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天前
|
|
|
## Hacker News 中文精选 NO.20250310
一个基于 Hacker News 的中文日报项目,每天自动抓取 Hacker News 热门文章及评论,通过 AI 生成中文解读与总结,传递科技前沿信息。

---
## Canon EF 和 RF 镜头中的自动对焦马达技术解析
本文深入探讨了佳能自 1981 年以来在 EF 和 RF 镜头中使用的七种自动对焦马达技术,从早期的 Arc-Form Drive (AFD) 到最新的 Nano USM 和 Voice Coil Motor,详细介绍了每种技术的原理、特点和应用。文章旨在帮助摄影爱好者和专业人士更好地了解佳能镜头的自动对焦系统,从而更好地选择和使用镜头。
文章首先介绍了自动对焦系统的基本概念,即通过相机内的自动对焦检测系统确定理想的镜头对焦位置,并相应地驱动镜头。然后,文章将自动对焦驱动器分为旋转驱动系统和线性驱动系统两大类。旋转驱动系统包括 AFD、环形 USM、DC 微型马达、微型 USM、微型 USM II 和步进马达,而线性驱动系统则包括 Nano USM 和音圈马达。
文章详细介绍了每种自动对焦马达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例如,AFD 是佳能最早的自动对焦马达,采用弧形设计,便于安装在圆柱形镜头筒内。它使用一个两相双极非对称步进马达驱动齿轮组,并通过霍尔效应传感器和光学编码器轮来监控马达的运行。环形 USM 采用压电陶瓷技术,可以实现快速、安静和精确的自动对焦,并且是首个支持全时手动对焦 (FTM) 的自动对焦系统。Nano USM 是一种线性驱动系统,结合了 USM 的速度和 STM 的平滑性,适用于视频拍摄。
文章还提供了一个对比图表,总结了佳能 EF、EF-S、RF 和 RF-S 镜头中使用的所有自动对焦驱动类型,并指出了不同技术之间的关键区别,例如是否支持 FTM 和 focus-by-wire。Focus-by-wire 是一种电子控制的对焦方式,手动对焦环与对焦镜片组没有机械连接,而是通过电子方式控制自动对焦驱动器。
总的来说,这篇文章对佳能自动对焦技术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分析,涵盖了从早期技术到最新技术的演变过程。
评论区中,一些用户对文章的深度和广度表示赞赏,认为这篇文章是了解佳能自动对焦技术的绝佳资源。另一些用户则对特定型号镜头的自动对焦性能提出了疑问,并希望作者能够提供更多关于不同自动对焦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表现的比较。还有用户指出,虽然文章涵盖了佳能的自动对焦技术,但缺乏与其他品牌(如索尼和尼康)的比较,这使得读者难以全面了解整个自动对焦技术领域的发展状况。一些评论还提到了自动对焦的未来发展趋势,例如人工智能在自动对焦中的应用,以及如何进一步提高自动对焦的精度和速度。
- 原文: [Canon EF and RF Lenses – All Autofocus Motors](https://exclusivearchitecture.com/03-technical-articles-CLT-12-autofocus-systems.html)
- Hacker News: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3320230](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3320230)
- 作者: ExAr
- 评分: 103
- 评论数: 38
- 发布时间: 2025-03-10 21:12:38
---
## Python 3.14 尾调用解释器的性能分析
本文深入探讨了 CPython 3.14 中引入的尾调用解释器,最初的测试结果显示性能平均提升了 10-15%。然而,经过更细致的分析,发现这些性能提升很大程度上是由于 LLVM 19 中的一个回归错误导致的。
作者通过使用不同的编译器和配置选项对 CPython 解释器进行了基准测试,发现在使用 GCC、Clang 18 或修复了 LLVM 19 回归错误的版本进行测试时,性能提升降至 1-5% 左右。作者对最初的性能提升感到困惑,因为他无法解释为什么这个改变会如此有效。因此,他花费数周时间编译、基准测试和反汇编了许多不同的 Python 二进制文件,试图理解其中的原因。
文章还解释了传统的字节码解释器的工作原理,以及如何使用“computed goto”来优化解释器循环。在 LLVM 中,编译器会将多个 `goto` 合并为一个 `indirectbr` 指令,然后在代码生成期间执行“尾部复制”,将分支复制回每个位置,从而恢复原始意图。
总的来说,作者认为尾调用解释器仍然是一个很棒的作品,并且确实带来了一些速度提升,尽管不如最初希望的那么大。他还乐观地认为,与旧的解释器相比,这是一种更健壮的方法。此外,作者强调了基准测试、性能工程和软件工程中面临的挑战,并指出即使是经验丰富的工程师也可能误解基准测试结果。
评论区可能会出现以下观点:
