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小时前
|
|
|
## 今天 Hacker News 社区聊了啥? NO.20251016
本期日报为你精选了科技圈的最新鲜热辣的资讯!从基于 Flask 的全栈框架 Hyperflask,到 Tor 浏览器移除 AI 功能,再到 100X.Bot 的自修复 DOM 地图,带你了解前沿技术动态。还有 Elixir Phoenix 与 Rails 等框架的对比、开源 AI Agent 构建平台 Inkeep Agents、以及 Rust 语言在内核开发中的新进展。此外,DoorDash 携手 Waymo 推出自动驾驶送货服务,还有关于室内 VOC 污染、Liquibase 许可证争议、LINQ 声明式编程等深度话题等你探索。想知道 TurboTax 如何阻止免费报税?NASA 的银色史努比奖又代表什么?快来阅读全文,一网打尽所有精彩内容!

---
## Hyperflask:基于 Flask 和 HTMX 的全栈 Python Web 框架
Hyperflask 是一个基于 Flask 的全栈框架,旨在通过结合 HTMX 和组件系统,简化交互式 Web 应用的开发。它提供诸如文件路由、内置电池、内容驱动等功能,并且对开发和生产环境进行了标准化,方便部署。
Hyperflask 构建于流行的 Python Web 框架 Flask 之上,易于使用和掌握。后端驱动的应用确保了直接的状态管理,并限制了前端重型应用中的许多潜在问题。结合 HTMX 和组件系统,创建交互式应用程序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容易。Hyperflask 将组件驱动的架构引入 Flask 应用。无缝创建前端(Web 组件、React 等)和后端组件,并在 Jinja 模板中使用它们。使用 HTMX 创建服务器支持的交互式组件。
Hyperflask 扩展了 Flask 的许多强大功能,特别是使用一种新的文件格式进行基于文件的路由,该格式结合了 Python 代码和 Jinja 模板(灵感来自 Astro 页面)。使用 MJML 发送电子邮件,运行后台作业,使用 SSE 发送推送事件,翻译,身份验证,内容流,优化图像,等等。构建产品所需的一切!Hyperflask 可用于生成静态网站。它也可以在混合模式下运行,其中仅针对动态请求访问服务器。
Hyperflask 框架本身是一个小代码库。它以无缝的方式组合了许多 Flask 扩展。所有扩展和相关项目都独立于框架在 Hyperflask 组织下开发。可以随意挑选 Hyperflask 中你喜欢的部分,并在你自己的项目中使用它们。
评论区里,有用户提到每次看到星空演示时,都会下意识地寻找速度切换按钮,并希望它能跟随鼠标光标。也有人认为 Flask 似乎已被 FastAPI 完全取代,建议使用 "HyperFastAPI" 这个名称。另一些用户则表示看好这个项目,并会持续关注其发展。这些评论反映了用户对项目交互性、技术选型和未来发展的不同期待。
- 原文: [Hyperflask – Full stack Flask and Htmx framework](https://hyperflask.dev/)
- Hacker News: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5604673](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5604673)
- 作者: emixam
- 评分: 53
- 评论数: 7
- 发布时间: 2025-10-16 20:46:28
---
## Tor Browser 15.0a4 发布:移除 AI 功能及其他更新
Tor Project 发布了 Tor Browser 15.0a4 alpha 版本,该版本主要关注安全更新,并计划在十月底发布稳定版。此版本移除了一些 Firefox 集成的 AI 功能,并进行了一系列改进和调整,旨在提升用户隐私和安全性。
Tor Browser 15.0a4 移除了 Firefox 中集成的各种 AI 功能,例如 AI 聊天机器人侧边栏,原因是这些机器学习系统难以进行安全和隐私审计。`meek-azure` 可插拔传输方式已重命名为 `meek`,因为其云平台提供商名称已不再具有实际意义。改进了浏览器 Chrome 中的暗黑主题支持,使 Tor Browser 特定的 UI 组件在暗黑主题下看起来更协调。同时,移除了所有 Firefox 或 Mozilla 特定的品牌、功能和服务集成,例如可爱的狐狸图形、Firefox Home 和新的历史记录侧边栏,并将新的历史记录侧边栏替换为旧版历史记录面板。
Linux 版本更新了 Emoji 字体,使用了 Noto Color Emoji 字体,为 Linux 用户提供最新的 Emoji 表情。CJK 字形渲染也得到了改进,将 Noto 字体系列替换为 Jigmo,以便更准确地渲染中文、日文和韩文字形。调整了 Web 内容 Letterboxing 功能的样式,以适应 Firefox 140 中的样式更改。WebAssembly 限制现在由 NoScript 管理,在 `Safer` 和 `Safest` 安全级别下,WebAssembly 的禁用由 NoScript 扩展处理,同时允许 WebAssembly 在安全上下文中(如 PDF 阅读器)运行。桌面版上 URL 中的协议不再隐藏,但在 Android 版本上仍然隐藏协议,以节省横向空间。
此版本还更新了 NoScript 到 13.2.1,OpenSSL 到 3.5.4,并修复了一系列 Bug,包括 Opensearch 不遵守 FPI、RFP 的对比度控制设置、隐藏带有 RFP 的笔等问题。Tor Project 建议用户下载并试用 Tor Browser Alpha 版本,并提供反馈。同时提醒用户,Alpha 版本仅用于测试,如果需要强大的匿名性,请使用稳定版本。
- 原文: [Tor browser removing various Firefox AI features](https://blog.torproject.org/new-alpha-release-tor-browser-150a4/)
