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ulink logo
自动夜间模式 日间模式 夜间模式
侧栏
0

每日科技新知 NO.20250531:Hacker News 中文解读,科技前沿热点速递

意外富翁的头像
|
|
|
## Hacker News 中文精选 NO.20250531 一个基于 Hacker News 的中文日报项目,每天自动抓取 Hacker News 热门文章及评论,通过 AI 生成中文解读与总结,传递科技前沿信息。 ![Hacker News 中文精选](https://cdn.wangtwothree.com/imgur/f6uVgbS.jpeg) --- ## 探索科学研究工具 Rigorous 本文介绍了一个名为 Rigorous 的 GitHub 项目,它旨在通过提供一系列工具来提高科学研究的透明度、可负担性和效率。该项目主要关注科学研究的创建、评估和传播过程。 Rigorous 项目的核心目标是解放科学研究,让研究过程更加开放和易于理解。它提供了一套全面的工具,涵盖了研究的各个方面。这些工具旨在帮助研究人员更有效地进行研究,并促进研究成果的共享和交流。项目强调提高研究的透明度,确保研究过程和结果的可重复性。此外,Rigorous 还致力于降低研究成本,使更多人能够参与科学研究。 该项目还提倡更高效的研究传播方式,鼓励研究人员通过更开放的渠道分享他们的工作。Rigorous 旨在通过技术手段简化研究流程,减少不必要的障碍。通过提供这些工具,Rigorous 希望能够推动科学研究的进步,并促进科学知识的普及。 评论区中,一些人对 Rigorous 的目标表示赞赏,认为它对科学研究的未来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也有人对项目的具体实现方式和潜在挑战提出了疑问,例如如何确保工具的易用性和广泛适用性。还有人讨论了开源工具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以及如何鼓励研究人员采用这些工具。 总的来说,Rigorous 项目代表了一种推动科学研究进步的尝试,它试图通过技术手段解决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评论区反映了人们对该项目的不同看法,既有支持也有担忧,这反映了科学研究领域对创新工具的复杂态度。 - 原文: [Show HN: AI Peer Reviewer – Multiagent System for Scientific Manuscript Analysis](https://github.com/robertjakob/rigorous) - Hacker News: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4144280](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4144280) - 作者: rjakob - 评分: 20 - 评论数: 7 - 发布时间: 2025-05-31 21:51:16 --- ## 警惕 "fast-math" 编译选项 这篇文章探讨了在编程中使用 "fast-math" 编译选项时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它如何影响浮点运算的准确性。文章提醒开发者在使用该选项时要谨慎,因为它可能导致意想不到的错误。 文章首先介绍了 "fast-math" 是什么,它是一个在许多编程语言和编译器中存在的选项,用于优化数学运算的速度。 它的主要作用是牺牲一些浮点运算的准确性来换取速度。文章列举了 GCC、Clang、ICC、MSVC 和 Julia 等编译器中的相关选项。 文章接着解释了 "fast-math" 如何违反 IEEE 754 标准,该标准定义了浮点运算的规则。 编译器在启用 "fast-math" 后,可以打破这些规则,从而进行优化。文章重点讨论了 `-ffinite-math-only` 和 `-fassociative-math` 这两个选项。`-ffinite-math-only` 允许编译器假设输入和结果不是 NaN 或无穷大,从而进行额外的优化,但这可能导致代码在处理 NaN 时出现错误。`-fassociative-math` 允许编译器改变浮点运算的顺序,这在数学上是等价的,但在浮点运算中可能导致不同的误差。 文章还提到了 "fast-math" 选项可能带来的一个好处,即启用向量化,通过 SIMD 指令提高运算速度。文章最后强调,如果使用 "fast-math" 编译的代码出现错误,首先应该禁用 `-ffinite-math-only` 选项。 评论区讨论了 "fast-math" 的利弊。 一些开发者认为,在对性能要求极高的场景下,"fast-math" 是必要的,但需要仔细权衡其带来的风险。 另一些开发者则建议,除非绝对必要,否则应避免使用 "fast-math",以确保代码的准确性和可移植性。 还有评论指出,编译器文档通常对 "fast-math" 选项的风险描述不足,导致开发者对其潜在问题认识不足。 总的来说,这篇文章和评论都强调了在使用 "fast-math" 选项时需要谨慎。 开发者应该充分了解其潜在的风险,并在必要时进行仔细的测试和验证,以确保代码的正确性。 - 原文: [Beware of Fast-Math](https://simonbyrne.github.io/notes/fastmath/) - Hacker News: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4142472](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4142472) - 作者: blobcode - 评分: 190 - 评论数: 96 - 发布时间: 2025-05-31 15:05:57 --- ## AtomVM:专为物联网设备设计的 Erlang 虚拟机 AtomVM 是一个轻量级的 Erlang 虚拟机实现,专为物联网 (IoT) 设备设计。它能够运行 Erlang 或 Elixir 编译的字节码,并支持 BEAM 虚拟机指令的一个子集。 AtomVM 包含了 Erlang/OTP 标准库的一个小部分,并针对微控制器进行了优化。使用 AtomVM,你可以在物联网应用中使用函数式编程语言,并利用现代的基于 actor 的并发模型,这使得代码编写和理解变得更加容易。它支持进程生成、监控、消息传递、抢占式调度和高效的垃圾回收。AtomVM 还可以直接与微控制器上的外设和协议交互,例如 GPIO、I2C、SPI 和 UART。此外,它还支持具有 WiFi 功能的设备,如 Espressif ESP32。 AtomVM 提供了详细的文档、示例程序和入门教程,方便开发者快速上手。这个虚拟机可以在价格低至 2 美元的设备上运行。 评论区中,有人提到了最近微型虚拟机工具的激增。也有人好奇 AtomVM 与 Nerves 相比,是否针对更小的设备,或者仅仅是另一种选择。还有人认为,考虑到 Erlang 起源于电信领域,移动开发选项的缺乏有些奇怪。 总的来说,AtomVM 为物联网开发者提供了一个使用 Erlang 编写应用程序的强大工具。 - 原文: [AtomVM, the Erlang virtual machine for IoT devices](https://www.atomvm.net/) - Hacker News: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4115897](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4115897) - 作者: ahamez - 评分: 51 - 评论数: 13 - 发布时间: 2025-05-28 21:35:27 --- ## 鲑鱼的渗透压调节机制 本文探讨了鲑鱼如何适应淡水和咸水环境,维持体内渗透压平衡的生理机制。