* **对性能提升幅度的质疑:** 一些人可能会质疑 1-5% 的性能提升是否值得付出努力,或者是否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获得更大的提升。
* **对 LLVM 回归错误的讨论:** 另一些人可能会对 LLVM 回归错误的原因和修复进展感兴趣。
* **对基准测试方法的讨论:** 还有人可能会对作者使用的基准测试方法提出疑问,或者建议使用其他基准测试来更全面地评估性能。
* **对尾调用优化的意义的讨论:** 一些人可能会讨论尾调用优化在 Python 中的意义,以及它是否会鼓励编写更具函数式风格的代码。
* **对 Python 性能的总体讨论:** 可能会引发关于 Python 性能的总体讨论,以及如何进一步提高 Python 的性能。
- 原文: [Performance of the Python 3.14 tail-call interpreter](https://blog.nelhage.com/post/cpython-tail-call/)
- Hacker News: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3317592](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3317592)
- 作者: signa11
- 评分: 335
- 评论数: 106
- 发布时间: 2025-03-10 14:44:27
---
## 概率人工智能:不确定性推理与决策的新探索
本文介绍了一篇关于概率人工智能的论文,探讨了如何在人工智能系统中处理和利用不确定性,主要关注概率机器学习和考虑不确定性的序列决策任务。文章旨在帮助AI系统更好地进行预测,并在决策时充分考虑不确定性。
论文首先区分了两种不确定性:因缺乏数据导致的“认知不确定性”和源于噪声观测等不可消除的“偶然不确定性”。接着,讨论了概率推断的具体方法和高效近似推断的现代方法。在序列决策任务中,论文探讨了主动学习和贝叶斯优化,这些方法通过提出信息量大的实验来减少认知不确定性。此外,还讨论了强化学习和使用神经网络函数逼近的现代深度强化学习方法。最后,论文讨论了基于模型的强化学习中的现代方法,这些方法利用认知和偶然不确定性来指导探索,同时考虑安全性。
评论区里,有人指出 Andreas Krause 在高斯过程和 Bandit 算法方面有深入研究,值得关注。也有人赞赏该文通过概率视角对机器学习进行了高质量的概述,并提供了大量的数学公式和图表。有人推荐了赵的《强化学习的数学基础》教材和视频讲座,认为其内容概要图对整个领域进行了很好的概念性梳理。另有评论者认为该文章与 Gareth James 等人所著的《统计学习导论》相似,但可能更易于理解。
此外,还有评论者提出,为了让更多人理解和使用这些模型,需要开发图形用户界面,甚至将 LLM 转化为 3D 形状,使其更直观。有人提到 Gemini 2.0 可以用来辅助分析该论文的内容。也有人对书中没有涉及语言模型表示遗憾。总的来说,评论区对该论文的研究方向和潜在价值表示认可,同时也提出了关于可解释性和应用前景的思考。
- 原文: [Probabilistic Artificial Intelligence](https://arxiv.org/abs/2502.05244)
- Hacker News: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3318624](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3318624)
- 作者: pavanto
- 评分: 137
- 评论数: 32
- 发布时间: 2025-03-10 17:50:33
---
## Ecosia 放弃出售权利:树木优先于利润
Ecosia 是一家通过搜索盈利来种植树木的搜索引擎,创始人 Christian Kroll 宣布公司将转型为“所有者管理公司”,放弃未来出售 Ecosia 的权利,并将利润再投资于植树。这一举措旨在确保 Ecosia 的使命长期不变,即专注于环境改善而非股东利益最大化。
Kroll 在博文中强调,他创立 Ecosia 的初衷是让世界更绿色、更美好,而不是为了致富,并希望证明存在一种更道德的商业模式。通过将 Ecosia 转变为“所有者管理公司”,公司章程将明确规定:股份不能以盈利为目的出售,也不能由公司外部人员拥有;公司利润不得提取,必须用于植树。
这种模式在传统企业家看来可能“糟糕”,但 Ecosia 的目标并非追求利润最大化,而是最大化植树数量。Kroll 希望更多企业效仿这种做法,以有意义的事业驱动,而非股东价值最大化。他还特别感谢了 Ecosia 的前合伙人 Tim,他放弃了收回投资的权利,支持 Ecosia 转型为非营利公司。
评论区对 Ecosia 的这一举动普遍表示赞赏,认为这体现了公司对环境保护的坚定承诺。有人指出,这种“所有者管理”模式有助于确保公司的长期使命,避免被追求短期利益的投资者所左右。
当然,也有一些评论提出了质疑,例如这种模式是否会限制 Ecosia 的发展潜力,以及在没有外部投资的情况下,公司如何应对未来的挑战。不过,大多数评论者都认为,Ecosia 的这一举动值得鼓励,并希望看到更多企业采取类似的措施,将社会责任置于利润之上。