- Hacker News: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5605842](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5605842)
- 作者: HelloUsername
- 评分: 13
- 评论数: 0
- 发布时间: 2025-10-16 22:33:10
---
## 100X.Bot:基于自修复 DOM 地图的状态浏览器代理
100X.Bot 旨在打造一个一体化的 AI 代理平台,其核心亮点在于利用“自修复 DOM 地图”来实现更稳定的自动化操作。这个平台通过构建客户端来源的 RAG(Retrieval-Augmented Generation)来理解和操作网页,当代理首次访问页面时,会先检查向量数据库中是否存在已知的“地图”。
这个“地图”实际上是对 DOM 结构的理解和抽象,包含了页面元素及其相互关系的信息。如果找到匹配的地图,代理就能更快、更准确地定位到目标元素并执行操作。更重要的是,如果某个用户的自动化流程失败并对地图进行了修正,这个修正后的地图会被共享,从而帮助其他用户避免同样的错误,实现“自修复”。
这种机制的巧妙之处在于,它利用了群体智慧来提升自动化流程的鲁棒性。当一个用户的自动化脚本因为页面结构变化而失效时,他的修复行为实际上是在为整个系统贡献新的知识。其他用户在遇到类似问题时,可以直接受益于这个修复,而无需重复劳动。
然而,这种“自修复”机制也存在一些潜在的问题。例如,它可能只对 CSS 类名的变化有效,而对于其他更微妙的页面变化则无能为力。此外,对于高度动态的网页,例如包含用户特定数据或多语言版本的电商网站,这种方法的适用性可能会受到限制。
评论区主要围绕 100X.Bot 的自修复机制和潜在的隐私问题展开了讨论。
一些用户质疑其“自修复”能力的范围,认为它可能只对 CSS 类名的变化有效,而无法应对更复杂的页面结构变化。也有用户担心这种共享 DOM 地图的方式会带来隐私风险,因为地图中可能包含用户的敏感信息。
另一些开发者则提出了更实际的问题,例如如何创建自定义的工作流程,以及如何让 AI 代理能够真正“看到”并理解其操作的结果。他们希望 AI 代理能够像人类用户一样与网页进行交互,并根据交互结果进行调整,而不是仅仅依赖于静态的 DOM 结构。
此外,还有用户提出了通过生成 JavaScript 脚本来与网页交互的方案,认为这样可以提高交互的效率和准确性。总的来说,评论区的讨论既有对 100X.Bot 创新性的肯定,也有对其局限性和潜在风险的担忧,体现了开发者们对 AI 自动化技术的复杂态度。
- 原文: [A stateful browser agent using self-healing DOM maps](https://100x.bot/a/a-stateful-browser-agent-using-self-healing-dom-maps)
- Hacker News: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5604451](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5604451)
- 作者: shardullavekar
- 评分: 48
- 评论数: 33
- 发布时间: 2025-10-16 20:21:36
---
## 为什么作者选择 Elixir Phoenix 而不是 Rails, Laravel 和 Next.js?
这篇文章探讨了作者在为项目选择技术栈时,为何最终选择了 Elixir Phoenix LiveView,而不是其他流行的框架如 Rails, Laravel 和 Next.js。作者主要考虑了开发速度、应用性能以及单人开发者的维护成本。
作者提到,如果选择 React/Next.js + Laravel 的组合,需要同时维护前端和后端,这对于单人开发者来说负担过重。虽然 Laravel Livewire 和 Rails Hotwire 也能简化前端开发,但作者需要更强大的后台任务处理、实时更新和双向通信能力。最终,Elixir 和 Phoenix 框架凭借其性能、内置的 Oban 后台任务处理、简洁的语法以及 LiveView 的实时更新能力脱颖而出。LiveView 通过 WebSockets 进行通信,无需每次更改都发送新的请求,同时还能通过 hooks 集成 Alpine.js 等 JavaScript 库。作者总结了选择 Phoenix 的几个关键原因:开发速度快、高并发处理能力、主要使用一种语言、代码简洁易读、编译器能捕捉大部分 bug、应用具有容错性。虽然作者承认 Rails, Laravel 和 Next.js 都是优秀的框架,但 Phoenix 更适合他的特定用例,并鼓励开发者探索新的技术方案。
评论区对作者的选择进行了多角度的讨论。有人指出 Rails 已经内置了 Solid Queue (任务队列) 和 Solid Cable (实时消息),设置起来并不复杂。也有人认为 Elixir 的生态系统相对较小,第三方库支持不足,社区成熟度不够,可能不适合大型项目。还有人提到 Next.js 也是一个全栈框架,可以同时处理前端和后端。一些评论者赞同 Elixir LiveView 的编程模型,认为它是现代 Web 开发的合理选择。另有评论提到,Phoenix 的一些库比 Rails 更现代化,更容易实现某些功能,例如在同一服务器上运行 API 和网站。总的来说,评论区既有对 Elixir Phoenix 优势的认可,也有对其生态系统和社区规模的担忧,体现了技术选型需要根据具体项目需求进行权衡。
- 原文: [Why I Chose Elixir Phoenix over Rails, Laravel, and Next.js](https://akarshc.com/post/phoenix-for-my-project.html)
