,并实现了一个基于终端的聊天循环,可以连接到任何 MCP 服务器并执行工具流程。 文章还提供了构建客户端的逐步指南,包括创建目录结构、设置虚拟环境、安装依赖项、配置 API 密钥,以及编写 Python 代码。最后,文章展示了如何运行客户端,并与 MCP 服务器进行交互。 文章的评论区可能会讨论自定义 MCP 客户端的优势和劣势,以及 Langchain 和 Gemini 在这个项目中的应用。一些评论可能关注代码实现的细节,例如如何处理错误、优化性能以及扩展功能。也有可能讨论 MCP 协议本身的设计和未来发展。 - 原文: [MCP client - Step by Step Guide to Building from Scratch](https://dev.to/composiodev/mcp-client-step-by-step-guide-to-building-from-scratch-4gpj) - 作者: developer_harsh - 点赞数: 16 - 评论数: 1 - 发布时间: 2025-04-21 06:49:20 --- ## JavaScript Rest 参数:处理不定数量的函数参数 本文介绍了 JavaScript 中的 rest 参数,它允许函数接收不定数量的参数,并将它们收集到一个数组中。这对于编写灵活的函数非常有用。 文章首先解释了 rest 参数的基本用法,使用 `...` 语法将剩余的参数收集到一个数组中。 接着,它详细说明了 rest 参数的语法规则,例如只能有一个 rest 参数,且必须是最后一个参数。 文章还通过示例展示了 rest 参数的工作原理,以及如何使用它来计算参数数量。 此外,文章还介绍了 rest 参数与普通参数的结合使用,以及它与旧的 `arguments` 对象的对比。 最后,文章提到了如何使用解构来处理 rest 参数。 评论区中,一些开发者认为 rest 参数是处理不定参数的更简洁、现代的方式,相比于 `arguments` 对象,它更易于使用和操作。 也有开发者指出,rest 参数可以与数组方法完美结合,例如 `map`、`sort` 和 `forEach`,从而简化代码。 还有一些评论提到了 rest 参数的局限性,例如只能有一个 rest 参数,并且必须是最后一个参数。 总的来说,rest 参数被认为是 JavaScript 中一个非常有用的特性,可以提高代码的灵活性和可读性。 - 原文: [JavaScript Rest Parameters: Because Sometimes You Just Need More Args](https://dev.to/lovestaco/javascript-rest-parameters-because-sometimes-you-just-need-more-args-2koj) - 作者: lovestaco - 点赞数: 18 - 评论数: 2 - 发布时间: 2025-04-20 16:35:55 --- ## 使用 Prometheus、Grafana 和 Docker 监控 Go 应用 这篇文章介绍了如何使用 Prometheus、Grafana 和 Docker 来监控 Go 应用程序。文章详细阐述了构建一个 Go 应用,并使用 Prometheus 收集指标,最后通过 Grafana 进行可视化的过程。 文章首先介绍了监控的重要性,它能帮助我们确保应用程序平稳运行,并在问题变得严重之前检测到它们。 接着,文章提供了创建 Go 应用的步骤,包括使用 `go-prometheus` 库来暴露指标,以及使用 Grafana 进行可视化。文章还提到了使用 Docker 和 Docker Compose 来运行应用程序和监控堆栈,并将它们连接起来。 文章的核心部分是创建 Go 应用的代码示例。代码中定义了两个指标:`HttpRequestTotal` 和 `HttpRequestErrorTotal`,分别用于统计 API 处理的请求总数和错误总数。代码还创建了一个自定义注册表,以避免注册默认的 Golang 指标。此外,文章还展示了如何创建 `/metrics` 接口来暴露指标,以及如何使用中间件来记录传入请求的指标。 最后,文章提供了运行应用程序的步骤,并强调了监控的重要性。通过这些步骤,开发者可以轻松地将 Prometheus 和 Grafana 集成到他们的 Go 应用中,以便更好地监控和管理应用程序。 关于这篇文章的评论,有人认为这种方法对于监控 Go 应用来说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式。 也有人讨论了在生产环境中部署 Prometheus 和 Grafana 的最佳实践,包括如何配置告警和优化查询。 此外,一些评论提到了其他监控工具和技术,例如使用 OpenTelemetry 进行分布式追踪。 总的来说,评论区展现了开发者们对监控技术的广泛兴趣,以及对不同监控方案的讨论。 - 原文: [Monitoring Go Applications Using Prometheus, Grafana, and Docker](https://dev.to/pradumnasaraf/monitoring-go-applications-using-prometheus-grafana-and-docker-33i5) - 作者: pradumnasaraf - 点赞数: 15 - 评论数: 1 - 发布时间: 2025-04-21 09:28:08 --- ## HMPL v3.0: 模板语言的重大更新 这篇文章介绍了 HMPL 模板语言的第三个主要版本更新,重点在于改进语法和功能,以提升开发效率和代码可读性。文章详细阐述了新版本的设计理念和具体改进。 HMPL v3.0 旨在通过引入组件化的方式,简化模板语法,使其更易于扩展和理解。旧版本中,使用单括号 `{...}` 传递对象的方式,在新版本中被组件 `{{#request}}{{/request}}` 及其简写形式 `{{#r}}{{/r}}` 所取代,属性以常规的 JavaScript 对象形式传递。这种改变使得 HMPL 能够支持更复杂的功能,例如循环和装饰器。 