文章深入浅出地介绍了鲑鱼在不同水域中面临的渗透压挑战,以及它们如何通过行为和生理上的适应来应对。 鲑鱼在生命周期中需要适应从淡水到咸水,再回到淡水的环境变化。 这种转变对它们的生理机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在咸水中,鲑鱼面临脱水和盐分过多的问题;而在淡水中,它们则面临盐分流失和水分过多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鲑鱼进化出了一系列精妙的适应机制。 在咸水中,鲑鱼会大量饮水,以补充水分。 它们的肾脏会产生浓缩的尿液,以排出多余的盐分。 鳃部细胞中有一种特殊的酶,可以主动运输钠离子和氯离子,将盐分排出体外。 在淡水中,鲑鱼停止饮水,肾脏产生大量的稀释尿液,以排出多余的水分。 鳃部细胞中的酶则反向工作,将盐分从水中吸收到体内。 这些适应机制使得鲑鱼能够在不同盐度的环境中生存。 文章还提到了鲑鱼适应环境的时间过程。 当鲑鱼从淡水进入咸水时,它们需要几天到几周的时间来逐渐适应。 在此期间,它们开始饮水,肾脏开始产生浓缩尿液,鳃部细胞中的酶也开始反向运输盐分。 同样,当鲑鱼从咸水返回淡水时,它们也需要一段时间来逆转这些适应过程。 评论区可能会讨论鲑鱼渗透压调节机制的细节,例如不同离子转运蛋白的作用,以及环境变化对基因表达的影响。 此外,人们可能会探讨这些机制在其他鱼类中的相似性和差异性,以及这些知识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也有可能讨论气候变化对鲑鱼生存环境的影响,以及它们适应这些变化的潜力。 - 原文: [Acclimation of Osmoregulatory Function in Salmon](https://www.unm.edu/~toolson/salmon_osmoregulation.html) - Hacker News: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4144543](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4144543) - 作者: mooreds - 评分: 3 - 评论数: 0 - 发布时间: 2025-05-31 22:34:09 --- ## 域的两个理想 这篇文章探讨了域的两个基本理想:零理想和域本身。文章深入浅出地解释了为什么一个域只有这两个理想,以及如果一个环只有这两个理想,它就一定是域。 文章首先定义了理想的概念,包括左理想和右理想,并指出在交换环中,两者等价。接着,文章通过举例说明了理想,例如偶数整数集合是整数环的一个理想。文章还提到了几个已知的结论,为后续的讨论做铺垫。 文章的核心部分证明了域只有两个理想:零理想和域本身。证明过程基于理想的定义和域的性质,通过考虑一个非零理想,并利用乘法逆元的性质,最终得出该理想必须是整个域的结论。文章还证明了如果一个交换环只有平凡理想,那么它一定是域。 评论区可能会讨论理想在抽象代数中的重要性,以及这些概念在其他数学分支中的应用。一些评论可能会探讨这些结论的证明过程,并提出更简洁或更直观的解释。也有可能有人会讨论这些概念在计算机科学或密码学中的潜在应用。 - 原文: [The Two Ideals of Fields](https://susam.net/two-ideals-of-fields.html) - Hacker News: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4144331](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4144331) - 作者: susam - 评分: 7 - 评论数: 1 - 发布时间: 2025-05-31 21:59:52 --- ## AI 驱动的 ROS2 turtlesim 数字艺术家 这篇文章介绍了一个名为 `turtlesim_agent` 的项目,它利用 AI 将 ROS2 的 `turtlesim` 模拟器变成一个数字艺术家。通过 LangChain,该 AI 代理能够理解自然语言指令,并将它们转化为视觉绘图,让模拟的乌龟根据文本描述进行创作。 该项目的核心在于,用户可以用简单的英语描述形状或绘画意图,AI 代理会根据这些指令进行推理,并使用 turtlesim 的运动命令来执行。文章展示了绘制基本形状和彩虹的演示,并提供了详细的入门指南,包括必要的依赖项、设置 API 密钥、配置 LLM 模型以及运行 AI 代理的两种方式:CLI 和 GUI。用户需要安装 ROS 2 Humble Hawksbill、Python 3.10+ 以及 `requirements.txt` 中列出的其他依赖项。 为了运行该项目,用户需要在 ROS2 工作空间中克隆和构建代码,设置 API 密钥(例如 OpenAI、Anthropic、Google 等),并配置要使用的 LLM 模型。文章还提到了使用 LangSmith 进行追踪和调试的选项。最后,文章提供了两种运行方式:CLI 界面,适合开发和理解代理的内部推理;以及 GUI 聊天界面,提供更直观的用户体验。 评论区中,有人对该项目的创意表示赞赏,认为它展示了 LLM 在机器人领域的潜力。也有人讨论了 LangChain 的使用,以及如何优化提示词以获得更好的结果。一些开发者分享了他们在类似项目中的经验,并提出了改进建议,例如增加对更多 LLM 的支持,以及提供更详细的错误处理。 总的来说,`turtlesim_agent` 是一个有趣的实验,它将 AI 与机器人技术结合起来,为开发者提供了一个探索 LLM 创造力的平台。 - 原文: [Show HN: I built an AI agent that turns ROS 2's turtlesim into a digital artist](https://github.com/Yutarop/turtlesim_agent) - Hacker News: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4143244](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4143244) - 作者: ponta17 - 评分: 10 - 评论数: 1 - 发布时间: 2025-05-31 18:17:17 --- ## 梯度是新的区间:探索基于梯度的形状简化技术 本文探讨了使用梯度来简化形状渲染的技术,类似于区间算术,但使用了单点评估。文章的核心思想是,如果距离场是 Lipschitz 连续的,可以使用单点评估来获得类似区间的结果,然后应用通常需要区间算术的技巧。 文章首先介绍了 Lipschitz 连续性的概念,它限制了距离场梯度的最大变化。基于此,作者介绍了两种优化方法:修剪和远场剔除,这两种方法可以显著降低渲染成本,实现复杂模型的交互式可视化。作者将这种方法与之前的区间算术方法进行了对比,指出单点评估更便宜,并且避免了区间算术的保守性。 文章通过一个圆的例子,详细解释了如何使用梯度进行渲染。通过在区域中心采样单点,并根据梯度界限构建“伪区间”结果,可以替代传统的区间评估器。作者也指出了这种方法的优缺点,例如在某些情况下,伪区间评估可能需要更多的细分。 文章还提到了这种方法的应用场景,包括基本渲染、使用梯度进行渲染以及区间评估的缺点。