- Hacker News: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5605291](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5605291)
- 作者: akarshc
- 评分: 46
- 评论数: 22
- 发布时间: 2025-10-16 21:48:33
---
## Inkeep Agents:开源AI Agent构建平台
Inkeep Agents 是一个开源平台,旨在帮助开发者通过无代码可视化构建器或 TypeScript SDK 创建 AI Agent,并支持双向同步,适用于 AI 助手和多 Agent 工作流。这个项目在 GitHub 上开源,提供了一个灵活的框架,让开发者能够轻松地设计和部署 AI Agent。
Inkeep Agents 的核心功能包括:无代码可视化构建器,允许用户通过拖拽和配置组件来创建 Agent;TypeScript SDK,为熟悉代码的开发者提供更灵活的编程方式;双向同步,确保可视化界面和代码之间保持同步;支持 AI 助手和多 Agent 工作流,满足不同的应用场景。通过 Inkeep Agents,开发者可以快速构建各种 AI 应用,例如客户服务机器人、自动化流程助手等。该项目使用 MIT 许可证,鼓励开发者自由使用和修改。
Inkeep Agents 提供了一种低代码甚至无代码的方式来构建 AI Agent,降低了 AI 开发的门槛。对于有一定编程基础的开发者,TypeScript SDK 提供了更强大的定制能力。双向同步功能保证了开发过程中的灵活性和一致性。此外,项目还提供了详细的文档和示例,帮助开发者快速上手。
- 原文: [Launch HN: Inkeep (YC W23) – Open Source Agent Builder](https://github.com/inkeep/agents)
- Hacker News: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5604700](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5604700)
- 作者: engomez
- 评分: 24
- 评论数: 18
- 发布时间: 2025-10-16 20:50:08
---
## Rust 语言为内核开发带来新特性
本文讨论了 Rust 语言设计团队为 Linux 内核开发 Rust 项目带来的一些新特性,重点介绍了字段投影、原地初始化和任意 Self 类型这三个最关键的语言特性。 这些特性旨在提升 Rust 在内核开发中的效率和安全性。
文章指出,Rust 新语言特性的开发速度相对较慢,主要是因为 Rust 团队非常谨慎,避免引入不良设计。 但更重要的原因是“注意力集中度”不够,因为 Rust 项目主要由志愿者驱动,如果没有人专注于推动某个特性或一组相关特性,这些特性就会停滞不前。 Rust for Linux 项目通过将精力集中在 Linux 内核需要的特定功能上,有效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文章详细解释了字段投影的概念,它允许将指向结构的指针转换为指向该结构字段的指针。 Rust 已经为内置的引用和指针类型提供了此功能,但对于用户定义的智能指针类型,该功能并不总是有效。 由于 Rust for Linux 开发人员希望拥有自定义智能指针来处理不受信任的数据、引用计数、外部锁定和相关的内核复杂性,因此他们将受益于一种通用的语言特性,该特性允许对所有指针类型使用相同的语法进行字段投影。
文章还讨论了 `Pin` 类型如何影响字段投影。 默认情况下,Rust 编译器可以自由移动结构以提高性能。 当从 C 端引用结构时,这不起作用,因此 `Pin` 类型用于标记不应移动的结构。 Lossin 解释说,最通用的字段投影操作签名是 `Container<'a, Struct> -> Output<'a, Field>`,这意味着给定一个包装结构的指针类型,并且必须在生命周期 a 内有效,则投影一个字段会产生一个(可能不同的)输出指针类型,该类型包装该结构的字段,并在同一生命周期内有效。 Lossin 举例说明了支持此功能如何使在内核的 Rust 绑定中完全实现读复制更新 (RCU) 支持变得更加容易。
最后,文章提到了 Rust for Linux 目前使用的不稳定语言特性的稳定化,以及那些可以改变项目代码结构的语言特性,应该被优先考虑。
- 原文: [Upcoming Rust language features for kernel development](https://lwn.net/Articles/1039073/)
- Hacker News: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5601982](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5601982)
- 作者: pykello
- 评分: 206
- 评论数: 105
- 发布时间: 2025-10-16 14:12:51
---
## DoorDash 与 Waymo 联手在凤凰城推出自动驾驶送货服务
DoorDash 宣布与 Waymo 合作,在凤凰城推出自动驾驶送货服务,并在洛杉矶、旧金山和凤凰城为 DashPass 会员提供限时 Waymo 优惠。DashPass 会员在年底前每月可享受一次 Waymo 乘车 10 美元的优惠。
在凤凰城进行的自动驾驶送货服务测试正在进行中,计划在今年晚些时候推出更广泛的商业运营。该地区的 DoorDash 消费者可能会被分配到一辆完全自动驾驶的 Waymo 车辆,用于从参与活动的商家处送货。该服务将从 DashMart 开始,DoorDash 拥有的便利店、杂货店和零售店,并计划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扩展。DoorDash 的目标是创建一个多模式的自动驾驶未来,整合 Dashers、机器人、无人机和 Waymo 等不同的送货方式。