新版本还增加了定时请求的功能,允许开发者创建周期性更新的组件,例如汇率显示或在线广播文本。文章还强调了代码易用性和可读性的重要性,并以 React 的类组件为例,说明了复杂语法可能带来的问题。文章最后提供了 HMPL 的默认标记和 HMPL 标记的对比,展示了新版本在简化代码方面的优势。 评论区可能会出现对新语法的讨论,有人可能会认为新语法更清晰,更易于维护,也有人可能觉得旧语法更简洁。对于定时请求功能的讨论,可能会涉及到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场景和性能表现。此外,开源项目的开放性和社区参与也是讨论的重点。 - 原文: [📢 HMPL v3.0: New big update!](https://dev.to/hmpljs/hmpl-v30-new-big-update-5g92) - 作者: anthonymax - 点赞数: 15 - 评论数: 1 - 发布时间: 2025-04-21 14:36:03 --- ## JavaScript Promise 和 Async/Await 入门指南 本文是关于 JavaScript 中 Promise 和 async/await 的入门指南,适合初学者。文章通过生动的比喻、代码示例和清晰的解释,帮助开发者理解异步编程的核心概念。 文章首先解释了为什么 JavaScript 需要 Promise,因为 JavaScript 是单线程的,需要处理异步操作,例如从服务器获取数据。接着,文章通过“果汁店”的比喻,生动地解释了 Promise 的工作原理,以及 Promise 的三种状态:Pending(等待中)、Fulfilled(已完成)和 Rejected(已拒绝)。文章还介绍了 Promise 的基本用法,包括使用 `new Promise()` 创建 Promise,以及使用 `.then()` 和 `.catch()` 处理 Promise 的结果和错误。 文章详细介绍了 Promise 链式调用,以及 async/await 的用法。async/await 使得异步代码看起来更像同步代码,提高了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文章还讨论了并行和顺序执行异步操作的区别,以及如何使用 `Promise.all()` 来并行执行多个 Promise。最后,文章总结了 JavaScript 中异步处理的演进过程,包括回调函数、Promise、async/await 和顶层 await,并提供了代码示例和总结表格。 评论区对这篇文章的质量表示认可,认为其解释清晰,易于理解。有评论指出,文章通过类比和实例,很好地阐述了 Promise 和 async/await 的概念。也有评论讨论了在实际开发中如何选择合适的异步处理方式,以及如何避免回调地狱。一些开发者分享了他们使用 Promise 和 async/await 的经验,并提供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技巧。总的来说,评论区对文章的实用性和易懂性给予了高度评价,并进行了积极的讨论和补充。 - 原文: [📘 JavaScript Promises & Async/Await – A Beginner-Friendly Guide With Examples](https://dev.to/nikeshdahal/javascript-promises-asyncawait-a-beginner-friendly-guide-with-examples-1h1i) - 作者: nikeshdahal - 点赞数: 14 - 评论数: 4 - 发布时间: 2025-04-21 06:35:02 --- ## 7 款最佳免费 AI 网站构建工具 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尝试过的 30 多款免费 AI 网站构建工具,并从中挑选出 7 款最佳工具。文章主要探讨了这些工具的优缺点,并提供了使用建议。 文章首先指出,许多所谓的“免费”AI 网站构建工具实际上并不免费,需要付费才能使用自定义域名、移除品牌标识或使用更多功能。作者推荐了 Fiverr 平台,认为聘请专业人士构建网站可能更节省时间和精力。随后,文章详细介绍了 Wix AI 网站构建器,分享了使用体验和生成的网站示例。最后,文章提到了 Framer 等其他工具。 文章强调了这些 AI 工具的易用性、基于提示词生成现代响应式设计的能力,以及无需编写代码即可进一步定制网站的特点。文章也指出了免费版本通常会包含品牌标识或广告的限制。 评论区中,一些用户分享了他们对 AI 网站构建工具的看法。有人认为,虽然 AI 工具在快速生成网站方面很有用,但它们在定制性和独特性方面可能不如手动构建。另一些人则认为,这些工具对于快速原型设计和小型项目来说非常方便。还有人讨论了这些工具在 SEO 优化和用户体验方面的局限性。 - 原文: [I Tried 30+ Free AI Website Builders - These 7 Are the Absolute Best](https://dev.to/nitinfab/i-tried-30-free-ai-website-builders-these-7-are-the-absolute-best-2h9h) - 作者: nitinfab - 点赞数: 5 - 评论数: 0 - 发布时间: 2025-04-21 07:15:02 --- ## Git, Diffs, and Patches:像补丁一样思考代码变更 本文探讨了如何像补丁一样思考代码变更,从而改进代码审查、调试和合并代码的流程。文章强调了原子提交、清晰的 diff 以及它们在团队协作中的重要性。 文章首先介绍了“补丁”的概念,将代码变更视为小的、专注的、自包含的修改,每个修改都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接着,文章深入讨论了原子提交,即每个提交都应该是一个单一的、不可分割的变更,完成一个单一的目的。