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小时前
|
|
|
## 今天 Hacker News 社区聊了啥? NO.20251027
哈喽,科技爱好者们!今天的新鲜事儿可真不少,从Rust打造跨平台桌面应用的新利器,到亚马逊被爆偷偷藏起数据中心用水量,再到教孩子们安全地学黑客技术,简直是脑洞大开!还有Linux上的Recall神器、Fly.io的新型服务发现系统、以及在浏览器里玩转OpenBSD C/C++工具链… 别犹豫了,赶紧点开全文,一起吃瓜涨姿势,看看哪个才是你的菜!

---
## Rust GPUI 组件:打造跨平台桌面应用的利器
这篇文章介绍了一个名为 `gpui-component` 的 Rust 库,它提供了一系列 GUI 组件,用于使用 GPUI 框架构建出色的跨平台桌面应用程序。该库旨在简化跨平台 GUI 开发,让开发者能够更高效地创建美观且功能强大的桌面应用。
`gpui-component` 库利用 Rust 语言的优势,提供了高性能和内存安全。它与 GPUI 框架结合,可以构建在不同操作系统上运行的原生桌面应用。该库的目标是提供一套可复用的、高质量的 GUI 组件,例如按钮、文本框、列表等,开发者可以直接使用这些组件,而无需从头开始编写。此外,该库还支持自定义主题和样式,允许开发者根据自己的需求定制应用的外观。通过使用 `gpui-component`,开发者可以专注于应用的核心逻辑,而无需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在 GUI 组件的实现上。这个项目看起来很有潜力,能帮助 Rust 开发者更轻松地创建现代化的桌面应用。
由于没有评论内容,这里就不进行评论分析了。
- 原文: [Rust cross-platform GPUI components](https://github.com/longbridge/gpui-component)
- Hacker News: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5719004](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5719004)
- 作者: xvilka
- 评分: 249
- 评论数: 100
- 发布时间: 2025-10-27 17:44:18
---
## 别忘了这些 HTML 标签,让你的网页正常工作
这篇文章讨论了在创建 HTML 文件时,为了确保网页在浏览器中按预期工作,应该包含的一些基本 HTML 片段,例如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 `<meta charset="utf-8">` 和 `<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initial-scale=1.0">`。
文章首先解释了 `<!doctype html>` 的重要性,如果没有它,浏览器可能会进入怪异模式,模拟旧的、不符合标准的行为,从而影响布局、尺寸和对齐方式的计算。 接着,文章强调了声明文档语言的重要性,使用 `<html lang="en">` 可以帮助浏览器、搜索引擎和辅助技术更好地处理网页内容,例如,正确发音、提高索引和翻译的准确性以及应用特定于区域设置的工具。
然后,文章提到了 `<meta charset="utf-8">` 标签,它告诉浏览器如何解释文本,确保特殊字符(如 é、ü)正确显示。 缺少此标签可能导致字符显示异常。 此外,文章还讨论了 `<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initial-scale=1.0">` 标签,它可以确保网页在移动设备上正确显示,避免页面元素过小的问题。
最后,作者开玩笑地提到了 `<div id="root"></div>` 和 `<script src="bundle.js"></script>`,暗示了现代 Web 开发中 JavaScript 打包的重要性。
评论区里,有用户提到了 HTML5 boilerplate ,这是一个常用的 HTML 模板,包含了这些基础标签和其他最佳实践。 还有人分享了一些关于 quirks 模式的见解,指出某些网站(包括 Hacker News)实际上是在 quirks 模式下渲染的。 此外,还有用户建议使用 `<main>` 标签来确保屏幕阅读器能够跳过页面 "chrome",从而提高可访问性。 有用户指出了文章中的笔误,将 `lang` 属性写成了 `lange`。 也有人提到可以利用用户样式表或扩展来修复旧网站的字体大小和颜色等问题,无需等待维护者更新。 还有人讨论了在不使用打包工具的情况下使用 Web Components 的方法。
- 原文: [Don't forget these tags to make HTML work like you expect](https://blog.jim-nielsen.com/2025/dont-forget-these-html-tags/)
- Hacker News: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5719140](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5719140)