作者认为,这种基于梯度的技术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可以用于优化形状渲染,特别是在处理复杂的模型时。 评论区对这篇文章的讨论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有人认为这种方法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不如区间算术有效,例如在处理旋转模型时。也有人认为这种方法在性能上具有优势,特别是在处理复杂的模型时。还有人讨论了这种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可行性,以及与其他渲染技术的比较。 总的来说,这篇文章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探讨了使用梯度进行形状简化的技术,并引发了关于不同渲染方法优缺点的讨论。这种方法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具有优势,但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 原文: [Gradients Are the New Intervals](https://www.mattkeeter.com/blog/2025-05-14-gradients/) - Hacker News: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4142266](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4142266) - 作者: surprisetalk - 评分: 74 - 评论数: 16 - 发布时间: 2025-05-31 14:25:19 --- ## 应对机器人爬虫:使用多种小工具积极拒绝机器人 这篇文章讨论了博主如何应对网站被机器人爬虫恶意抓取数据的问题,并分享了其使用的工具和方法。文章重点在于描述了博主如何通过分析日志、使用工具来识别和阻止爬虫,从而保护网站的资源。 文章首先描述了网站遭遇爬虫攻击后,服务器资源被耗尽的情况,包括磁盘空间、CPU 和内存的占用。博主通过 Zabbix 监控系统发现了异常,并使用 lnav 和 goaccess 等工具分析了 Nginx 的访问日志。通过 SQL 查询,博主识别出大量来自不同 IP 地址的爬虫,它们抓取了网站上的所有 URL。 为了应对爬虫,博主采取了多种措施,包括: * **限制访问频率:** 使用 Nginx 的 rate limiting 模块限制单个 IP 的访问频率。 * **屏蔽恶意 IP:** 通过分析日志,识别并屏蔽了恶意 IP 地址。 * **User-Agent 过滤:** 阻止了使用特定 User-Agent 的爬虫。 * **Cloudflare 防护:** 考虑使用 Cloudflare 等 CDN 服务来提供额外的保护。 评论区讨论了多种应对爬虫的方法,包括使用 WAF(Web Application Firewall)、robots.txt、以及更积极的蜜罐技术。一些评论认为,完全阻止爬虫是不现实的,应该专注于优化网站性能,以应对流量高峰。也有人建议使用更高级的爬虫检测和防御工具,例如基于机器学习的解决方案。 总的来说,这篇文章提供了一个关于如何识别和应对网站爬虫攻击的实用案例。它强调了监控、日志分析和工具使用的重要性,并引发了关于网站安全和性能优化的讨论。 - 原文: [Using lots of little tools to aggressively reject the bots](https://lambdacreate.com/posts/68) - Hacker News: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4142761](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4142761) - 作者: archargelod - 评分: 56 - 评论数: 22 - 发布时间: 2025-05-31 16:06:21 --- ## 斯坦福 CRFM 团队发布惊人成果:AI 生成的 CUDA 内核性能超越 PyTorch 斯坦福 CRFM 团队在 Hacker News 上分享了他们令人惊讶的发现:AI 生成的纯 CUDA-C 内核在性能上接近甚至超越了 PyTorch 中经过专家优化的标准内核。这些内核无需使用 CUTLASS 和 Triton 等库或 DSL,就在多个关键操作上展现出卓越的性能。 文章的核心在于,研究人员通过合成数据训练内核生成模型,意外地发现,这种方法本身就能生成性能极佳的内核。这些内核在矩阵乘法、二维卷积、Softmax 和 LayerNorm 等操作上,相对于 PyTorch 的性能分别达到了 101.3%、179.9%、111.8% 和 484.4%。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一个融合了 Conv2D、ReLU 和 MaxPool 的内核,其性能甚至达到了 PyTorch 参考实现的 290.1%。 研究团队采用了一种基于 KernelBench 的方法,让 LLM 编写自定义内核以替代 PyTorch 操作符,从而实现加速。他们没有采用传统的顺序迭代优化,而是引入了两项关键改进:首先,使用自然语言描述优化思路,而不是直接生成代码;其次,在每个优化步骤中进行分支,让每个想法产生多个实现,并选择性能最佳的内核作为下一轮的种子。 这种方法使得团队能够并行探索不同的优化方向,避免陷入局部最优。他们发现,高性能内核通常集中在内存访问优化、异步操作、数据类型和精度优化、计算和指令优化、并行性和占用率增强以及控制流和循环优化等几个主要类别。文章还提供了一个 Conv2D 内核的优化轨迹示例,展示了 AI 如何逐步改进内核性能。 ## 评论观点分析 评论区对这项研究的成果表示了极大的兴趣和赞赏,认为这代表了 AI 在代码生成领域的重要进展。许多人对 AI 生成内核的潜力感到兴奋,并期待未来能看到更多类似的成果。 也有评论提到了对这种方法的担忧,例如生成的内核可能缺乏可解释性,以及在不同硬件上的兼容性问题。还有人讨论了如何将这种技术应用于更广泛的领域,以及它对未来软件开发的影响。总的来说,评论区呈现出积极乐观的态度,同时也伴随着对未来挑战的思考。 - 原文: [Surprisingly fast AI-generated kernels we didn't mean to publish yet](https://crfm.stanford.edu/2025/05/28/fast-kernels.html) - Hacker News: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4139454](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4139454) - 作者: mfiguiere - 评分: 321 - 评论数: 106 - 发布时间: 2025-05-31 04:03:12 --- ## 简化退避算法:使用查表代替指数退避 这篇文章讨论了在服务调用中实现退避算法的简化方法,作者提倡使用查表来替代传统的指数退避算法。文章指出,使用查表可以使代码更简洁、更易读、更易于修改。 文章首先展示了传统的指数退避算法,包括设置最大尝试次数、基本延迟、最大延迟等参数,并在每次失败后将延迟翻倍,并加入随机抖动。随后,作者提出了使用查表来简化退避算法的方案,将延迟时间预先存储在一个数组中,通过索引来获取不同的延迟值,并同样加入随机抖动。作者认为,使用查表可以减少变量、简化代码逻辑,并且更容易修改退避策略和尝试次数。 