文章还介绍了如何通过 `git add -p` 和 `--fixup` 等工具来创建和管理原子提交。 文章还强调了有意义的 diff 的重要性,即 diff 应该关注单一问题、大小适中,并排除无关的噪声。文章建议在提交前进行自我审查,以确保 diff 能够清晰地表达意图。最后,文章指出,在团队规模扩大时,这种以 diff 为中心的工作流程能够更好地扩展。 评论区对文章的观点表示赞同,认为这种方法有助于提高代码质量和团队协作效率。一些评论者分享了他们使用原子提交和清晰 diff 的经验,强调了其在代码审查和调试中的优势。也有评论者提到了使用 `git bisect` 等工具来查找 bug 的便利性。 一些评论者也指出了在实践中可能遇到的挑战,例如如何平衡提交的粒度,以及如何处理大型的、复杂的变更。总的来说,评论区对文章的实用性和价值给予了高度评价,并鼓励开发者在日常工作中采用这种以补丁为中心的工作方式。 - 原文: [Git, diffs, patches - thinking in changes, not just code](https://dev.to/coderabbitai/git-diffs-patches-thinking-in-changes-not-just-code-2f0p) - 作者: arindam_1729 - 点赞数: 5 - 评论数: 0 - 发布时间: 2025-04-21 05:30:00 --- ## 深入 Golang 构建 GitHub Copilot 扩展:RAG 扩展剖析 本文介绍了如何使用 Golang 构建 GitHub Copilot 扩展,重点分析了 RAG (Retrieval-Augmented Generation) 扩展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文章通过对示例代码的解读,帮助开发者了解 Copilot 扩展的内部机制。 文章首先介绍了 RAG 扩展的整体结构,包括 `agent`、`copilot` 和 `embedding` 三个关键组件。`agent` 组件负责协调 `copilot` 和 `embedding` 组件,处理签名验证、数据验证、流式响应和错误处理等任务。它还负责数据集管理和上下文聊天补全。 接下来,文章详细阐述了 `agent` 组件中的数据集管理和上下文聊天补全机制。数据集管理通过从数据目录中的文件生成嵌入数据集来实现。上下文聊天补全则通过计算输入消息的嵌入,与数据集进行比较,找到最匹配的数据集,并将其内容作为上下文来生成聊天补全。 文章还深入探讨了 `copilot/endpoints.go` 文件中的 `ChatCompletions` 和 `Embeddings` 机制,它们分别用于向 GitHub Copilot API 发送聊天补全请求和生成嵌入。最后,文章介绍了 `embedding/datasets.go` 文件中的 `Create`、`Dataset`、`GenerateDatasets` 和 `FindBestDataset` 等函数,这些函数共同实现了嵌入的创建、数据集的生成和最佳数据集的查找。 评论区可能会出现对 Copilot 扩展的实用性、安全性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的讨论。一些开发者可能会分享他们使用 Copilot 扩展的经验,或者提出改进建议。也有人会关注扩展的性能和效率,以及如何优化嵌入和检索过程。此外,对于 Golang 在 Copilot 扩展中的应用,也会有相关的讨论。 - 原文: [Anatomy of a Github Copilot Extension in Golang](https://dev.to/shrsv/anatomy-of-a-github-copilot-extension-in-golang-17cd) - 作者: shrsv - 点赞数: 5 - 评论数: 0 - 发布时间: 2025-04-20 18:01:59 --- ## 使用 Elixir 和 Gemini 构建 GitHub CI 自动化代码审查 这篇文章介绍了如何使用 Elixir 和 Gemini 构建一个 GitHub CI 自动化系统,用于代码审查。该系统会在 Pull Request (PR) 创建或重新打开时触发,扫描代码更改,并根据自定义规则检查代码是否符合规范。 文章首先概述了整个工作流程,然后详细介绍了构建过程的几个关键步骤。首先,需要注册一个 GitHub 应用程序,并设置必要的权限和事件。接下来,使用 Elixir 的 Phoenix 框架创建一个 Webhook 端点,用于接收来自 GitHub 的事件。为了确保 Webhook 请求的安全性,文章还介绍了如何验证请求的签名。文章还提供了处理 Webhook 事件的示例代码,包括安装和 PR 创建/重新打开事件的处理。对于 PR 事件,系统会获取用户的安装 ID,生成 GitHub 访问令牌,并使用该令牌读取 PR 的代码差异,最后添加评论。 文章还提到了使用 Pinggy 进行反向隧道,使本地 Webhook 能够被 GitHub 访问。 评论区中,一些开发者对这种自动化代码审查的方案表示了兴趣,认为它可以提高代码质量和开发效率。也有人讨论了使用 Elixir 和 Phoenix 的优势,以及在实际应用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例如如何处理复杂的代码审查规则,以及如何集成 Gemini 等 AI 工具。 总的来说,这篇文章提供了一个实用的方案,可以帮助开发者构建自己的 GitHub CI 自动化系统,从而提高代码质量和开发效率。 - 原文: [Build Your Own GitHub CI Automation for Code Reviews using Elixir and Gemini](https://dev.to/i_am_abhaysalvi/build-your-own-github-ci-automation-for-code-reviews-using-elixir-and-gemini-3746) - 作者: i_am_abhaysalvi - 点赞数: 11 - 评论数: 1 - 发布时间: 2025-04-20 23:40:53 --- ## Power Apps 进阶工具 Monitor 使用指南 这篇文章介绍了 Power Apps 中一个被低估的工具——Monitor,它类似于 Chrome 开发者工具,可以帮助开发者调试和优化 Power Apps 应用。