DoorDash 认为,与 Waymo 的合作将为会员提供价值、便利和社区服务,并推进其对本地商业自动驾驶未来的愿景。Waymo 也表示,通过与 DoorDash 的合作,他们可以利用其成熟的送货经验,为客户提供无缝、非接触式的服务。DashPass 提供独家优惠、会员专属福利,以及数千家餐厅、杂货店和零售商的合格订单 0 美元送货费和降低的服务费。
评论区对 DoorDash 和 Waymo 的合作展开了热烈讨论,观点各异。
* **对自动驾驶的积极评价:** 有用户表示,在已经使用 Waymo 服务的城市,Waymo 比传统 Uber 更便宜、更安全,且避免了小费和尬聊等社交负担。
* **对送货上门的疑问:** 有用户好奇自动驾驶车辆如何完成“最后一公里”的配送,例如如何将食物送到顾客家门口。
* **对价格和优惠的质疑:** 有用户指出,虽然 DashPass 看起来很划算,但商家可能会提高菜单价格或限制可购买的商品种类。
* **对应用场景的展望:** 有用户认为,自动驾驶送货服务对于没有车的用户来说意义重大,可以解决购买大量商品时的运输问题。
* **对服务对象和潜在问题的担忧:** 有用户认为,自动驾驶送货对于居住在公寓或残疾人士来说可能不太方便,因为他们需要自己从车上卸货。也有人担心自动驾驶车辆可能会像共享电动车一样被随意丢弃。
* **对投放区域的质疑:** 有用户认为在凤凰城测试自动驾驶意义不大,因为该地天气良好,路况简单,无法体现自动驾驶的真正能力。
- 原文: [DoorDash and Waymo launch autonomous delivery service in Phoenix](https://about.doordash.com/en-us/news/waymo)
- Hacker News: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5605501](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5605501)
- 作者: ChrisArchitect
- 评分: 37
- 评论数: 44
- 发布时间: 2025-10-16 22:04:18
---
## 室内 VOC 污染:表面储库容量远超预期
本文研究了室内环境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VOCs) 在室内表面的吸附和储存能力,颠覆了传统认知。研究发现,室内表面作为 VOCs 的储库,其容量远大于之前认为的薄层有机膜,这意味着我们对室内 VOCs 的暴露途径和长期影响需要重新评估。
研究人员通过向一栋测试房屋注入不同挥发性的 VOCs,并监测其在室内表面的吸附动力学,评估了室内环境对 VOCs 的总吸附能力。结果表明,室内表面的储库容量非常大,相当于微米级的辛醇当量平均厚度。这意味着,油漆表面和木材等可渗透或多孔材料,可能是室内 VOCs 的主要储库,而非传统的有机表面薄膜。
这种大容量的表面储库导致辛醇-空气分配系数 (Koa) 大于 10^5 的化合物主要吸附在室内表面,难以通过通风去除。这直接影响了我们对室内 VOCs 归宿和人体暴露的理解。由于室内表面具有如此大的吸附能力,有机污染物在室内环境中的停留时间将比之前预测的要长得多。这意味着,我们需要重新评估室内空气质量控制策略,并更加关注通过皮肤接触和非饮食摄入等途径暴露于 VOCs 的风险。这项研究强调了理解室内环境中 VOCs 行为复杂性的重要性,以便更好地保护公众健康。
- 原文: [VOC injection into a house reveals large surface reservoir sizes](https://www.pnas.org/doi/10.1073/pnas.2503399122)
- Hacker News: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5554004](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5554004)
- 作者: PaulHoule
- 评分: 27
- 评论数: 13
- 发布时间: 2025-10-12 08:23:35
---
## Liquibase 许可证变更后的 "开源" 宣传争议
Liquibase 在许可证变更后,仍然以 "开源" 自居,引发了社区的广泛讨论和质疑。 这篇文章主要围绕 Liquibase 的这一行为展开,探讨其是否符合开源的定义,以及对用户和社区可能产生的影响。
Liquibase 之前采用 Apache 2.0 许可证,被广泛认为是开源项目。 然而,在许可证变更后,虽然仍然可以免费使用,但某些功能和商业用途受到了限制。 这使得 Liquibase 是否还能被称为 "开源" 变得模糊不清。 文章指出,Liquibase 持续宣传自己为开源,可能会误导用户,让他们认为可以自由地使用和修改代码,而实际上并非如此。 这种行为也可能损害 Liquibase 的声誉,降低用户对其信任度。 此外,文章还提到,许可证变更可能会导致社区分裂,一些开发者可能会选择其他真正开源的替代方案。 因此,Liquibase 应该更加透明地说明其许可证条款,避免使用户产生误解。 明确区分免费使用和开源之间的区别至关重要。
由于文章内容有限,且缺少评论信息,无法进行更深入的观点分析。
- 原文: [Liquibase continues to advertise itself as "open source" despite license switch](https://github.com/liquibase/liquibase/issues/7374)
- Hacker News: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5602676](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5602676)
- 作者: LaSombra
- 评分: 267
- 评论数: 211
- 发布时间: 2025-10-16 16:02:52
---