- 作者: FromTheArchives
- 评分: 176
- 评论数: 87
- 发布时间: 2025-10-27 18:01:12
---
## Linux 上的 Recall:`recall-for-linux` 项目
`recall-for-linux` 是一个 GitHub 项目,旨在为 Linux 系统带来类似 Microsoft Recall 的功能。它允许用户记录屏幕活动,方便日后回顾和查找信息。
该项目由 rolflobker 开发,目前已获得不少关注,拥有超过 290 个 star 和 5 个 fork。它基于 MIT 许可证开源,这意味着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地使用、修改和分发该软件。项目的目标是让 Linux 用户也能享受到类似 Windows Recall 的便利,通过记录屏幕内容,提高工作效率和信息检索能力。目前项目还处于早期阶段,可能存在一些 bug 和不完善之处,但开发者社区正在积极贡献,不断改进和完善这个工具。该项目包含代码、issue、pull request、actions、projects 和 security 等模块,方便开发者参与贡献和问题追踪。
- 原文: [Recall for Linux](https://github.com/rolflobker/recall-for-linux)
- Hacker News: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5718231](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5718231)
- 作者: anticensor
- 评分: 356
- 评论数: 146
- 发布时间: 2025-10-27 15:24:19
---
## 亚马逊被指策略性隐瞒数据中心用水量
一份泄露的内部文件显示,亚马逊曾制定策略,试图掩盖其数据中心的真实用水量,原因是担心公开高用水量会损害公司声誉。在全球范围内,亚马逊的数据中心规模庞大,且正计划大幅扩张,以支持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投入。
该泄露的备忘录显示,亚马逊预计到2030年,其数据中心每年用水量将达到77亿加仑。尽管亚马逊声称已采取措施提高用水效率,但与定期公布用水量的微软和谷歌不同,亚马逊从未公开披露其服务器集群的具体用水量。
这份泄露的文件显示,亚马逊高管警告称,透明化是“一条不归路”,建议对用水量预测保密,即使他们担心会因此被指责为掩盖真相。亚马逊甚至预想了“亚马逊隐藏其用水量”之类的负面新闻标题。
亚马逊云计算部门AWS在设计一项节水活动时,注意到如果计算包括“二级”用水(即用于发电的水),将更难达到其内部目标。因此,亚马逊官员选择仅使用相对较小的“一级”用水量(77亿加仑)来计算其目标的进展情况,因为他们担心如果亚马逊的全部用水量被曝光,会带来负面宣传。
加州大学河滨分校的电气和计算机工程副教授Shaolei Ren表示,在环境科学中,通常的做法是将一级和二级用水量都包括在内,以便更准确地了解数据中心的真实用水成本。
亚马逊发言人Margaret Callahan回应称,该泄露的文件已经“过时”,并且“完全歪曲了亚马逊当前的水资源使用战略”。她表示,亚马逊已经实现了节水目标,并指出其他公司也没有计算二级用水量。
AWS在2022年11月宣布了一项新的可持续发展活动“Water Positive”,承诺到2030年“返还比其使用的更多的水”。泄露的文件显示,亚马逊计划通过节水措施将一级用水量削减至49亿加仑,但不包括二级用水量。文件还指出,只有在政府要求的情况下,才应发布二级用水数据。
该文件还警告说,选择性披露可能会导致被指责为掩盖真相。亚马逊甚至预想了“亚马逊将用水量藏在AWS背后”和“亚马逊令人失望,未能承担全部用水责任”等负面新闻标题。
- 原文: [Amazon strategised about keeping water use secret](https://www.source-material.org/amazon-leak-reveals-true-data-centres-water-usage-secret-plan/)
- Hacker News: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5719927](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5719927)
- 作者: chhum
- 评分: 63
- 评论数: 23
- 发布时间: 2025-10-27 19:53:22
---
## Corrosion:Fly.io 的新型服务发现系统
本文介绍了 Fly.io 为了解决传统中心化数据库在全局服务发现中遇到的瓶颈,而设计并开源的新型服务发现系统 Corrosion。它借鉴了 OSPF 路由协议的思想,利用 Gossip 协议和 CRDT SQLite 扩展,实现了高效、无锁、无中心服务器的全局路由数据库。
Fly.io 将 Docker 容器转化为 Fly Machines,这些微型虚拟机运行在全球的硬件上。平台面临的最大挑战在于将服务器和网络连接起来,需要一个状态同步系统,以便边缘代理能够根据准确的路由表将请求路由到最近的客户实例。