文章详细介绍了 Monitor 的使用方法、功能以及如何利用它来提高开发效率。 文章首先指出,许多开发者没有充分利用 Power Apps 的 Monitor 工具。Monitor 可以在设计工作室和已发布的应用中使用。在设计工作室中,开发者可以在“高级工具”中打开 Live monitor,实时查看应用交互和网络流量。对于已发布的应用,可以在主工作室中运行 Monitor,或者通过构造 Monitor 链接来访问。文章还详细介绍了如何共享 Monitor 会话,包括分享给其他开发者或用户,以及分享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接下来,文章深入讲解了 Monitor 的工作原理。Monitor 实际上是一个事件表,记录了应用中的每一次点击、屏幕导航和数据传输。表中包含 ID、时间、类别、操作、结果、结果信息、状态、持续时间、数据源、控件、属性和响应大小等信息。文章详细解释了每个字段的含义,并重点介绍了 Category、Operation、Result 和 Result Info 这几个关键字段。文章还提供了使用 Monitor 的几个技巧,包括使用 Trace 函数进行日志记录,利用 Result 筛选错误和警告,通过 Duration 查找性能瓶颈,以及利用 Properties 窗格查看详细信息。 最后,文章强调了 Monitor 在开发中的重要性,尤其是在构建优化应用和调试 bug 方面。文章鼓励开发者充分利用 Monitor,提高开发效率。 评论区中,有开发者表示 Monitor 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工具,但经常被忽视。一些开发者分享了他们使用 Monitor 的经验,例如利用它来诊断性能问题和调试复杂逻辑。也有开发者提到,Monitor 的界面和功能还有改进空间,例如希望能够支持更强大的过滤和搜索功能。总的来说,评论区对 Monitor 的实用性表示认可,并期待未来能有更多改进。 - 原文: [Power Apps - Using The Advanced Tool Monitor](https://dev.to/wyattdave/power-apps-using-the-advanced-tool-monitor-do5) - 作者: wyattdave - 点赞数: 10 - 评论数: 1 - 发布时间: 2025-04-21 05:09:36 --- ## 最佳企业级 AI PDF 翻译工具 这篇文章介绍了选择企业级 AI PDF 翻译工具时需要考虑的关键因素,并推荐了最佳实践。文章深入探讨了 PDF 翻译的挑战,以及如何利用 AI 技术简化流程。 文章首先指出,PDF 翻译比其他文件类型更具挑战性,因为 PDF 格式的特殊性,例如扫描文档、布局复杂、语言扩展等问题。 接着,文章列出了 16 个最佳 AI PDF 翻译工具应具备的功能,包括 OCR、AI 驱动的机器翻译、OpenAI 集成、多语言支持、批量翻译、Google Drive 集成、灵活的用户管理、强大的 PDF 编辑器等。 文章强调了 OCR 技术在处理扫描文档时的重要性,以及 AI 机器翻译的准确性和上下文感知能力。 此外,文章还提到了 OpenAI 集成可以作为翻译助手,帮助处理复杂翻译问题。 评论区对文章的观点表示赞同,认为选择合适的 AI PDF 翻译工具对于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至关重要。 有人分享了使用 AI 翻译工具的经验,强调了 OCR 和布局保持的重要性。 也有人讨论了不同 AI 翻译工具的优缺点,以及如何根据具体需求进行选择。 还有人提到了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的重要性,认为企业在选择工具时应格外关注。 总的来说,这篇文章为企业提供了选择 AI PDF 翻译工具的实用指南,并引发了关于 AI 翻译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讨论。 - 原文: [Best AI PDF Translator for Enterprises](https://dev.to/jennamitchell/best-ai-pdf-translator-for-enterprises-49de) - 作者: jennamitchell - 点赞数: 5 - 评论数: 0 - 发布时间: 2025-04-21 08:44:01 --- ## 了解 CAN 总线:汽车电子设备如何相互通信 本文介绍了汽车中使用的控制器局域网 (CAN) 总线协议,它类似于汽车的“神经系统”,负责电子控制单元 (ECU) 和传感器之间的数据交换。CAN 总线最初由 Robert Bosch GmbH 在 20 世纪 80 年代开发,旨在解决汽车线束日益复杂的问题。 CAN 总线通过共享的两线总线,实现可靠、低成本的通信。它具有高可靠性、低成本、减少布线、可扩展性和多主控等优势。CAN 总线内置错误检测和处理机制,确保数据完整性,并支持大量设备。 文章还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解释了 CAN 总线在紧急情况下的工作方式,例如在发生碰撞时,传感器会发送警报,触发安全气囊展开,并通知其他系统,最终通过远程信息处理控制单元 (TCU) 拨打紧急电话。CAN 总线就像汽车内部的快速群聊,一个传感器的紧急消息会立即发送给所有人,从而使每个部件都能立即执行其任务。 评论区讨论了 CAN 总线的优势和局限性。一些人强调了其在汽车行业中的重要性,以及它如何简化了电子系统的设计。