总的来说,Ecosia 放弃出售权利的决定,引发了关于企业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的广泛讨论。 这种模式是否能成为一种趋势,还有待观察,但 Ecosia 的行动无疑为其他企业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 原文: [Trees not profits: we're giving up our right to ever sell Ecosia (2018)](https://blog.ecosia.org/trees-not-profits/)
- Hacker News: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3317887](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3317887)
- 作者: erlend_sh
- 评分: 149
- 评论数: 95
- 发布时间: 2025-03-10 15:42:11
---
## 探索美国国家射电天文观测台:车辆、望远镜及无线电静默区
本文介绍了美国西弗吉尼亚州绿岸的美国国家射电天文观测台(NRAO),重点介绍了该机构为减少无线电频率干扰(RFI)所做的努力,以及一些有趣的设施细节。文章是作者关于 NRAO 系列的第七部分,也是最后一部分。
文章首先介绍了 NRAO 使用的特殊车辆。由于汽油车比柴油车产生更多的 RFI,NRAO 最初购买了柴油车。当他们想更新车队时,发现新型柴油车使用了芯片和其他电子设备,这些设备会产生不需要的 RFI。因此,他们不得不继续使用原有的柴油车队,这些车辆没有电脑芯片,产生的 RFI 也很少。这些车辆对于 NRAO 的技术人员和科学家来说,是可靠的交通工具,不会干扰他们的研究。
接下来,文章介绍了 NRAO 的望远镜。其中一个望远镜被用作教学工具,用于向学龄儿童讲授射电天文学。这个望远镜虽然不是最先进的,但功能齐全,足以教授射电天文学和银河坐标系等知识。NRAO 还为教师提供强化课程,让他们能够使用 40 英尺的学习望远镜向自己的学生讲授射电天文学。文章还提到了一个极坐标安装的望远镜,这种望远镜现在已经很少见了。最近,NRAO 重新启用了这个望远镜,与麻省理工学院合作进行大气研究。
文章还介绍了绿岸望远镜(GBT)的一些细节。为了避免在启动和停止时产生振动,GBT 在每个驱动轮上都安装了正向和反向电机。GBT 的结构精度非常高,甚至连望远镜的轨道都达到了 1/5000 英寸的精度。为了保证地基的稳定性,建造者们一直挖到基岩才开始浇筑混凝土。
最后,文章提到了 NRAO 的无线电静默区(NRQZ)监测站。这是一个大型拖车,可以从一个地方拖到另一个地方,用于监测 RFI。
评论区里,有人对 NRAO 这种为了科研而坚守老旧设备的做法表示敬佩,认为这种 dedication 值得学习。也有人好奇,随着技术进步,是否有新的方法可以解决 RFI 问题,让 NRAO 可以使用更现代化的设备。还有人对文章中提到的极坐标安装的望远镜很感兴趣,希望了解更多关于这种望远镜的信息。总的来说,评论区对 NRAO 的工作表示了肯定和关注,并引发了一些关于技术发展和科研选择的思考。
- 原文: [Chasing RFI Waves – Part Seven](https://raoulpop.com/2012/04/15/chasing-rfi-waves-part-seven/)
- Hacker News: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3315406](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3315406)
- 作者: walrus01
- 评分: 262
- 评论数: 94
- 发布时间: 2025-03-10 08:16:54
---
## 量子理论的重要里程碑:贝尔不等式
1964年,约翰·斯图尔特·贝尔发表了一篇论文,证明量子物理学预测的关联性违反了某些不等式,暗示量子力学与局域性不相容,即使存在量子理论中未考虑的“隐变量”。这篇文章在最初几年几乎无人问津,但最终彻底改变了量子力学领域。
贝尔的论文源于他对量子力学哥本哈根解释的不满,该解释区分了经典观察者和量子可观察对象。他深受爱因斯坦、波多尔斯基和罗森(EPR)1935年论文的影响,该论文认为量子力学是正确的,但不完整,并提出了“隐变量”的概念,即粒子可能具有未被发现的内在属性。
贝尔受到大卫·玻姆的启发,玻姆提出了一个与哥本哈根解释相抗衡的隐变量理论。在接下来的12年里,贝尔利用业余时间研究这些想法,并在1963年与妻子一起在美国休假期间,完成了两篇最终将彻底改变该领域的论文。
贝尔的第一篇论文批判了冯·诺依曼等人提出的排除隐变量的证明,指出他们的证明基于一个错误的假设,即量子力学的规则适用于隐变量。第二篇论文则将哲学辩论转化为实验问题,提出了贝尔不等式,该不等式可以区分局域隐变量理论和量子力学。
贝尔不等式为局域隐变量理论设定了一个上限;如果关联性超过这个上限,那么宇宙一定是量子的。实验最终证实了贝尔的观点,但结果并非他所期望的那样:它们排除了局域隐变量,也排除了局域性。
这篇文章在Hacker News上引发了一些讨论,主要集中在贝尔不等式的意义以及它对我们理解现实的影响。