## LINQ 与声明式编程:提升代码可读性和效率
本文探讨了如何使用 LINQ(Language Integrated Query)进行声明式编程,通过一个将命令式代码转换为 LINQ 的实际案例,展示了 LINQ 在提高代码可读性、简洁性和可维护性方面的优势。文章还对比了 LINQ 与 SQL 在数据查询方面的应用场景,并强调了在适当情况下使用 LINQ 和 lambda 表达式可以编写出更清晰、更易于扩展的代码。
文章首先指出,在 C# 中,函数式编程并非事后才考虑的,而是非常有效的方式。声明式编程是一种合法的编程风格,可以用来编写简洁易懂的代码。文章通过一个零售商的例子,展示了如何使用 LINQ 解决实际业务问题:从一个产品列表中筛选出特定产品并排序。最初的命令式代码冗长且效率低下,而使用 LINQ 可以大大简化代码,提高可读性。作者分别展示了使用 LINQ 的 SQL 风格语法和 lambda 表达式的写法,其中 lambda 表达式的写法最为简洁。
文章强调,虽然 SQL 在很多情况下仍然是最佳选择,但在某些情况下,LINQ 提供了另一种解决数据查询问题的途径。通过利用 lambda 表达式,可以编写出团队中最简洁的代码。为了深入掌握 LINQ,建议阅读官方文档并搭建简单的数据库进行实践。
## 评论区观点:LINQ 的性能考量与现代 .NET 的优化
评论区中,用户 @jasonthorsness 分享了自己使用 LINQ 的经验,他喜欢 LINQ 的对象方法语法,认为它比手动循环更容易编写和阅读。但在 2015-2017 年期间,由于性能问题,在对性能要求严苛的代码中必须避免使用 LINQ。不过,新版本的 .NET 已经减少了这种性能损失,现在可以先尝试使用 LINQ,如果更简洁清晰,则在性能分析后才考虑重写。这个评论从实践角度补充了文章内容,提醒开发者在使用 LINQ 时需要关注性能问题,并考虑 .NET 版本的更新带来的优化。
- 原文: [LINQ and Learning to Be Declarative](https://www.nickstambaugh.dev/posts/LINQ-and-being-declarative)
- Hacker News: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5528508](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5528508)
- 作者: sieep
- 评分: 16
- 评论数: 15
- 发布时间: 2025-10-09 22:50:24
---
## Rill 博客:透视表为何永不过时
本文探讨了透视表这一经典数据分析工具在现代数据环境下的复兴,以及它如何通过简化复杂数据分析,赋能更广泛的业务用户。
透视表是一种用于汇总和分析数据的强大工具,它允许用户通过拖拽字段,快速地对数据进行切片、切块和聚合,无需编写任何代码。文章指出,透视表的革命性在于它将复杂的数据查询转化为直观的可视化探索,极大地降低了数据分析的门槛。文章详细介绍了透视表的四个核心组成部分:行、列维度、过滤器和值,并阐述了它们如何协同工作,使用户能够轻松地探索数据中的模式和趋势。
文章还回顾了透视表的历史,从早期的手工记账到电子表格的出现,再到 Lotus Improv 中透视表的诞生,以及 Excel 对透视表的普及。文章强调,尽管 Excel 并非第一个推出电子表格的软件,但它通过图形用户界面和强大的功能,最终确立了在电子表格市场的统治地位。此外,Excel 通过不断引入 PowerPivot、Power Query 等插件,进一步增强了其数据分析能力,并最终演化为 Power BI 等更强大的商业智能工具。
总的来说,文章认为透视表之所以能够经久不衰,是因为它满足了用户对简单、直观的数据分析工具的需求。在 AI 时代,透视表仍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成为连接数据和业务用户的桥梁。
- 原文: [Like MS Excel, Pivot tables never die](https://www.rilldata.com/blog/why-pivot-tables-never-die)
- Hacker News: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5604823](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5604823)
- 作者: articsputnik
- 评分: 16
- 评论数: 31
- 发布时间: 2025-10-16 21:03:47
---
## Jiga 招聘全栈工程师:远程职位,助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Jiga 正在招聘全栈工程师,旨在构建一个数字化平台,简化制造商采购零件的流程,实现自动化、协作化和数据驱动。他们正在寻找拥有 React、Node.js 和 MongoDB 经验,并且热爱构建 UI 组件和 API 端点的工程师。
Jiga 是一家完全远程的公司,团队成员来自多个国家。他们推崇结果导向,信任团队成员,鼓励坦诚沟通。公司注重工程师文化,提倡代码简洁、快速交付,并强调产品优先。Jiga 提供灵活的远程工作环境、股票期权、年度团队线下活动以及自我发展预算。他们希望应聘者拥有 3 年以上全栈 Web 应用开发经验,熟悉 AWS 和 EC2/ECS 服务,并具备构建复杂 Web 应用的经验,同时需要少量工作时间与 GMT+3 时区重叠。对于美国申请者,需要美国公民身份或绿卡。
由于没有评论内容,这里跳过评论分析。
- 原文: [Jiga (YC W21) Is Hiring Full Stacks](https://www.workatastartup.com/jobs/44310)
- Hacker News: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5604308](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5604308)