传统的编排系统依赖中心化数据库,但 Fly.io 采用了一种不同的模式,让每个服务器成为其工作负载的权威来源。这种模式虽然优雅,但需要一个全局地图来路由网络请求。
最初,Fly.io 依赖 HashiCorp Consul 来路由流量,后来又尝试使用 SQLite 缓存 Consul,但这些方案都存在问题。全局分布式共识协议(如 Raft)在长距离上会失效,并且与 Fly.io 的架构不符。
Corrosion 通过 Gossip 协议传播 SQLite 数据库,借鉴了 OSPF 路由协议的思想。OSPF 是一种链路状态路由协议,路由器负责快速将变化通知给其他路由器。Fly.io 使用 WireGuard 网格连接所有服务器,因此只需要高效地进行 Gossip。
Corrosion 使用 SWIM 协议进行组播,并通过 QUIC 在集群节点之间广播更改和协调状态。它不使用锁、中心服务器或分布式共识,而是利用 Fly.io 的编排模型,让工作节点拥有自己的状态,从而避免冲突。
为了确保每个实例都能获得相同的更新,Corrosion 使用 cr-sqlite,这是一种 CRDT SQLite 扩展。cr-sqlite 通过记录对行的更改,并使用逻辑时间戳进行最后写入胜利的更新,从而实现 CRDT 管理。
Corrosion 的优点在于易于推理、快速,并且不需要担心领导者选举或更新积压。
- 原文: [Corrosion](https://fly.io/blog/corrosion/)
- Hacker News: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5680583](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5680583)
- 作者: cgb_
- 评分: 71
- 评论数: 24
- 发布时间: 2025-10-23 19:21:04
---
## 微软与 OpenAI 合作的透明度问题
华尔街日报的文章指出,微软应该更加公开其与 OpenAI 之间的交易细节。文章质疑微软是否对其在 OpenAI 的投资进行了充分披露,以及这种合作关系对微软的财务状况产生了何种影响。目前,微软通过权益法将 OpenAI 的净亏损计入其“其他收入”项下,这实际上帮助微软抵消了部分应纳税收入。
文章还暗示,如果投资回报真的那么好,公司通常会不遗余力地宣传,但现在的情况并非如此。许多 CEO 都在含糊其辞地谈论人工智能如何引领他们的公司,但几乎没有人愿意在损益表中详细列出这些“神奇”的东西。这引发了人们对人工智能投资真实价值的质疑,以及是否存在公司为了掩盖亏损而使用各种财务手段的可能性。
评论区对微软与 OpenAI 的合作关系以及人工智能投资的整体情况提出了各种观点。
* **财务透明度与风险**: 有人认为,微软实际上并没有在 OpenAI 上花钱,而是提供了 Azure 云计算的额度,换取了巨大的潜在收益。这种观点认为,这笔交易对微软来说风险相对较小。
* **人工智能泡沫**: 另一些人则担心人工智能领域存在泡沫,并预测未来公司可能会因为在人工智能公司上的投资而遭受估值损失。他们认为,公司领导层可能会使用“非 GAAP”数据来掩盖这些失败的投资。
* **实际收益**: 还有人质疑微软从 OpenAI 投资中获得的实际收益,以及微软是否在强迫用户接受“人工智能”。
* **历史视角**: 有评论者回顾了微软过去的一些失败收购案例,并指出微软有能力承担风险和损失,因为其核心业务盈利能力强劲。
* **信息披露**: 有人认为,微软甚至不愿意公开某些信息,例如其为拆除白宫东翼所支付的费用,这进一步加剧了人们对其透明度的担忧。
- 原文: [Microsoft needs to open up more about its OpenAI dealings](https://www.wsj.com/tech/ai/microsoft-needs-to-open-up-more-about-its-openai-dealings-59102de8)
- Hacker News: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5719669](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5719669)
- 作者: zerosizedweasle
- 评分: 170
- 评论数: 111
- 发布时间: 2025-10-27 19:19:27
---
## 教授孩子们学习黑客技术的原因
Paul Hudson 创建了一个名为 "Hacktivate" 的游戏,旨在以有趣和安全的方式教授 13 岁以上的孩子黑客技术,弥补了现有网络安全教育的不足。这款应用通过 240 个 "夺旗 " 挑战,涵盖 SQL 注入、Linux 命令行、JavaScript、哈希、加密等,旨在激发新一代黑客的实验精神,并在安全和结构化的环境中学习。
作者认为,现有的 "学习黑客 " 材料要么过于枯燥和学术化,要么只针对特定群体在特定时间开放,要么缺乏指导,要么使用共享资源导致无法进行真实的修改和删除操作。Hacktivate 旨在填补这一空白,提供结构化的、电影化的挑战,同时教授实用的技能。该应用包含 240 个挑战,涵盖 SQL 注入、Linux 命令行、JavaScript、哈希、加密等,并提供安全的沙盒环境,所有数据、服务器和黑客行为都在游戏内部进行,不会影响真实目标。