一些评论者认为,贝尔不等式是量子力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迫使我们重新思考我们对现实的理解。其他人则对贝尔不等式的解释持怀疑态度,认为它可能存在一些漏洞。还有一些评论者指出,贝尔不等式在量子计算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总的来说,评论区对贝尔不等式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并从多个角度对其进行了探讨。
- 原文: [Quantum Milestones, 1964: John Stewart Bell Rings in New Era of Quantum Theory (2022)](https://physics.aps.org/articles/v18/53)
- Hacker News: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3319875](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3319875)
- 作者: sohkamyung
- 评分: 12
- 评论数: 1
- 发布时间: 2025-03-10 20:29:33
---
## GPS 干扰威胁航空安全:原子钟能否成为替代方案?
本文讨论了日益严重的 GPS 信号干扰对航空安全构成的威胁,以及利用新型原子钟技术开发更安全的替代导航方案的可能性。文章指出,GPS 易受干扰,可能导致飞机偏离航线,甚至危及乘客安全。
文章详细介绍了 GPS 的工作原理,强调了精确时间的重要性。GPS 依赖于卫星上的原子钟提供的精确时间信号,通过测量信号到达接收器的时间来确定位置。然而,这种系统容易受到干扰,例如俄罗斯被指控使用技术干扰北约东翼的卫星导航信号。
为了应对这一威胁,英国科学家正在开发一种基于新型原子钟的替代方案。这种原子钟更加安全可靠,不易受到干扰。文章还提到了量子技术在改进导航和时间测量方面的应用,并指出量子技术有望在未来几年内对导航系统产生重大影响。英国国家物理实验室 (NPL) 正在研发一种光学时钟,其精度是目前最精确的铯原子钟的 100 倍。
评论区讨论了原子钟替代方案的可行性和成本效益。一些人认为,原子钟技术尚未成熟,难以在短时间内取代 GPS。另一些人则认为,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原子钟有望成为一种可靠的替代方案,并为导航和时间测量带来革命性的变革。还有人强调,除了技术解决方案外,还应加强对 GPS 干扰的监管和防御,以确保航空安全。总的来说,评论区对原子钟替代方案持谨慎乐观态度,认为其具有潜力,但也面临诸多挑战。
- 原文: [Planes are having their GPS hacked. Could new clocks keep them safe?](https://www.bbc.com/news/articles/cq6yg204pvmo)
- Hacker News: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3289994](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3289994)
- 作者: justin66
- 评分: 61
- 评论数: 91
- 发布时间: 2025-03-07 21:31:46
---
## FurtherAI (YC W24) 正在招聘
FurtherAI 是一家 YC W24 批次的创业公司,致力于为保险行业构建 AI 劳动力,目前正在招聘多个职位,包括前端工程师、后端/全栈工程师、产品设计师、应用研究工程师以及市场营销和销售人员。他们的目标是创建能够像人类员工一样可靠、适应性强和持续学习的 AI 队友,以自动化保险工作流程。
FurtherAI 旨在解决一个关键问题:AI 是否可以像新员工一样可靠和适应性强?他们专注于构建能够处理非结构化文档、数据录入和甚至进行电话呼叫的 AI 队友。该公司已成功完成pre-seed轮融资,投资者包括 Y Combinator、South Park Commons 和 Converge VC。创始团队由一位连续创业者和一位来自 Apple 的语言建模科学家组成,他们已经相识超过 12 年。
目前开放的职位包括:前端工程师(Web)、后端/全栈软件工程师、创始产品设计师、创始应用研究工程师、社交媒体和内容营销专员以及销售开发代表。这些职位的工作地点主要在旧金山,部分职位提供远程工作机会。薪资范围根据职位和经验而有所不同,同时提供股权激励。
FurtherAI 强调加入公司的理由是参与构建 AI 驱动的未来保险行业,并解决 AI 在可靠性和适应性方面的关键挑战。公司成立于 2023 年,团队规模为 2 人,创始人包括 Sashank Gondala (CTO) 和 Aman Gour。
评论区可能会讨论以下几个方面:
1. **AI 在保险行业的应用前景:** 评论可能会探讨 AI 在保险理赔、风险评估和客户服务等方面的潜力,以及 FurtherAI 在该领域的竞争优势。