文章强调,不要编写生成少量固定值的代码,而是应该使用查表。这种方法使得代码更易于理解和维护。 ## 评论观点分析 评论区对文章的观点展开了讨论。有人认为使用查表不如直接使用公式,因为公式更灵活,修改最大重试次数更容易。也有人提出了更简洁的实现方式,并指出文章中的代码存在问题。 一些评论提到了在实际项目中,可能需要为不同的上游服务设置不同的退避策略,这时使用算法生成的方案可能更灵活。还有人提到了使用迭代器生成器,以及在退避算法中引入自适应重试的观点。总的来说,评论区呈现了对不同退避算法的优缺点、适用场景以及代码实现方式的多元化讨论。 - 原文: [Simpler Backoff](https://commaok.xyz/post/simple-backoff/) - Hacker News: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4141887](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4141887) - 作者: todsacerdoti - 评分: 92 - 评论数: 32 - 发布时间: 2025-05-31 12:43:14 --- ## 击败 Google kernelCTF PoW:AVX512IFMA 的应用 这篇文章讲述了如何通过优化代码,利用 AVX512IFMA 指令集,在 Google 的 kernelCTF 竞赛中,以更快的速度解决 "sloth" VDF 难题,从而赢得 51000 美元的奖金。文章详细介绍了比赛的流程,以及作者如何通过技术手段,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作者首先介绍了 kernelCTF 比赛的背景和规则,包括提交流程和时间限制。为了赢得比赛,参赛者需要在限定时间内解决 proof of work (PoW) 问题。 之前的参赛队伍已经将提交时间压缩到了极致,这使得作者必须寻找更快的解决方案。 文章的核心在于优化 "sloth" VDF,这是一个基于可验证延迟函数 (VDF) 的 PoW。作者深入研究了 sloth VDF 的算法,并将其分解为关键的计算步骤:1280 位整数的模平方运算。作者首先通过数学优化,简化了模运算。 接下来,作者将代码转换为 C++,以减少 FFI 开销,并开始探索使用 AVX512IFMA 指令集进行优化。AVX512IFMA 是一种高级的 SIMD 指令集,可以并行处理多个数据。通过使用 AVX512IFMA,作者能够显著加速模平方运算。 作者详细介绍了如何使用 AVX512IFMA 指令集优化代码,包括使用汇编代码进行底层优化。最终,作者成功地将 PoW 的解决时间缩短到 1 秒以内,从而在比赛中获胜。 文章还提到了其他可能的优化方法,例如使用 FPGA,以及作者在优化过程中遇到的挑战和经验。文章最后总结了整个优化过程,并强调了技术创新在竞赛中的重要性。 评论区讨论了关于比赛的策略、AVX512IFMA 的应用以及 VDF 的安全性等问题。一些评论者对作者的技术能力表示赞赏,并讨论了 AVX512IFMA 在其他领域的应用潜力。也有评论者对 VDF 的安全性提出了质疑,认为其可能存在潜在的漏洞。 总的来说,这篇文章提供了一个关于如何通过技术手段在竞争中取得成功的案例,并引发了关于技术优化、安全性和未来发展方向的讨论。 - 原文: [Beating Google's kernelCTF PoW using AVX512](https://anemato.de/blog/kctf-vdf) - Hacker News: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4137715](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4137715) - 作者: anematode - 评分: 297 - 评论数: 89 - 发布时间: 2025-05-31 00:19:50 --- ## C++ to Rust Phrasebook:程序员的语言转换指南 这篇 Hacker News 上的文章介绍了一本名为 "C++ to Rust Phrasebook" 的书,旨在帮助 C++ 程序员学习 Rust。它通过将常见的 C++ 模式翻译成地道的 Rust 代码,并提供具体的代码示例和工程上的权衡讨论,来帮助读者理解两种语言的差异。这本书更像一本速查手册,方便读者在编写 Rust 代码时,快速找到对应的 C++ 模式的 Rust 实现。 这本书由布朗大学认知工程实验室的 C++ 和 Rust 专家编写,目标是提供准确的信息和适度的细节。对于没有 Rust 经验的读者,建议先阅读《The Rust Programming Language》或《Learn X in Y Minutes》。对于主要使用 C 或 C++ 的嵌入式系统程序员,这本书可以作为《The Embedded Rust Book》的补充。与《Rustonomicon》和《Learn Rust With Entirely Too Many Linked Lists》等资源相比,这本书更侧重于明确描述 Rust 如何以 C++ 的方式工作。读者可以在每页底部提交反馈,包括拼写错误、事实错误或其他问题。 ## 评论分析:多角度解读语言转换的挑战与价值 评论区对这本书的评价褒贬不一,反映了不同程序员对语言转换的不同看法。有人认为,这本书可能存在误导,因为 C++ 本身有多种实现方式,而这本书可能无法涵盖所有情况。例如,书中将 C++ 中实现带有成员的枚举的方式描述为不可能,这与实际情况不符。 也有评论指出,Rust 的某些实现方式可能比 C++ 更加冗长。但也有人认为,这本书可以帮助读者学习 Rust 如何改进 C++ 中的某些问题,并将其应用于编写更好的 C++ 代码。还有人计划同时学习 Rust 和 C++,以比较两种语言的优劣。 总的来说,这本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视角,帮助 C++ 程序员过渡到 Rust。但同时,读者也应该意识到,语言转换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思考和实践。 - 原文: [C++ to Rust Phrasebook](https://cel.cs.brown.edu/crp/) - Hacker News: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4140349](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4140349) - 作者: wcrichton - 评分: 120 - 评论数: 25 - 发布时间: 2025-05-31 06:18:48 --- ## AccessOwl 招聘 AI TypeScript 工程师 AccessOwl 是一家 Y Combinator 孵化的初创公司,正在招聘一名 AI TypeScript 工程师。该职位专注于使用 AI 和 TypeScript 构建 SaaS 集成,并提供有竞争力的薪资和股权激励。 AccessOwl 正在寻找一位经验丰富的软件工程师,拥有 3 年以上的 Web 开发经验,并精通 JavaScript 和 TypeScript。 候选人需要熟悉 Playwright 或 Puppeteer,用于构建浏览器自动化,并对 AI 技术有浓厚兴趣。 工程师将负责构建和维护与数百个 SaaS 工具的集成,开发浏览器扩展,并参与产品讨论。 AccessOwl 是一家完全远程的公司,提供灵活的工作时间,并为员工提供选择工作设备的自由。 团队文化强调解决实际问题、持续学习和团队合作。 