Hacktivate 包含多种类型的挑战,例如基础数据处理、密码学、浏览器、终端、网络和隐写术挑战。浏览器挑战涵盖 HTTP 标头、Cookie、IDOR 和 SQL 注入等。终端挑战则模拟 Linux 终端环境,允许用户使用各种命令。网络挑战包括数据包嗅探、ARP 欺骗等。隐写术挑战则涉及从音频或图像中提取隐藏信息。所有这些挑战都旨在教授学生核心的计算机、安全和逻辑技能。
该应用注重隐私,没有跟踪器、分析、广告或 Cookie。一切操作都仅限于用户自身。作者希望通过 Hacktivate 激发孩子们对计算机安全的热情,并为他们提供一个安全、有趣的学习平台。
- 原文: [Why I'm teaching kids to hack computers](https://www.hacktivate.app/why-teach-kids-to-hack)
- Hacker News: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5669394](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5669394)
- 作者: twostraws
- 评分: 151
- 评论数: 69
- 发布时间: 2025-10-22 22:07:03
---
## GeoUtil:免费在线地图与地理工具集
GeoUtil 提供了一系列完全基于浏览器的免费在线地图和地理数据处理工具,无需注册,专为 GIS 专业人士、开发者和地理爱好者设计。这些工具全部在本地运行,无需服务器上传,保障用户数据隐私。
GeoUtil 涵盖了多种实用工具,包括:
* **测量工具**:用于计算地球上两点之间的距离(直线距离和球体距离)、测量区域面积、计算方位角等。
* **格式转换器**:支持 GeoJSON、TopoJSON、Shapefile、KML、WKT、CSV 等多种地理数据格式之间的相互转换,方便用户在不同系统和软件之间进行数据交换。
* **坐标工具**:提供坐标参考系转换(支持 500+ EPSG 代码)和坐标格式转换(DD、DMS、DDM、UTM、MGRS),以及从 GeoJSON 文件中提取坐标的功能。
* **文件合并器**:可以将多个 GeoJSON、TopoJSON、JSON 和 Shapefile 文件合并成一个文件,方便数据整合。
* **数据分割器**:可以将大型 GeoJSON 和 TopoJSON 文件按照要素属性进行分割,方便数据管理和分析。
* **数据压缩器**:用于压缩 GeoJSON 和 TopoJSON 文件,减小文件大小,提高传输效率。
GeoUtil 的特点在于其完全基于浏览器的特性,所有处理都在本地进行,保证了用户数据的安全性。同时,它支持多种常用地理数据格式,并提供了丰富的功能,可以满足用户在地图和地理数据处理方面的各种需求。无论是测量距离、转换格式,还是合并分割数据,GeoUtil 都能提供便捷高效的解决方案。对于 GIS 专业人士、开发者和地理爱好者来说,GeoUtil 都是一个非常实用的工具集。
- 原文: [Geoutil.com – Measure distances, areas, and convert geo data in the browser](https://geoutil.com)
- Hacker News: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5652998](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5652998)
- 作者: FreeGuessr
- 评分: 81
- 评论数: 14
- 发布时间: 2025-10-21 14:20:38
---
## 历史天文观测中的意外模式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斯德哥尔摩大学的一项研究,该研究揭示了历史天文观测中存在的意外模式。这些模式挑战了我们对太阳系长期稳定性的传统认知,并可能暗示着我们尚未完全理解的物理过程。
研究人员分析了数千年来古代文明的天文记录,包括日食、月食和行星位置的观测数据。他们发现了一些周期性的变化和异常现象,这些现象无法用现有的天文模型来解释。例如,一些古代观测到的日食发生的时间与现代计算存在偏差,而某些行星的运动轨迹也显示出不规则的变化。
这些发现表明,太阳系可能并非像我们之前认为的那样稳定。一些微小的引力扰动,例如来自遥远恒星或星系的引力影响,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累积,从而导致行星轨道发生变化。此外,这些意外模式也可能与太阳内部的活动有关,例如太阳磁场的周期性变化。
这项研究对于我们理解太阳系的演化和预测未来行星运动具有重要意义。它也提醒我们,即使是看似稳定的系统,也可能存在着我们尚未发现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未来的研究将需要更深入地分析历史天文数据,并结合先进的物理模型,才能揭示这些意外模式的真正原因。
由于没有提供评论内容,因此无法进行评论分析。