2. **YC 创业公司的吸引力:** Y Combinator 的背景可能会吸引一些求职者,评论可能会讨论 YC 对创业公司的影响和支持。
3. **职位要求和薪资待遇:** 评论可能会关注不同职位的具体要求、技能以及薪资和股权是否具有竞争力。
4. **远程工作机会:** 远程职位可能会吸引更多关注,评论可能会讨论远程工作的优势和挑战。
5. **公司文化和团队:** 求职者可能会关注 FurtherAI 的公司文化、团队氛围以及创始人背景。
- 原文: [FurtherAI (YC W24) Is Hiring](https://www.ycombinator.com/companies/furtherai/jobs)
- Hacker News: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3319611](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3319611)
- 作者: sgondala_ycapp
- 评分: 1
- 评论数: 0
- 发布时间: 2025-03-10 20:00:58
---
## Ecosia 与 Qwant 合作构建欧洲搜索引擎索引
Ecosia 宣布与 Qwant 合作,共同构建一个名为“欧洲搜索视角”(European Search Perspective)的欧洲搜索引擎索引,旨在推动技术公平、竞争和民主化。这个合作项目是为了在欧洲建立数字主权,并为新兴人工智能技术提供透明且安全的数据池。
Ecosia 目前依赖 Google 和 Bing 的索引来提供搜索结果,但新的索引将于 2025 年开始添加到数据库中,最初将服务于法语和德语的搜索结果,分别覆盖 Qwant 和 Ecosia 的本土市场。与专有解决方案不同,这个索引将对其他开发者开放。Ecosia 认为,开发这种创新技术对于环境保护至关重要,因为 Ecosia 能够产生的气候影响取决于其搜索引擎的有效性。
评论区中,有人对 Ecosia 和 Qwant 的合作表示赞赏,认为这是对大型科技公司垄断的反击,有助于提升欧洲的科技自主性。也有人对新索引的实际效果持观望态度,认为挑战在于如何提供高质量的搜索结果,并在算法上与 Google 等巨头竞争。此外,还有一些评论关注隐私保护问题,希望新的搜索引擎能够真正做到以隐私为先,避免数据滥用。总体而言,大家对这个项目抱有期待,但也对其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实际的考量。
- 原文: [Ecosia is teaming up with Qwant to build a European search index](https://blog.ecosia.org/eusp/)
- Hacker News: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3311573](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3311573)
- 作者: amarcheschi
- 评分: 395
- 评论数: 131
- 发布时间: 2025-03-10 01:40:38
---
## 探讨 C 语言中的多态性:从 Linux 和 FFmpeg 的代码设计中汲取经验
本文深入探讨了如何在 C 语言中实现多态性,并以 Linux 内核和 FFmpeg 项目为例,展示了优秀的代码设计实践。文章旨在帮助开发者编写出更具扩展性和可维护性的 C 代码。
文章首先介绍了软件设计的重要性,强调了在构建复杂系统时,采用抽象和模式的重要性。随后,通过 Ruby 和 Go 语言的示例,展示了如何使用接口和抽象类来实现多态性。接着,文章重点介绍了如何在 C 语言中通过函数指针和结构体来模拟多态行为,并给出了示例代码。Linux 内核中“一切皆文件”的设计理念,以及 FFmpeg 中对不同格式和编解码器的支持,都体现了多态设计的强大之处。Linux 将网络套接字、特殊文件甚至 USB 设备都抽象为文件,并通过统一的 `file_operations` 结构体来定义文件操作,实现了高度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评论区中,有开发者分享了自己在 C 语言项目中使用类似技巧的经验,例如使用 `void *` 指针来处理不同类型的数据,或者使用宏来简化代码。也有人指出,虽然 C 语言本身没有原生支持多态的特性,但通过巧妙的设计,仍然可以实现类似的效果。一些评论也提到了 C++ 中多态的实现方式,并讨论了 C 和 C++ 在代码设计上的差异。总的来说,评论区对文章的内容表示认可,并补充了一些实用的技巧和观点,进一步丰富了对 C 语言多态性的理解。
- 原文: [Exploring Polymorphism in C: Lessons from Linux and FFmpeg's Code Design (2019)](https://leandromoreira.com/2019/08/02/linux-ffmpeg-source-internals-a-good-software-design/)