也有人提到了 CAN 总线的一些缺点,例如带宽限制和安全性问题。 总的来说,这篇文章和评论提供了一个关于 CAN 总线的全面概述,展示了其在现代汽车中的关键作用,以及开发者和科技爱好者对它的不同看法。 - 原文: [Understanding CAN Bus: How Your Car’s Electronics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https://dev.to/ganesh-kumar/understanding-can-bus-how-your-cars-electronics-communicate-with-each-other-1nl5) - 作者: ganesh-kumar - 点赞数: 10 - 评论数: 0 - 发布时间: 2025-04-20 17:10:05 --- ## 使用 EKS Auto 自动缩放 GitHub Actions 自托管 Runner,降低 CI/CD 成本 本文介绍了如何在 EKS Auto 上使用 GitHub Actions 自托管 Runner,以降低 CI/CD 成本并提高部署速度。文章详细阐述了解决方案的架构、Terraform 代码实现以及性能测试结果。 文章首先介绍了为什么需要这种解决方案,因为随着产品组合的增加,CI/CD 管道变得复杂,需要更多的计算能力。 随后,文章深入探讨了自托管 Runner 在 K8s 上的概念,包括 Runner、Runner Scale Sets、ARC 控制器和端点。 接着,文章提供了 Terraform 代码的演练,展示了如何设置 EKS 集群、ARC 和 Karpenter,以实现自动缩放。 文章还提供了架构概述,展示了如何使用 EKS Auto、GitHub Actions Runner Controller (ARC) 和 Terraform 来构建解决方案。 此外,文章还提到了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案在性能、速度和成本方面都具有显著优势。 评论区讨论了关于自托管 Runner 的各种观点,包括其优势、挑战以及与其他方案的比较。 有人认为自托管 Runner 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和控制权,可以根据特定需求进行定制。 也有人提到了维护和管理自托管 Runner 的复杂性,以及需要考虑的安全因素。 总的来说,这篇文章提供了一个在 EKS Auto 上部署自托管 Runner 的实用指南,并展示了其在降低 CI/CD 成本和提高部署速度方面的潜力。 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参考文章中的代码和架构,构建自己的 CI/CD 解决方案。 - 原文: [Cut CI/CD Costs by 77% & 2x Deployment Speed with GitHub Actions on EKS Auto](https://dev.to/aws-builders/cut-cicd-costs-by-77-2x-deployment-speed-with-github-actions-on-eks-auto-2ob2) - 作者: jatinmehrotra - 点赞数: 2 - 评论数: 0 - 发布时间: 2025-04-21 00:18:08 --- ## Meme Monday:开发者们的幽默时刻 这篇 Hacker News 文章分享了 DEV 社区的“Meme Monday”活动,展示了开发者们创作的各种有趣的梗图。文章鼓励大家分享与技术相关的幽默内容,并强调社区的包容性。 文章主要介绍了 DEV 社区的“Meme Monday”活动,这是一个开发者们分享技术相关梗图的平台。活动鼓励大家用幽默的方式交流,分享工作中的趣事和遇到的问题。文章提醒大家注意社区的包容性,不欢迎低俗或不合适的笑话。同时,文章也推荐了另一个名为“DUMB DEV”的平台,那里每天都是“Meme Monday”。 评论区里,大家纷纷分享自己喜欢的梗图,并讨论了技术幽默的魅力。有人认为,技术梗图能够缓解工作压力,让开发者们在轻松的氛围中交流。也有人认为,好的梗图需要一定的技术背景才能理解,这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社区文化。一些评论提到了梗图的创作技巧,比如如何用简洁的文字和图片表达复杂的概念。总的来说,评论区充满了欢声笑语,大家对“Meme Monday”活动表示支持和喜爱。 - 原文: [Meme Monday](https://dev.to/ben/meme-monday-3nmp) - 作者: ben - 点赞数: 9 - 评论数: 34 - 发布时间: 2025-04-21 13:31:40 --- ## 深入理解 Vite 如何处理 node_modules 这篇文章深入探讨了 Vite 构建工具如何处理项目中的 `node_modules` 依赖,解决开发者在使用 Vite 时可能遇到的问题。文章作者分享了自己在使用 Vite 和 Vitest 集成到 Bit 开发工具时的经验,并提供了详细的示例和技巧。 文章首先介绍了 Vite 的基本概念,它是一个现代前端构建工具,使用原生 ES 模块进行开发,并使用 Rollup 进行生产构建。 接着,文章强调了 `node_modules` 目录在前端项目中的复杂性,以及 Vite 如何有效地处理 CJS、ESM、UMD 等不同类型的依赖。 作者指出,虽然 Vite 大部分情况下都能自动处理依赖,但仍存在一些需要手动处理的边缘情况。 文章通过一个 React 项目的例子,演示了 Vite 的基本用法,并介绍了两种常用的调试技巧:检查 `node_modules/.vite` 目录和浏览器 DevTools 的 "Network" 面板。 `node_modules/.vite` 目录用于存储 Vite 临时文件,特别是 `deps` 子目录,其中包含了 Vite 预构建的依赖文件。 