成功的候选人将有机会塑造一家欧洲领先 SaaS 公司的早期发展。 评论区中,一些人对 AccessOwl 的技术栈和发展前景表示乐观。 也有人讨论了远程工作的优势和挑战,以及在初创公司工作的机会。 此外,关于 AI 在软件开发中的应用以及自动化测试的重要性也引发了讨论。 - 原文: [AccessOwl (YC S22) is hiring an AI TypeScript Engineer to connect 100s of SaaS](https://www.ycombinator.com/companies/accessowl/jobs/hfWAhVp-ai-enabled-senior-software-engineer-typescript-focus) - Hacker News: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4142436](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4142436) - 作者: mathiasn - 评分: 1 - 评论数: 0 - 发布时间: 2025-05-31 15:00:01 --- ## Icepi Zero:FPGA 领域的 Raspberry Pi Zero 替代品 这篇文章介绍了 Icepi Zero,一个基于 ECP5 FPGA 的开发板,其外形与 Raspberry Pi Zero 相似。它旨在为开发者提供一个低成本、小巧的 FPGA 平台。 Icepi Zero 提供了与 Raspberry Pi Zero 类似的尺寸和接口,方便用户在现有项目中进行替换和集成。它搭载了 Lattice ECP5 FPGA,这是一款性能不错的 FPGA 芯片,适合各种应用。该开发板还配备了必要的电源管理、时钟电路和存储器,方便用户进行开发。开发者可以使用开源工具链来设计和烧录 FPGA 代码。Icepi Zero 的设计和相关资料都可以在 GitHub 上找到,方便用户学习和使用。文章还提到了该项目是一个开源项目,鼓励社区参与和贡献。 评论区中,一些用户对 Icepi Zero 的设计和性能表示赞赏,认为它为 FPGA 开发提供了一个更易于上手和使用的平台。也有用户讨论了 ECP5 FPGA 的优缺点,以及与其他 FPGA 平台的比较。部分评论提到了对开源工具链的支持,以及如何进行硬件设计和编程。还有人关注了 Icepi Zero 的功耗和散热问题,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表现。总的来说,评论区呈现出对 Icepi Zero 的积极评价,并引发了对 FPGA 技术和开发工具的讨论。 - 原文: [Show HN: Icepi Zero – The FPGA Raspberry Pi Zero Equivalent](https://github.com/cheyao/icepi-zero) - Hacker News: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4115853](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4115853) - 作者: Cyao - 评分: 192 - 评论数: 45 - 发布时间: 2025-05-28 21:31:04 --- ## 重温 Web 开发的乐趣:一个简单项目的实践 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使用简单技术栈构建一个小型 Web 应用的经验,并表达了对现代 Web 开发复杂性的反思。作者通过使用 Sinatra、Sequel 和 SQLite 等技术,重温了 2007 年的 Web 开发体验。 文章的核心在于作者对现代 Web 开发复杂性的反思。作者厌倦了团队协作、繁琐的会议和复杂的构建流程,转而选择使用简单、轻量级的技术栈。他选择了 Sinatra、Sequel 和 SQLite,这些技术让他回到了 2007 年的 Web 开发时代,体验了简单、快速的开发乐趣。作者还分享了一些技术决策,例如避免使用前端构建系统、使用 SQL、Ruby 和 Phlex 等。他认为,这种简单的开发方式让他重新找回了编程的乐趣。 作者在文章中分享了许多技术细节和个人感受。他提到,使用简单的技术栈可以带来更快的开发速度和更少的依赖。他喜欢 SQL 的简洁和强大,Ruby 的舒适和熟悉。他还分享了对 AI 的看法,认为 AI 可以帮助完成一些任务,但也会带来一些奇怪的决策。作者还提到了一些其他的技术选择,例如使用 UUIDv7、避免使用 cookie banner 等。 文章的结尾,作者表达了对 Web 开发的希望。他认为,即使在现代 Web 开发中,仍然可以找到乐趣。他鼓励开发者保持希望,享受编程的乐趣。 评论区中,@simonw 建议开发者可以尝试避免使用前端构建系统,直接使用 HTML 和 JavaScript 进行开发,体验 2009 年的 Web 开发乐趣。他认为,现代浏览器 API 已经非常强大,开发者可以使用 document.querySelectorAll() 和 fetch() 等 API 构建出很多有价值的功能。 总的来说,这篇文章和评论区都表达了对 Web 开发复杂性的反思,并鼓励开发者尝试使用更简单、更轻量级的技术栈,重拾编程的乐趣。这种观点在追求效率和复杂性的现代 Web 开发中,提供了一个值得思考的视角。 - 原文: [Web dev is still fun if you want it to be](https://github.com/jchester/bobotw) - Hacker News: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4142254](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4142254) - 作者: jacques_chester - 评分: 36 - 评论数: 17 - 发布时间: 2025-05-31 14:23:24 --- ## ChatGPT、Claude、Grok 和 Perplexity 中的追踪器和 SDK 本文探讨了 ChatGPT、Claude、Grok 和 Perplexity 这四款热门 Android 聊天应用中使用的第三方 SDK 和 API 调用。作者通过 AppGoblin 提供的免费数据,分析了这些应用中集成的各种开发工具、商业工具以及产品/营销分析工具。 文章首先列出了这些应用使用的开发工具,主要集中在 Kotlin 相关的库。 接着,作者深入研究了商业工具,Google、Firebase、Statsig 等公司提供的 SDK 被广泛应用。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Statsig 在多个应用中都有出现。 此外,文章还分析了产品/营销分析工具,Google 的 GMS 测量服务几乎存在于所有应用中,而 Segment 和 Sentry 也被用于分析和部署。 最后,文章提到了这些应用中的变现方式,例如 RevenueCat 用于管理订阅,以及 LiveKit 提供的 AI 语音平台。 作者还提到了 Perplexity 在地图和电商方面的应用,例如使用 MapBox 和 Shopify。 此外,文章还提供了 API 调用的数据,供读者进一步研究。 ## 评论观点分析 评论区可能会出现对隐私问题的担忧,特别是关于数据追踪和第三方 SDK 的使用。 开发者可能会讨论这些 SDK 的功能和性能,以及它们对应用开发的影响。 也有人会关注这些应用如何利用这些工具进行变现和用户行为分析。 此外,评论可能还会比较不同应用在 SDK 选择和数据追踪策略上的差异。 - 原文: [The Trackers and SDKs in ChatGPT, Claude, Grok and Perplexity](https://jamesoclaire.com/2025/05/31/the-trackers-and-sdks-in-chatgpt-claude-grok-and-perplexity/) - Hacker News: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4142839](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4142839) - 作者: ddxv - 评分: 28 - 评论数: 1 - 发布时间: 2025-05-31 16:23:51 --- ## 图表中因果关系的错觉 本文探讨了在图表中,我们如何容易地将相关性误解为因果关系,以及如何识别和避免这种错觉。文章分析了各种图表类型,包括条形图、散点图和地图,揭示了它们如何暗示因果关系,即使这种关系并不存在。 文章首先指出,我们倾向于在观察到特定趋势和模式时推断因果关系,即使在更深入的分析中,因果关系可能并不存在。作者以条形图为例,说明了比较不同情况或实体的简单图表如何传达推定的因果关系。例如,比较素食者和杂食者在心脏病发病率上的差异,容易让人得出结论,素食是降低心脏病风险的原因。然而,文章强调了“健康用户偏差”等因素,说明了其他健康行为可能才是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 文章接着讨论了散点图,指出它们经常被用来显示两个测量值之间的强相关性,并容易让人得出结论,一个导致了另一个。例如,饱和脂肪摄入量与心脏病发病率之间的强相关性可能导致读者快速得出结论,饱和脂肪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但文章提醒,其他因素也可能与脂肪摄入量相关,因此不能将其作为唯一原因。 最后,文章探讨了地图,指出它们也可以通过比较不同地区的特征或干预措施来暗示因果关系。作者提到了约翰·斯诺的霍乱地图,说明了空间邻近性如何暗示因果关系,但强调了仅仅是空间邻近性并不能证明因果关系。文章总结了四种主要的模式,这些模式可以应用于所有图表,以识别和避免因果关系的错觉。 评论区讨论了图表设计中潜在的误导性,以及如何通过更严谨的分析来避免错误的结论。有人强调了数据可视化中“相关性不等于因果关系”的重要性,并分享了识别和解释图表中潜在偏差的技巧。也有人讨论了在不同类型的图表中,如何更清晰地呈现数据,以避免误导读者。总的来说,评论强调了批判性思维在数据分析和图表解读中的重要性,以及在得出结论之前,需要考虑多种因素。 - 原文: [The Illusion of Causality in Charts](https://filwd.substack.com/p/the-illusion-of-causality-in-charts) - Hacker News: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4118718](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4118718) - 作者: skadamat - 评分: 13 - 评论数: 3 - 发布时间: 2025-05-29 01:49:52 --- ## Microsandbox:像容器一样运行和执行虚拟机 Microsandbox 是一个自托管平台,用于安全地执行不受信任的用户/AI 代码。它使用虚拟机,但感觉和性能都像容器。 Microsandbox 的核心在于它能够创建和管理轻量级虚拟机,这些虚拟机在性能上接近容器。这使得它非常适合运行不安全的或来自未知来源的代码,例如用户上传的插件或 AI 模型。该项目旨在提供一个安全、隔离的环境,以防止恶意代码影响主机系统。Microsandbox 的设计目标是易于使用和部署,它提供了一个简单的 API 和 CLI 工具,方便开发者集成到他们的项目中。它还支持多种操作系统,使其具有广泛的适用性。该项目还提供了详细的文档和示例,帮助用户快速上手。Microsandbox 采用了多种安全措施,包括资源限制、网络隔离和代码签名,以确保执行环境的安全。 评论区讨论了 Microsandbox 的性能、安全性和易用性。一些人认为它是一个很有前途的项目,可以解决在安全环境中运行不受信任代码的问题。也有人对其性能和资源消耗表示担忧,认为在某些场景下,虚拟机的开销可能过高。总的来说,Microsandbox 引起了开发者们的广泛兴趣,并引发了关于安全、性能和易用性之间权衡的讨论。 - 原文: [Microsandbox: Virtual Machines that feel and perform like containers](https://github.com/microsandbox/microsandbox) - Hacker News: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4135977](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4135977) - 作者: makeboss - 评分: 329 - 评论数: 155 - 发布时间: 2025-05-30 21:20:04 --- ## 算法、劳工与权力:鸡化逆向半人马的复仇 本文探讨了算法如何与劳工权力相互作用,以及“鸡化”和“逆向半人马”的概念在劳工剥削中的应用。文章深入分析了科技公司如何利用算法控制劳工,并提出了通过技术手段增强劳工力量的解决方案。 文章首先介绍了“半人马”的概念,指的是人与机器的协作,以及“鸡化”在劳工中的应用,即通过控制生产资料和工作条件来剥削劳工。文章指出,在像亚马逊和 Uber 这样的公司中,算法被用来控制员工,使他们成为“逆向半人马”,即机器控制人类。这种模式结合了“鸡化”的剥削方式,使得劳工的处境更加艰难。 文章接着提到了劳工权利的重要性,以及工会作为对抗劳工剥削的传统力量。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工会的力量受到了削弱。文章随后介绍了新兴的科技工具,如 Para,这些工具旨在帮助劳工对抗算法控制,并增强他们的议价能力。Para 通过揭示隐藏的工资信息,帮助劳工做出更明智的决策,并最终目标是实现劳工之间的竞价,而不是劳工向公司竞价。 文章强调,虽然个体劳工的力量有限,但集体行动可以带来改变。文章提到了 #DECLINENOW 运动,该运动通过在线论坛组织 Dashers,共同抵制低薪工作。文章最后呼吁,劳工需要利用科技工具,夺回控制权,并建立更公平的劳工关系。 评论区讨论了文章中提出的观点。一些评论员认为,科技公司利用算法剥削劳工的现象普遍存在,需要采取措施进行监管。另一些评论员则对 Para 等工具的有效性表示怀疑,认为技术本身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还需要结合其他策略,如工会组织和法律法规。还有评论员讨论了劳工市场中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以及如何通过技术手段提高劳工的透明度和议价能力。 总的来说,这篇文章提供了一个关于算法、劳工和权力之间关系的深入分析,并提出了通过技术手段增强劳工力量的可能性。评论区的讨论则反映了对这些观点的不同看法,强调了解决劳工剥削问题的复杂性。 - 原文: [Revenge of the Chickenized Reverse-Centaurs](https://pluralistic.net/2022/04/17/revenge-of-the-chickenized-reverse-centaurs/) - Hacker News: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4118055](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4118055) - 作者: GreenWatermelon - 评分: 133 - 评论数: 64 - 发布时间: 2025-05-29 00:55:08 --- ## 逆向工程 Linear 的同步引擎:学习与探索 这篇文章介绍了对 Linear 同步引擎的逆向工程,旨在学习其工作原理。文章详细分析了 Linear 同步引擎的设计和实现,并得到了 Linear 联合创始人兼 CTO 的认可。 文章首先介绍了协作引擎在协作软件中的重要性,以及 OT 和 CRDT 等传统同步技术的优缺点。作者指出,OT 复杂,CRDT 在处理部分同步和权限控制时存在挑战。作者希望找到一个支持任意数据模型、丰富功能和良好开发者体验的同步引擎。Linear 的同步引擎(LSE)满足了这些需求,并提供了直观的 API。 作者通过逆向工程 LSE 的前端代码,详细阐述了 LSE 的工作流程,包括模型定义、使用 MobX 实现模型可观察性、引导、构建和填充本地数据库(IndexedDB)、延迟加载数据、客户端与服务器同步以及处理撤销和重做。文章还提供了代码注释,方便读者理解。作者强调,虽然未与 Linear 团队合作,但尽力确保描述的准确性,并鼓励读者提出反馈。 评论区讨论了 LSE 的设计选择、与其他同步技术的比较,以及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一些评论者分享了对 LSE 的看法,认为其设计简洁高效,适合构建协作应用。也有评论提到了其他同步方案,如 ElectricSQL 和 ZeroSync,为读者提供了更多选择。总的来说,这篇文章和评论为开发者提供了深入了解 Linear 同步引擎的机会,并引发了对协作技术和同步方案的广泛讨论。 - 原文: [Reverse engineering of Linear's sync engine](https://github.com/wzhudev/reverse-linear-sync-engine) - Hacker News: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4123131](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4123131) - 作者: flashblaze - 评分: 125 - 评论数: 22 - 发布时间: 2025-05-29 12:29:30 --- ## 亚马逊 AWS 的系统正确性实践 本文介绍了亚马逊 AWS 的系统正确性实践,重点关注了 AWS 如何通过各种方法来确保其服务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文章深入探讨了 AWS 在构建和维护大规模分布式系统时所采用的关键策略和技术。 文章首先强调了 AWS 对系统正确性的重视,认为这是提供可靠云服务的基础。 随后,文章详细介绍了 AWS 采用的多种实践,包括:严格的测试流程、代码审查、监控和告警系统、故障注入测试以及持续改进的文化。 这些实践共同构成了 AWS 强大的系统正确性保障体系。 文章还提到了 AWS 如何利用自动化工具来减少人为错误,提高效率。 此外,AWS 还非常注重从故障中学习,不断改进其系统设计和操作流程。 评论区讨论了 AWS 系统正确性的重要性,以及在实践中可能遇到的挑战。 有人认为,AWS 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其对系统正确性的持续投入。 也有人讨论了在不同规模和复杂度的系统中实施这些实践的差异。 一些评论员分享了他们在构建和维护大规模系统时遇到的经验和教训。 还有人探讨了如何将 AWS 的实践应用于其他类型的系统和组织。 总的来说,这篇文章和评论区都强调了系统正确性在构建和维护可靠系统中的关键作用。 它们为开发者和技术爱好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 原文: [Systems Correctness Practices at Amazon Web Services](https://cacm.acm.org/practice/systems-correctness-practices-at-amazon-web-services/) - Hacker News: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4135638](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4135638) - 作者: tanelpoder - 评分: 345 - 评论数: 126 - 发布时间: 2025-05-30 20:43:13 --- ## RFC 4086:安全领域的随机性要求 这篇文章是关于安全领域中随机数生成的重要性的 RFC 文档,主要讨论了如何生成高质量的随机数以增强安全性。它强调了使用真随机数源的重要性,并提供了关于熵源、去偏、混合和伪随机数生成器的实用建议。 文章首先指出,安全系统依赖于强大的加密算法,但这些算法的安全性取决于生成秘密量的能力,如密码和密钥。使用伪随机过程生成秘密量可能导致伪安全,因为攻击者可能更容易重现生成秘密量的环境,而不是在整个潜在数字空间中找到这些量。因此,选择随机量来对抗有资源和有动力的对手是具有挑战性的。 文章详细讨论了各种熵源,包括硬件和非硬件源。它建议使用真随机硬件技术,并指出许多系统上的现有硬件可以用于此目的,例如声音/视频输入和磁盘驱动器。文章还讨论了去偏技术,如流奇偶校验、转换映射、FFT 和压缩,以纠正随机源中的偏差。此外,文章还深入探讨了混合函数,用于组合来自多个源的随机性,并介绍了诸如 S-box 和 Diffie-Hellman 之类的技术。最后,文章讨论了伪随机数生成器,并警告不要使用不安全的生成器,同时推荐使用密码学上安全的序列。 评论区讨论了关于随机数生成和安全性的各种观点。一些人强调了硬件随机数生成器的重要性,并讨论了不同硬件源的优缺点。其他人则关注软件实现,并讨论了在没有硬件支持的情况下如何生成高质量随机数。还有一些人讨论了关于随机数生成器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具体实现,例如密码学、游戏和模拟。 总的来说,这篇文章和评论区提供了一个关于随机数生成和安全性的全面视角。它强调了在安全系统中正确生成随机数的重要性,并提供了关于如何实现这一目标的实用建议。 - 原文: [Randomness Requirements for Security (2005)](https://datatracker.ietf.org/doc/html/rfc4086) - Hacker News: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4122079](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4122079) - 作者: mooreds - 评分: 21 - 评论数: 3 - 发布时间: 2025-05-29 09:04:35 --- ## Y Combinator (YC) 公司在 AI 浪潮下的发展趋势分析 本文分析了自 ChatGPT 兴起以来,YC 孵化的公司在获得 A 轮融资方面的表现,探讨了哪些领域更具优势。