- Hacker News: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3280517](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3280517)
- 作者: dreampeppers99
- 评分: 160
- 评论数: 64
- 发布时间: 2025-03-06 22:23:24
---
## 假装玩手机:一款反思手机依赖的游戏
这款名为 "It is as if you were on your phone" 的游戏,探讨了现代社会人们在压力下既要时刻在线,又要避免过度使用手机的矛盾状态。游戏模拟了人们假装玩手机的行为,让你在不真正沉迷其中的情况下,融入周围环境。
游戏通过简单的互动,例如滑动屏幕、点赞等,模仿了日常使用手机的场景。它旨在让玩家反思自己对手机的依赖,以及在公共场合为了避免尴尬而假装使用手机的现象。游戏使用 p5.js 和 Hammer.js 开发,提供了在线版本,方便玩家体验。
这款游戏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并非要提供娱乐,而是要引发思考。它模拟了我们下意识的动作,揭示了我们对手机的依赖已经到了何种程度。游戏鼓励玩家在虚拟的手机世界中“无所事事”,从而在现实生活中获得片刻的自由。
评论区里,有人表示这款游戏让他们深有同感,尤其是在公共场合,不玩手机反而显得格格不入。有人觉得这款游戏完美地捕捉了人类行为的怪诞之处,就像一个机器人模仿人类。还有人认为,这款游戏对于 AI 机器人融入人群很有帮助,可以避免它们因无所事事而引起人们的注意。
也有用户指出了一些技术问题,例如在某些浏览器上滑动操作无法生效。但总体来说,评论对这款游戏的创意和立意表示赞赏,认为它以一种幽默而深刻的方式,反思了现代社会对手机的过度依赖。这款游戏或许能让你在下次拿出手机时,多一份思考。
- 原文: [It is as if you were on your phone](https://pippinbarr.com/it-is-as-if-you-were-on-your-phone/info/)
- Hacker News: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3308994](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3308994)
- 作者: bookofjoe
- 评分: 741
- 评论数: 104
- 发布时间: 2025-03-09 21:40:35
---
## 斯坦福研究人员开发出针对所有 SARS-CoV-2 变体的双特异性抗体治疗方法
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双特异性抗体,能够有效中和包括 Omicron 在内的所有 SARS-CoV-2 变体。这项研究发表在 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上,展示了这种抗体在预防和治疗新冠感染方面的潜力。该抗体通过同时靶向病毒的 N 端和受体结合域 (RBD),从而阻止病毒与人体细胞结合。
研究表明,这种双特异性抗体在体外和体内实验中均表现出强大的中和活性。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在病毒发生变异的情况下,该抗体仍然有效,这使其成为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新变种的有力工具。然而,文章也指出,该抗体在感染后的治疗效果有限,主要适用于感染前的预防。此外,目前的研究主要在小鼠身上进行,尚未进入人体临床试验阶段。
评论区对这项研究的看法不一。一些人对这项研究表示欢迎,认为它可能为开发更有效的疫苗或治疗方法铺平道路。另一些人则对研究的局限性表示担忧,例如该抗体仅在感染前有效,以及研究仅在小鼠身上进行。还有人指出,病毒的 N 端容易发生突变,这可能会导致病毒对该抗体产生耐药性,从而加速新变种的出现。此外,有人质疑积极的新冠抗体检测结果未被视为有效的免疫证明。一些评论还建议使用这种双特异性抗体来中和疫苗产生的刺突蛋白,以避免持续的免疫系统刺激。
- 原文: [Stanford researchers develop dual-antibody treatment for ALL SARS-CoV-2 variants](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translmed.adq5720)
- Hacker News: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3315634](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3315634)
- 作者: ohjeez
- 评分: 300
- 评论数: 71
- 发布时间: 2025-03-10 08:46:00
---
## 重拾短波:呼唤被遗忘的无线电技术
这篇文章呼吁重新重视短波无线电技术,认为它在信息传播和文化交流方面具有独特的价值。在数字时代,短波作为一种独立于互联网的基础设施,能够提供可靠的通信手段,尤其是在紧急情况或网络审查环境下。