- 作者: grmmph
- 评分: 1
- 评论数: 0
- 发布时间: 2025-10-16 20:00:45
---
## JustSketchMe:一款强大的在线人体姿势参考工具
JustSketchMe 是一款在线姿势参考工具,旨在帮助艺术家们更轻松地创作角色和场景。它提供了丰富的角色模型、道具和姿势库,支持精细的手部姿势调整、动态光照和透视效果,让用户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这款工具不仅有网页版,还支持 iOS、Mac、Windows 和 Android 平台,方便用户随时随地进行创作。
JustSketchMe 提供了友好的用户界面,即使是初学者也能快速上手。用户可以通过简单的拖拽和调整,轻松创建出各种动态的姿势。此外,它还提供了大量的预设姿势和道具,可以帮助用户快速构建场景。高级用户还可以使用高级功能,例如调整光照、透视和手部姿势,从而获得更精细的效果。该工具的开发者 Herman 表示,很高兴看到这款已经运行了 6 年的工具能在 Hacker News 上引起关注。
评论区对 JustSketchMe 的反响热烈,许多用户称赞其出色的移动端支持和易用性。有人将其与老牌软件 Poser 相提并论,认为它是该领域的有力竞争者。也有用户提出了改进建议,例如加入自然语言 AI 集成,让用户可以通过语音指令来控制角色姿势。此外,还有用户希望能够加入反向运动学功能,以及将场景上传到图像生成模型的功能,以便生成更逼真的图像。总的来说,JustSketchMe 凭借其强大的功能和便捷的操作,受到了广大艺术家和爱好者的喜爱。
- 原文: [JustSketchMe – Digital Posing Tool](https://justsketch.me)
- Hacker News: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5539079](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5539079)
- 作者: surprisetalk
- 评分: 136
- 评论数: 24
- 发布时间: 2025-10-10 21:53:38
---
## Ollama 新增 Coding 模型与集成
Ollama 发布了 GLM-4.6 和 Qwen3-coder-480B 两款新的 coding 模型,并提供了与 VS Code、Zed 和 Droid 等常用工具的集成方法。Qwen3-Coder-30B 也进行了更新,以在 Ollama 的新引擎中实现更快、更可靠的工具调用。
文章详细介绍了如何使用这些模型。首先,可以通过简单的命令 `ollama run glm-4.6:cloud` 或 `ollama run qwen3-coder:480b-cloud` 来运行云端模型。对于拥有超过 300GB 显存的用户,也可以本地运行 `qwen3-coder:480b` 模型。文章还提供了一个使用 GLM-4.6 创建单页应用的示例,展示了模型的强大功能。
此外,文章还介绍了如何将这些模型集成到 VS Code、Zed 和 Droid 等开发工具中。对于 VS Code 和 Zed,需要先 pull 模型,然后在相应的配置界面中选择 Ollama 作为 Provider 并选择所需的模型。对于 Droid,则需要在 `~/.factory/config.json` 文件中添加自定义模型配置。
Ollama 还提供了 Cloud API 访问方式,用户可以通过 API 密钥直接调用云端模型。文章提供了使用 curl 命令调用 API 的示例,并链接到了 Ollama 的 API 文档。总而言之,Ollama 旨在简化 coding 模型的部署和使用,并将其无缝集成到开发者的工作流程中。
评论区对 Ollama 的新模型和集成展开了讨论。有人表示 GLM-4.6 是他们的新宠,并分享了使用体验。也有人询问 Ollama 云产品与 Anthropic 和 OpenAI 的产品相比如何。还有人提到,Ollama 正在开发 Vulkan Compute 支持,并鼓励感兴趣的用户进行测试。此外,有人指出 Ollama 列出了一些仅在云产品中支持的模型,这让他们感到失望,认为 Ollama 只是想快速赚钱。也有人质疑 Ollama 未经署名地复制了 llama.cpp 的代码。
- 原文: [New coding models and integrations](https://ollama.com/blog/coding-models)
- Hacker News: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5601834](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5601834)
- 作者: meetpateltech
- 评分: 157
- 评论数: 51
- 发布时间: 2025-10-16 13:46:50
---
## 探索 LACE:一种基于链接的新型细胞自动机
本文介绍了一种名为 LACE(Link Automata Computing Engine)的新型计算规则,它在细胞网格上局部应用时,展现出引人入胜的涌现式“人工生命”行为。LACE 规则是细胞自动机的一个新层次,它利用了邻域拓扑——网格的状态是细胞状态及其连接(链接)的函数。
LACE 的核心在于其对传统细胞自动机的扩展,它不仅考虑了细胞自身的状态,还将细胞间的连接(链接)纳入考量。这意味着每个细胞的状态不仅取决于其邻居的状态,还取决于它与这些邻居之间的连接方式。这种连接可以是动态的,并且会影响系统的整体行为。作者提到,受到数字物理的启发,他开始思考如何创建一个模型,在这个模型中,空间形状可以演变,空间形状可以影响物质,物质也可以影响空间形状。
LACE 平台是用 Python 编写的,允许开发者探索细胞和细胞之间的连接都受到规则约束的细胞自动机。LACE 规则可以利用细胞和邻域的拓扑属性,例如连接数、邻居度数和其他指标。这种方法能够实现拓扑结构影响邻域状态的规则——拓扑结构可以演变并塑造系统的行为,而系统的行为也可以塑造拓扑结构。