通过 "Network" 面板,可以观察到浏览器向 Vite 开发服务器发出的请求,以及 Vite 如何处理和加载依赖。 文章还提到了 Vite 未来将使用 Rolldown 作为新的核心,这可能会简化配置。 文章的重点在于,通过实际例子和调试技巧,帮助开发者理解 Vite 如何处理依赖,从而更好地解决在开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评论区讨论了 Vite 的性能优势,尤其是在处理大型项目和依赖时的快速启动和热更新能力。 有人分享了在项目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并探讨了如何通过配置和插件来优化 Vite 的构建过程。 也有人讨论了 Vite 与其他构建工具(如 Webpack)的区别,以及 Vite 在生态系统中的发展趋势。 总的来说,评论区对 Vite 的性能和易用性表示认可,同时也关注了在实际项目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开发者们积极分享经验,共同推动 Vite 的发展和完善。 - 原文: [Understanding how Vite deals with your node_modules](https://dev.to/jinjiang/understanding-how-vite-deals-with-your-nodemodules-3pdf) - 作者: jinjiang - 点赞数: 5 - 评论数: 0 - 发布时间: 2025-04-21 02:20:48 --- ## Rust 所有权与借用机制详解 本文深入探讨了 Rust 语言中的所有权、借用以及可变与不可变引用的概念,旨在帮助开发者理解 Rust 的内存管理机制。文章通过清晰的示例,阐述了这些核心概念在 Rust 中的应用。 文章首先介绍了所有权的概念,即每个值都有一个所有者,且同一时间只能有一个所有者。当所有者离开作用域时,其拥有的内存将被自动释放。接着,文章解释了借用的概念,即通过引用访问变量而不转移所有权。通过借用,多个变量可以同时访问同一块内存,但不能同时修改它。 文章还详细阐述了可变引用和不可变引用的区别。不可变引用允许多个读者同时访问,而可变引用只允许一个读者进行读写操作。文章强调了可变引用和不可变引用不能同时存在,以及引用的生命周期不能超过其所指向的变量的生命周期。文章还通过代码示例演示了所有权转移、借用以及可变与不可变引用的具体应用场景。 评论区中,开发者们普遍认为这篇文章对 Rust 的核心概念解释得非常清晰,适合初学者。一些评论提到了 Rust 的所有权机制虽然增加了学习曲线,但能有效避免内存安全问题,值得投入时间和精力学习。也有评论讨论了在实际开发中如何更好地利用这些特性,例如,通过合理设计数据结构和函数签名来避免不必要的借用冲突。 总的来说,这篇文章和评论区都强调了 Rust 所有权和借用机制的重要性,以及在实际开发中的应用。 - 原文: [Rust Ownership and Borrowing Explained](https://dev.to/leapcell/rust-ownership-and-borrowing-explained-22l6) - 作者: leapcell - 点赞数: 5 - 评论数: 0 - 发布时间: 2025-04-20 19:05:15 --- ## 如何为任何项目设置 GitHub Actions (逐步指南) 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为任何项目设置 GitHub Actions,这是一个内置于 GitHub 的强大 CI/CD 工具。 无论你使用 Node.js、Python、Go、Java、Docker 还是其他技术栈,都可以使用简单的 YAML 配置来自动化构建、测试、部署等流程。 首先,在项目根目录中创建一个名为 `.github/workflows` 的目录,所有 GitHub Actions 的 YAML 文件都将存放在这里。 接着,在 `.github/workflows` 目录中创建一个如 `main.yml` 的文件,定义工作流程。 示例代码展示了如何设置一个 CI 管道,包括检出代码、设置 Node.js 环境、安装依赖和运行测试。 你可以根据你的项目需求(Python、Go、Java 等)自定义这些步骤。 文章还提供了 Python、Go 和 Docker 的示例,展示了如何根据不同的语言或技术栈进行调整。 完成配置后,将更改推送到 GitHub,GitHub Actions 将根据你的配置自动触发。 你可以在仓库的 "Actions" 选项卡中查看工作流程的运行情况,并实时检查日志、输出和错误。 文章还提到了可选的部署步骤,例如部署到 GitHub Pages 或 SSH 服务器。 最后,文章分享了一些专业提示,例如使用 secrets 存储凭据、将大型工作流程拆分为多个 YAML 文件、使用矩阵策略测试多个版本/环境以及使用 `on: schedule` 安排任务。 评论区中,有用户分享了他们使用 GitHub Actions 的经验,强调了其在自动化测试和部署方面的便利性。 一些用户讨论了 Actions 的安全性问题,特别是关于 secrets 的管理。 也有用户提到了 Actions 的灵活性,可以支持各种不同的构建和部署场景。 总的来说,评论区反映了对 GitHub Actions 的积极评价,认为它是一个强大且易于使用的工具,可以显著提高开发效率。 - 原文: [How to Set Up GitHub Actions for Any Project (Step-by-Step)](https://dev.to/yash_sonawane25/how-to-set-up-github-actions-for-any-project-step-by-step-8ga) - 作者: yash_sonawane25 - 点赞数: 7 - 评论数: 1 - 发布时间: 2025-04-21 11:38:21 --- ## 数字时代社会工程学攻击的崛起 本文探讨了在数字时代,社会工程学攻击如何成为网络安全领域日益严重的威胁。