文章指出,短波曾经是全球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但随着互联网的普及逐渐被忽视。然而,短波具有覆盖范围广、成本低廉、不易被干扰等优点,使其在特定情况下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例如,在自然灾害发生时,互联网可能瘫痪,而短波可以作为一种备用通信方式,为救援工作提供支持。此外,短波还可以用于突破网络审查,为那些无法自由获取信息的地区提供新闻和文化内容。
文章还强调了短波在文化交流方面的价值。通过短波广播,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们可以了解彼此的文化、历史和社会状况,从而促进相互理解和尊重。这种跨文化的交流有助于打破隔阂,增进友谊,为构建一个更加和谐的世界做出贡献。
总的来说,这篇文章认为,短波不应该被遗忘,而应该重新得到重视和发展。它不仅是一种重要的通信技术,也是一种具有文化价值的媒介。
评论区里,大家对短波的看法不一。有人认为,在互联网时代,短波已经过时,没有必要再投入资源进行发展。他们认为,互联网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信息传播方式,可以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但也有人认为,短波仍然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尤其是在信息安全和国家安全方面。他们认为,短波可以作为一种备用通信手段,防止在紧急情况下出现信息中断。此外,还有一些人对短波的怀旧情怀,他们认为短波代表着一种独特的文化体验,值得保留和传承。
- 原文: [Bring Back Shortwave](https://www.spectator.co.uk/article/bring-back-shortwave/)
- Hacker News: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3289550](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3289550)
- 作者: austinallegro
- 评分: 134
- 评论数: 93
- 发布时间: 2025-03-07 20:16:16
---
## 使用 Clang API 编译 C++ 代码
本文介绍了如何使用 Clang API 将单个 C++ 源文件编译为目标文件,模拟了一个简化的 clang 可执行文件,可以处理 `-c` 和 `-S` 选项。文章提供了一个 C++ 示例代码,展示了如何利用 Clang 的 `CompilerInstance`、`Driver` 和 `EmitObjAction` 等类来实现编译过程。
文章首先展示了 C++ 源代码,该代码使用 Clang API 来编译 C++ 文件。它包括设置诊断、驱动程序和编译器实例,以及执行编译操作的关键步骤。随后,文章提供了一个 CMakeLists.txt 文件,用于构建链接到所需 Clang 和 LLVM 库的代码。文章还讨论了如何使用 CMake 构建代码,并提供了一些使用示例,展示了如何编译 C++ 文件并检查生成的汇编代码和目标文件。此外,文章还探讨了如何使用 `llvm::FileRemover` 类创建和删除临时文件,以及如何使用 `memfd_create` 在 RAM 中创建文件。最后,文章提到了初始化 LLVM X86 库的必要性,以便生成 x86 代码。
评论区主要讨论了使用 Clang API 的复杂性和学习曲线。一些开发者认为,直接使用 Clang API 进行编译配置过于繁琐,更倾向于使用构建系统(如 CMake)来处理这些底层细节。其他人则指出,理解 Clang API 对于构建自定义的编译工具或进行静态分析非常有用。还有人分享了他们在使用 Clang API 时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例如处理依赖关系和配置编译选项。总的来说,评论反映了开发者对于 Clang API 的不同使用场景和偏好,以及在实际应用中可能遇到的挑战。
- 原文: [Compiling C++ with the Clang API](https://maskray.me/blog/2025-03-09-compiling-c++-with-clang-api)
- Hacker News: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3308259](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3308259)
- 作者: ingve
- 评分: 71
- 评论数: 10
- 发布时间: 2025-03-09 19:51:36
---
## 达芬奇在15世纪末绘制的神秘隧道可能已被发现
CNN报道称,考古学家可能在斯福尔扎城堡发现了达芬奇在15世纪末设计的秘密隧道。这些隧道据信是为当时的米兰公爵卢多维科·斯福尔扎设计的,旨在提供秘密通道和防御工事。