LACE 的出现为细胞自动机领域开辟了新的可能性,它允许创建具有更复杂行为的规则,并产生新的稳定模式,例如振荡器、滑翔机和喷射器。作者认为,LACE 代表了 Wolfram 提出的 Ruliad 中的一个新计算视角,为探索各种规则和模式提供了新的途径。
- 原文: [Lace: A New Kind of Cellular Automata Where Links Matter](https://www.novaspivack.com/science/introducing-lace-a-new-kind-of-cellular-automata)
- Hacker News: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5605153](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5605153)
- 作者: airesearcher
- 评分: 11
- 评论数: 4
- 发布时间: 2025-10-16 21:33:45
---
## Claude Haiku 4.5:更快速、更经济的AI模型
Anthropic 发布了 Claude Haiku 4.5,一款更小巧但性能强大的 AI 模型,它在速度和成本效益上实现了显著提升。Haiku 4.5 在某些任务上甚至超越了之前的 Claude Sonnet 4,尤其是在计算机使用方面。
Haiku 4.5 的亮点在于其近乎前沿的编码质量,同时具备极快的速度和成本效益。它在 Augment 的 agentic 编码评估中达到了 Sonnet 4.5 性能的 90%,与更大的模型相媲美。这款模型特别适合需要低延迟的实时任务,例如聊天助手、客户服务代理或结对编程。对于 Claude Code 用户来说,Haiku 4.5 能够显著提升编码体验,无论是多代理项目还是快速原型设计。
与两周前发布的 Claude Sonnet 4.5 相比,Haiku 4.5 为用户提供了新的选择,在追求接近前沿性能的同时,能够显著降低成本。Sonnet 4.5 仍然是 Anthropic 的前沿模型,也是世界上最好的编码模型。Haiku 4.5 还可以与 Sonnet 4.5 结合使用,例如,Sonnet 4.5 可以将复杂的问题分解为多步骤计划,然后协调一组 Haiku 4.5 并行完成子任务。
在安全性方面,Haiku 4.5 经过了详细的安全评估,结果显示其不良行为发生率较低,并且比之前的 Haiku 3.5 更加一致。在自动对齐评估中,Haiku 4.5 的错位行为总体发生率也明显低于 Sonnet 4.5 和 Opus 4.1,成为目前为止 Anthropic 最安全的模型。Haiku 4.5 已在 Claude API、Amazon Bedrock 和 Google Cloud 的 Vertex AI 上提供,开发者可以轻松使用 `claude-haiku-4-5`。定价为每百万输入和输出 tokens 1 美元/5 美元。
- 原文: [Claude Haiku 4.5](https://www.anthropic.com/news/claude-haiku-4-5)
- Hacker News: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5595403](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5595403)
- 作者: adocomplete
- 评分: 684
- 评论数: 270
- 发布时间: 2025-10-16 00:55:06
---
## 北海油田的奇特访客:数千只飞虫为何短暂停留?
文章探讨了北海油田平台上出现的数千只飞虫集体降落现象,以及背后的原因和意义。这些飞虫主要是食蚜蝇,它们在平台短暂停留后又会集体飞走。
研究人员通过分析这些飞虫携带的花粉,发现它们来自远至500公里以外的地方,揭示了食蚜蝇惊人的迁徙能力。食蚜蝇扮演着重要的自然害虫控制者和授粉者的角色,它们可以长途迁徙,甚至跨越海洋。与蜜蜂不同,食蚜蝇的幼虫以蚜虫为食,成虫则以花粉和花蜜为食。研究表明,食蚜蝇的迁徙与季节有关,它们在秋季向南迁徙到西班牙南部,春季则向北迁徙到挪威。
研究人员分析了飞虫携带的花粉种类,发现超过100种植物的花粉,表明食蚜蝇是优秀的授粉者。这些花粉包括荨麻、黑接骨木和绣线菊等常见植物。尽管如此,长距离运输的花粉是否仍然具有授粉能力尚不清楚。研究人员计划通过改进保存方法或在其他地点收集样本来解决这个问题。
评论区也对这一现象展开了讨论。有人惊叹于飞虫迁徙的毅力,特别是考虑到它们短暂的生命周期。有人则对飞虫高效的飞行能力表示赞叹,认为其效率远超无人机。还有人指出,油田平台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对某些物种有益,引发了关于环境保护的讨论。最后,有人对昆虫跨洋能力表示惊讶。
- 原文: [Flies keep landing on North Sea oil rigs](https://theconversation.com/thousands-of-flies-keep-landing-on-north-sea-oil-rigs-then-taking-off-a-few-hours-later-heres-why-265622)
- Hacker News: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5539262](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5539262)
- 作者: speckx
- 评分: 158
- 评论数: 71
- 发布时间: 2025-10-10 22:07:46
---
## TurboTax 如何阻止美国人免费报税长达 20 年
这篇文章深入探讨了 Intuit 公司(TurboTax 的母公司)过去 20 年来如何积极阻止美国政府建立免费报税系统的内幕。文章揭露了 Intuit 如何通过游说、利用“免费”产品误导消费者、以及与政府达成协议等手段,来维护其在税务软件市场的领导地位,从而保障其利润。