文章分析了社会工程学的各种形式,并通过案例研究评估了当前的缓解策略,强调了加强人类防御和提高安全意识的紧迫性。 文章首先指出,随着数字基础设施变得越来越安全,恶意行为者开始通过社会工程学来利用人类弱点。社会工程学攻击利用心理操控而非技术手段来获取未经授权的系统访问权限、数据或资源。文章深入研究了社会工程学的不同形式,包括网络钓鱼、鱼叉式网络钓鱼、诱骗和尾随等。作者通过案例分析,例如 2020 年的 Twitter 攻击事件,说明了缺乏员工安全意识和政策执行对攻击的贡献。文章强调,预防措施需要结合技术和人为因素,例如持续的安全意识计划、多因素身份验证、模拟钓鱼演练和针对社会工程学威胁的事件响应协议。 文章还提到了社会工程学攻击之所以有效的几个原因,包括它们利用人类的信任、紧迫感和恐惧。攻击者经常依赖基本的心理触发因素,例如好奇心、乐于助人或权威。文章最后总结说,组织必须优先考虑网络安全的“人为因素”,整合意识培训、行为分析和主动响应机制,才能构建真正安全的系统。 ## 评论观点分析 评论区中,一些人强调了社会工程学攻击的复杂性和隐蔽性,认为技术防御手段需要不断更新以应对新的攻击方式。另一些人则认为,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是关键,应该定期进行培训和演练,以帮助员工识别和应对潜在的威胁。还有人提到了多因素身份验证的重要性,即使凭证被盗,也能降低攻击的潜在影响。 一些评论员还讨论了社会工程学攻击的演变趋势,认为攻击者正在变得越来越狡猾,他们会利用各种手段来欺骗受害者。总的来说,评论区反映了对社会工程学攻击威胁的普遍担忧,以及对加强安全措施的呼吁。 - 原文: [The Rising Threat of Social Engineering Attacks in the Digital Age](https://dev.to/ivocreates/the-rising-threat-of-social-engineering-attacks-in-the-digital-age-6o8) - 作者: ivocreates - 点赞数: 7 - 评论数: 2 - 发布时间: 2025-04-21 08:19:23 --- ## 使用 LangChain、Pinecone 和 FastAPI 构建 GenAI 应用 本文介绍了如何使用 LangChain、Pinecone 和 FastAPI 构建一个端到端的 GenAI 应用,主要关注了如何利用这些工具来创建能够回答问题、记住对话,甚至能开玩笑的应用程序。文章以一种轻松幽默的口吻,引导读者逐步构建一个 GenAI 应用。 文章首先介绍了 LangChain、Pinecone 和 FastAPI 的作用,LangChain 用于处理语言模型,Pinecone 用于存储和检索信息,FastAPI 用于创建 API 接口。接着,文章详细讲解了如何设置开发环境,并提供了一个简单的 GenAI 应用示例,该应用可以根据给定的上下文回答问题。 为了增强应用的功能,文章还介绍了如何添加上下文信息、使用记忆模块以及赋予 AI 个性。通过使用 LangChain 的文档加载器、记忆模块和自定义提示模板,可以使 AI 能够记住之前的对话,并以更具个性化的方式回答问题。文章最后给出了一个最终的 FastAPI 接口示例,展示了如何整合所有这些功能。 文章的评论区可能会讨论以下几个方面: * **技术实现细节:** 开发者可能会深入探讨 LangChain、Pinecone 和 FastAPI 的具体用法,例如如何优化向量数据库的性能,如何选择合适的语言模型,以及如何处理 API 接口的并发请求。 * **应用场景:** 评论者可能会分享他们对 GenAI 应用的看法,探讨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潜力,例如客户服务、内容生成、教育等。 * **伦理和社会影响:** 考虑到 GenAI 的快速发展,评论区也可能出现关于 AI 伦理、偏见、数据隐私等方面的讨论。 总的来说,这篇文章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入门指南,帮助开发者快速上手 GenAI 应用的开发。 - 原文: [GenAI Genie: Conjuring Magic with LangChain, Pinecone, and FastAPI](https://dev.to/sakethkowtha/genai-genie-conjuring-magic-with-langchain-pinecone-and-fastapi-211d) - 作者: sakethkowtha - 点赞数: 1 - 评论数: 0 - 发布时间: 2025-04-21 01:55:38 --- ## 使用 ServBay 的本地 AI 功能批量翻译 Markdown 文档 这篇文章介绍了如何在 ServBay 集成 Ollama 的环境下,利用本地 AI 模型批量翻译 Markdown 文档,从而实现高效、私密且经济的翻译方案。文章详细阐述了 ServBay 的 AI/LLM 支持,以及如何安装、配置和使用 Ollama。 文章首先强调了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多语言内容需求激增。 传统的翻译方法成本高昂,而在线翻译服务又可能涉及数据隐私、API 调用费用和网络连接限制。ServBay 通过集成 Ollama,为开发者、内容创作者和技术爱好者提供了一种高效、私密且经济的本地批量翻译解决方案。 ServBay 集成了 Ollama,这是一个开源项目,允许用户在本地运行大型语言模型,例如 Llama 3、Mistral、Phi-3、Gemma3 等。ServBay 的集成带来了诸多优势,包括一键安装和配置、可视化的配置管理以及统一的生态系统。用户可以通过 ServBay 的图形界面轻松管理 Ollama,无需手动下载、配置环境或管理复杂的依赖关系。 ServBay 还提供了便捷的模型管理功能,包括模型列表和搜索、一键下载和删除以及本地模型概览。