文章详细介绍了考古学家如何利用达芬奇的草图和现代技术来定位和挖掘这些隧道。这些隧道的发现可能会为了解文艺复兴时期的军事工程和达芬奇的创新思维提供新的视角。
虽然文章本身没有直接引发激烈的争论,但评论区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观点:
* **对达芬奇的赞赏:** 许多人可能会表达对达芬奇的敬佩之情,认为他不仅是一位伟大的艺术家,也是一位杰出的工程师和发明家。
* **对考古发现的兴趣:** 一些评论可能会集中讨论考古发现的重要性,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了解历史。
* **对隧道用途的猜测:** 评论区可能会出现关于隧道具体用途的猜测,例如它们是否被用于军事目的、秘密行动或仅仅是作为逃生通道。
* **对未来研究的期望:** 一些人可能会表达对未来研究的期望,希望考古学家能够发现更多关于这些隧道的信息,并揭示达芬奇的更多秘密。
总的来说,这篇文章可能会引发人们对历史、艺术和科学的兴趣,并激发对达芬奇这位文艺复兴巨匠的进一步探索。
- 原文: [Mysterious tunnels sketched by Leonardo may have been found](https://www.cnn.com/2025/03/01/science/leonardo-da-vinci-sforza-castle-tunnels/index.html)
- Hacker News: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3289774](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3289774)
- 作者: simonebrunozzi
- 评分: 113
- 评论数: 29
- 发布时间: 2025-03-07 20:55:02
---
## PSExcel:无需安装 Excel 的 Excel 自动化方案
PSExcel 模块提供了一套 PowerShell 工具,用于在没有安装 Microsoft Excel 的情况下创建、读取和修改 Excel 文件。它通过 .NET 库 EPPlus 实现,避免了使用 COM 接口的复杂性和潜在问题,使得在自动化环境中处理 Excel 文件成为可能。
文章首先回顾了作者早期使用 PowerShell 操作 Excel 的经历,以及对 COM 接口的担忧,因为在自动化解决方案中使用 COM 接口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甚至微软官方也不推荐在非交互式环境中使用 Office 自动化。因此,作者开发了 PSExcel 模块,旨在提供一个更简单、更可靠的 Excel 处理方案。
PSExcel 模块提供了一系列功能,包括:将数据导出到 Excel 文件(Export-XLSX),从 Excel 文件导入数据(Import-XLSX),创建 Excel 对象(New-Excel),获取工作簿(Get-Workbook)和工作表(Get-Worksheet),冻结窗格(Set-FreezePane),格式化单元格(Format-Cell),搜索单元格(Search-CellValue),创建表格(通过 Export-XLSX 的 -Table 参数)以及创建透视表和图表。
文章通过一系列示例演示了如何使用这些功能,例如创建虚拟数据并将其导出到 Excel 文件,然后导入数据并修改表头,以及如何使用 Format-Cell 命令来改变单元格的样式,比如设置字体大小、颜色和自动调整列宽。此外,还展示了如何使用 Export-XLSX 命令创建包含透视表和图表的 Excel 文件,这部分功能借鉴了 Doug Finke 的 ImportExcel 模块。
总的来说,PSExcel 模块为 PowerShell 用户提供了一个方便、快捷且无需依赖 Excel 客户端的 Excel 文件处理方案。
评论区可能会讨论该模块的性能、与其他 Excel 处理模块的比较,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适用性。一些用户可能对模块的依赖项、安装过程或特定功能的用法提出疑问。此外,考虑到 EPPlus 是一个开源库,也可能会有关于 PSExcel 模块如何贡献回馈 EPPlus 社区的讨论。
- 原文: [PSExcel: Excel automation without Excel Overview (2015)](http://ramblingcookiemonster.github.io/PSExcel-Intro/)
- Hacker News: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3293370](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3293370)
- 作者: leonry
- 评分: 15
- 评论数: 6
- 发布时间: 2025-03-08 03:19: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