文章指出,Intuit 意识到如果美国政府像其他发达国家一样,为大多数公民提供简单且免费的报税服务,TurboTax 的成功将岌岌可危。因此,Intuit 采取了一系列策略来阻止政府的“入侵”,包括游说活动、聘请前 IRS 官员、以及制造“第三方草根”支持。
Free File 计划是 Intuit 反“入侵”战略的核心。该计划是 Intuit 与政府达成的一项协议,承诺为低收入纳税人提供免费在线报税服务,以换取 IRS 不建立政府运营的报税系统。然而,Intuit 采取了各种手段来限制该计划的影响力,例如在 TurboTax 的 Free File 页面上添加代码,使其难以被搜索引擎找到。
此外,Intuit 还推出了名为 “Free Edition” 的“免费”产品,但该产品设置了许多陷阱,诱导用户付费。内部文件显示,Intuit 清楚地知道自己在欺骗顾客,但仍然利用 “FUD”(恐惧、不确定性和怀疑)等营销手段,让尽可能多的顾客付费。文章还提到,美国人每年花费大量时间和金钱来报税,而 Intuit 的行为加剧了这一问题。
- 原文: [TurboTax’s 20-year fight to stop Americans from filing taxes for free (2019)](https://www.propublica.org/article/inside-turbotax-20-year-fight-to-stop-americans-from-filing-their-taxes-for-free)
- Hacker News: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5601750](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5601750)
- 作者: lelandfe
- 评分: 481
- 评论数: 258
- 发布时间: 2025-10-16 13:31:31
---
## 保护用户账号:抵御撞库攻击的实用策略
本文深入探讨了撞库攻击,这是一种针对 Web 应用程序的常见攻击方式,攻击者利用泄露的用户名和密码尝试非法访问其他服务。文章重点介绍了 CIAM(客户身份和访问管理)系统防御撞库攻击的策略,并强调了多层防御的重要性。
文章首先解释了撞库攻击的原理,即攻击者利用从一个服务泄露的凭据,尝试访问其他服务。由于用户经常在不同平台重复使用密码,这种攻击的成功率很高。文章强调了撞库攻击的严重后果,包括欺诈、数据盗窃、声誉损害和监管处罚。
为了有效防御撞库攻击,文章提出了多种策略。其中,多因素身份验证(MFA)被认为是目前最有效的防御手段,即使攻击者获得了有效的凭据,也无法通过第二因素的验证。然而,MFA 并非万无一失,因为并非所有用户都会启用它,而且强制使用 MFA 可能会影响用户体验。因此,文章建议通过多种方式提高 MFA 的采用率,例如提供多种 MFA 选项、实施逐步验证等。
除了 MFA,文章还介绍了其他防御策略,包括:
* **泄露密码检测:** 将用户密码与已知泄露密码数据库进行比对,及时发现可疑登录尝试。
* **请求速率限制:** 对登录请求进行速率限制,防止攻击者进行暴力破解。
* **设备指纹识别:** 通过设备 Cookie 区分已知和未知客户端,对未知设备实施更严格的速率限制。
文章强调,没有一种单一的防御手段能够完全阻止撞库攻击,因此需要采用多层防御策略,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总而言之,防御撞库攻击需要综合考虑安全性、用户体验和成本等因素,选择合适的防御策略,并不断优化和调整。
- 原文: [Credential Stuffing](https://ciamweekly.substack.com/p/credential-stuffing)
- Hacker News: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5571647](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5571647)
- 作者: mooreds
- 评分: 26
- 评论数: 18
- 发布时间: 2025-10-14 02:20:00
---
## NASA的银色史努比奖:表彰航天贡献的特殊荣誉
本文介绍了NASA颁发的银色史努比奖,这是一个由宇航员亲自颁发的特殊荣誉,旨在表彰为航天飞行安全和任务成功做出杰出贡献的政府和工业界人员。这个奖项不仅仅是一个奖章,它还包括一张由宇航员签名的感谢信和一张史努比的银质胸针,史努比的形象代表着航天任务的守护者。
银色史努比奖的特别之处在于其评选标准和颁发方式。候选人必须对载人航天计划做出显著贡献,并且其工作表现必须超越一般要求。宇航员亲自参与颁奖过程,这使得这个奖项更具意义和价值。史努比形象的选择也并非偶然,它象征着安全、成功和积极的态度,与NASA的航天精神相契合。此外,文章还提到由于联邦政府资金的暂时中断,NASA网站的内容可能没有及时更新。文章还提供了NASA的各种资源链接,包括新闻、多媒体、任务、人类太空探索、地球科学、太阳系、宇宙、科学、航空学、技术、学习资源以及关于NASA的信息。
- 原文: [Silver Snoopy Award](https://www.nasa.gov/space-flight-awareness/silver-snoopy-award/)
- Hacker News: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5557591](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5557591)
- 作者: LorenDB
- 评分: 77
- 评论数: 18
- 发布时间: 2025-10-12 20:04:05
---
🫵 来啊,说点有用的废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