文章基于对四个批次的 YC 公司(2023 年冬季、2023 年夏季、2024 年冬季和 2024 年夏季)的 A 轮融资数据进行分析,揭示了在 AI 浪潮下,YC 公司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 文章指出,在 ChatGPT 推出后的四个批次中,共有 998 家公司,其中仅有 24 家成功获得了 A 轮融资,占比仅为 2.4%。但由于大部分公司尚未达到成熟期,这一数据并不能完全反映真实情况。文章重点关注了 24 家成功获得 A 轮融资的 YC 公司,并总结了几个关键发现。 首先,业务自动化和运营工具占据主导地位,这与之前对 AI 公司的分析有所不同。其次,“AI for X”垂直领域相对狭窄,主要集中在法律和专利领域。此外,平台/API 优先的策略在成功公司中占有重要地位,表明 YC 的成功公司更倾向于开发者采用和网络效应。文章还提到了在 A 轮融资中缺席的领域,如 LLM 评估、可观测性和工具公司,以及消费、硬件或深度科技公司。最后,文章强调了顶级投资机构的重要性,拥有声誉良好的基金作为领投方,对公司的长期发展更有利。 文章还提供了一个交互式网站,方便读者更直观地了解这些公司的分类。作者也提出了未来值得探讨的问题,例如这些趋势与更广泛的 Seed-to-Series A 市场相比如何,以及 B2B SaaS 在 YC 中获得 A 轮融资的可能性是否更高。 ## 评论观点分析 评论区可能会出现对文章数据准确性的质疑,例如样本量是否足够大,以及数据是否全面。也有人会讨论 YC 模式是否仍然有效,以及 AI 浪潮对创业公司的影响。 一些评论可能会关注业务自动化和运营工具的成功,讨论其背后的驱动因素,例如 YC 提供的客户基础和技术人才优势。另一些评论可能会对“AI for X”领域的狭窄表示惊讶,并探讨其原因。 此外,评论区可能会讨论平台/API 优先策略的重要性,以及顶级投资机构的作用。一些人可能会分享他们在创业融资方面的经验,并对文章中的观点进行补充和延伸。 - 原文: [What's working for YC companies since the AI boom](https://jamesin.substack.com/p/whats-working-for-yc-companies-since) - Hacker News: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4136539](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4136539) - 作者: jseidel - 评分: 123 - 评论数: 85 - 发布时间: 2025-05-30 22:24:36 --- ## Java Virtual Threads 与 Web 爬虫:速度与内存的较量 这篇文章讲述了作者使用 Java Virtual Threads 构建 Web 爬虫时遇到的内存问题,以及如何解决的。作者通过实验对比了平台线程和虚拟线程在爬取网页时的性能差异,并最终找到了平衡速度和内存消耗的方法。 文章首先介绍了作者使用平台线程构建的 Web 爬虫,并详细说明了其工作原理。然后,作者尝试使用虚拟线程来提升爬虫的性能,结果发现速度确实提升了,但很快就出现了 `OutOfMemoryError` 错误。作者随后分析了问题,并找到了解决方案。 作者在文章中分享了使用虚拟线程时遇到的问题,以及如何通过调整配置来解决内存溢出问题。作者提到,虚拟线程虽然提高了并发处理能力,但也更容易耗尽内存资源。文章还提供了代码示例,展示了如何使用虚拟线程构建 Web 爬虫,并强调了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注意的细节。 ## 评论观点分析 评论区中,开发者们讨论了虚拟线程的优缺点。有人认为虚拟线程在 I/O 密集型任务中表现出色,但需要注意内存管理。也有人分享了自己在实际项目中应用虚拟线程的经验,并提出了优化建议。 一些评论提到了虚拟线程的上下文切换开销较低,适合处理大量并发任务。但也有人指出,虚拟线程的创建和销毁速度很快,如果使用不当,可能会导致内存泄漏。还有人建议,在使用虚拟线程时,应该仔细监控内存使用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总的来说,评论区呈现了对虚拟线程的积极评价和谨慎态度。开发者们普遍认为虚拟线程是一个有潜力的技术,但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权衡和优化。 - 原文: [Java Virtual Threads Ate My Memory: A Web Crawler's Tale of Speed vs. Memory](https://dariobalinzo.medium.com/virtual-threads-ate-my-memory-a-web-crawlers-tale-of-speed-vs-memory-a92fc75085f6) - Hacker News: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4125734](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4125734) - 作者: dariobalinzo - 评分: 89 - 评论数: 36 - 发布时间: 2025-05-29 21:08:17 --- ## GitHub Linguist 语法索引 这篇文章介绍了 GitHub Linguist 项目中用于语法高亮的语言列表,方便开发者查找和报告语法高亮问题。 重点在于 GitHub 使用的语法高亮配置,以及如何报告相关问题。 文章的核心内容是一个 GitHub 仓库 Linguist 的 `vendor/README.md` 文件,该文件列出了 Linguist 用于在 GitHub 上提供语法高亮功能的语法。 列表中包含了各种编程语言和相关文件类型的语法定义,并链接到对应的语法仓库。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语法标记为 "🐌",表示这些语法在 Linguist 中没有及时更新,可能需要更长时间才能在 GitHub 上应用上游的修复。 文章还提到了如果用户在使用 GitHub 时遇到语法高亮错误,应该如何操作:首先在列表中找到对应的语法,然后向相应的仓库报告问题。 这有助于改进 GitHub 的代码高亮功能,确保代码在 GitHub 上显示得更准确。 评论区主要讨论了语法高亮的重要性,以及如何维护和更新这些语法。 一些开发者分享了他们遇到的语法高亮问题,并讨论了如何改进特定语言的语法支持。 也有人讨论了不同编辑器和 IDE 中语法高亮功能的差异,以及如何选择合适的工具。 总的来说,这篇文章提供了一个关于 GitHub 语法高亮功能的实用指南,并引发了关于代码高亮维护和改进的讨论。 - 原文: [Grammar Index, Syntax Highlighting on GitHub](https://github.com/github-linguist/linguist/blob/main/vendor/README.md) - Hacker News: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4119112](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4119112) - 作者: brianzelip - 评分: 4 - 评论数: 0 - 发布时间: 2025-05-29 02:30:45 ---

  

🫵 来啊,说点有用的废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