用户可以方便地搜索、下载和管理适合翻译任务的 Ollama 模型。文章还强调了使用本地 AI 进行翻译的优势,包括数据隐私和安全、成本效益、离线可用性、自定义和控制以及低延迟。 总而言之,ServBay 提供的本地 AI 解决方案,让用户能够充分利用本地 LLM 的潜力,实现高效、私密和经济的文档翻译。 评论区可能会讨论本地 AI 的优缺点,例如,与云端翻译服务相比,本地 AI 在速度、成本和隐私方面的优势。 也会有用户分享他们使用 ServBay 和 Ollama 的经验,以及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此外,评论可能还会探讨不同 LLM 模型在翻译质量上的差异,以及如何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模型。 - 原文: [Leveraging ServBay's Local AI Capabilities: Effortlessly Batch Translate Markdown Documents](https://dev.to/servbay/leveraging-servbays-local-ai-capabilities-effortlessly-batch-translate-markdown-documents-1c22) - 作者: servbay - 点赞数: 6 - 评论数: 0 - 发布时间: 2025-04-21 08:04:26 --- ## 在 AWS EC2 上使用 Docker、NGINX 和 GitHub Actions 部署 Next.js 应用 这篇文章详细介绍了如何在 AWS EC2 实例上部署 Next.js 应用,并使用 Docker、NGINX 和 GitHub Actions 实现自动化部署。文章提供了一步步的指南,帮助开发者构建和部署他们的 Next.js 项目。 文章首先介绍了项目设置,包括创建 Next.js 项目和配置目录结构。接着,详细讲解了如何使用 Dockerfile 容器化 Next.js 应用,并创建 `.dockerignore` 文件来排除不必要的文件。然后,文章演示了如何设置 NGINX 作为反向代理,配置 `nginx.conf` 文件,并创建 Nginx 的 Dockerfile。文章还提供了 `docker-compose.yml` 文件的配置示例,用于管理多容器应用。最后,文章介绍了如何使用 GitHub Actions 自动化部署流程,包括创建工作流文件 `.github/workflows/deploy.yml`。 评论区可能会讨论部署的复杂性、Docker 和 Nginx 的配置细节,以及 GitHub Actions 的使用。一些开发者可能会分享他们在部署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或者提出优化建议。也有人可能会讨论使用其他云服务或部署工具的替代方案。 - 原文: [Deploy a Next.js App on AWS EC2 with Docker, NGINX, and Automate with GitHub Actions.](https://dev.to/kilamaelie/deploy-a-nextjs-app-on-aws-ec2-with-docker-nginx-and-automate-with-github-actions-5g4m) - 作者: kilamaelie - 点赞数: 6 - 评论数: 0 - 发布时间: 2025-04-21 05:12:57 --- ## 程序员必备:各技术岗位最值得尝试的 5 个项目 这篇文章分享了在不同技术岗位上,能够提升简历含金量的 5 个实战项目。这些项目涵盖了前端、后端、全栈、数据分析、机器学习和 DevOps 等多个领域,旨在帮助开发者们通过实践来增强技能。 文章首先列出了前端开发者的五个项目,包括个人作品集网站、天气应用、响应式博客页面、电商产品页面和带计时器的测验应用。后端开发者则可以尝试构建待办事项应用的 REST API、URL 缩短服务、身份验证系统、文件上传系统和基于 WebSocket 的聊天服务器。全栈开发者可以考虑搭建博客平台、电商商店、带图表的支出跟踪器、带身份验证的招聘网站以及社交媒体仪表盘。对于数据分析师,文章推荐了销售仪表盘、COVID-19 数据分析、客户流失预测、Excel 仪表盘和 SQL 案例研究。机器学习工程师可以尝试房价预测、鸢尾花分类、推特情感分析、图像分类和电影推荐系统。最后,DevOps 工程师可以构建 CI/CD 管道、Docker 化 Web 应用、在 AWS/GCP 上部署应用、设置 Kubernetes 集群以及使用 Prometheus + Grafana 监控应用。 评论区没有针对这篇文章的评论,但我们可以从文章本身来分析。这些项目都非常实用,能够帮助开发者们在实际工作中应用所学知识。选择项目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职业发展方向来决定。例如,如果你想成为一名全栈开发者,那么搭建博客平台或电商商店会是不错的选择。如果你对数据分析感兴趣,那么 COVID-19 数据分析或客户流失预测项目可以让你更好地了解数据分析的流程。 总的来说,这篇文章提供了一份非常有价值的实践项目清单,对于想要提升技能的开发者来说,具有很强的参考价值。 - 原文: [*Top 5 Projects to Build in Each Tech Role* 💡](https://dev.to/ssekabirarobertsims/top-5-projects-to-build-in-each-tech-role-p8c) - 作者: ssekabirarobertsims - 点赞数: 5 - 评论数: 0 - 发布时间: 2025-04-20 18:32:56 ---

▲ 赞同(0)    ★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