- 原文: [Unexpected patterns in historical astronomical observations](https://www.su.se/english/news/unexpected-patterns-in-historical-astronomical-observations-1.855042)
- Hacker News: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5683643](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5683643)
- 作者: XzetaU8
- 评分: 53
- 评论数: 7
- 发布时间: 2025-10-24 00:16:35
---
## 你如何行动,决定了你是什么样的人
这篇文章探讨了定义自我的两种哲学思想:卢梭强调内在的善良,认为世界会腐蚀我们;富兰克林则认为,人的品德在于行为,而非本质。文章指出,重复的行为塑造性格,行动比感觉更重要,因为我们无法总是改变感觉,但可以选择下一步做什么。
文章进一步阐述了“假装直到成功”的理念,认为长期模仿某种行为最终会使你成为那样的人。卢梭的哲学倾向于无尽的内省,而富兰克林的哲学则鼓励进步和行动。文章作者更倾向于富兰克林模式,因为它赋予了人们能动性,强调通过行动来塑造自我,而不是受内在感觉的束缚。引用了Arnold Glasow的名言:“做事情才能使人伟大”,强调了行动的重要性。
评论区对文章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有人批评作者对卢梭的理解过于简化,认为作者忽略了卢梭关于社会契约的深刻思考。也有人将作者的行为与文章内容联系起来,质疑其在Meta公司担任CTO期间的行为是否符合其所宣扬的道德观。另一些评论则分享了个人经验,例如将培养美德比作去健身房锻炼,需要日积月累。还有评论指出,身体健康对情绪的影响不容忽视,强调身心健康的平衡。总的来说,评论区呈现了对文章主题的多角度探讨,从哲学思辨到个人经验,再到对作者行为的质疑,各种观点相互碰撞,引发了更深层次的思考。
- 原文: [You are how you act](https://boz.com/articles/you-are-how-you-act)
- Hacker News: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5719788](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5719788)
- 作者: HiPHInch
- 评分: 175
- 评论数: 122
- 发布时间: 2025-10-27 19:35:58
---
## Artifact (YC W25) 正在纽约招聘工程师,构建现代 ECAD
Artifact 是一家 YC W25 的公司,他们正在纽约招聘工程师,专注于构建现代 ECAD (Electronic Computer-Aided Design) 工具。ECAD 软件用于设计和布局电子电路,是硬件开发的关键环节。Artifact 的目标是革新这一领域,提供更高效、更易用的工具。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 Artifact 公司的招聘信息,强调了他们在纽约的招聘需求,以及他们所从事的 ECAD 领域。ECAD 软件对于电子工程师来说至关重要,它能够帮助他们设计、模拟和验证电子电路。传统的 ECAD 工具往往复杂且难以使用,Artifact 致力于通过现代化的技术和用户体验来改变这一现状。他们希望能够吸引有才华的工程师加入,共同构建下一代 ECAD 软件。
文章还提到了 Jina AI 的两个链接:`https://r.jina.ai/YOUR_URL` 和 `https://s.jina.ai/YOUR_SEARCH_QUERY`,以及 Jina AI Reader 的主页 `https://jina.ai/reader`。这些链接可能与 Artifact 的技术栈或者他们所解决的问题相关,但具体用途需要进一步探索。总而言之,这篇文章传递了 Artifact 正在积极扩张,并寻求在 ECAD 领域有所突破的信息。
由于没有评论内容,这里就不做评论分析了。
- 原文: [Artifact (YC W25) is hiring engineers in NYC to build modern ECAD](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5719996)
- Hacker News: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5719996](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5719996)
- 作者: antonysamuel
- 评分: 1
- 评论数: 0
- 发布时间: 2025-10-27 20:00:30
---
## Zig 语言如何成为网络编程的首选
本文作者分享了自己如何将 Zig 语言应用到网络编程中,并介绍了自己开发的异步 I/O 和并发库 Zio。Zio 旨在提供一种类似于 Go 的并发模型,但又充分利用 Zig 语言的特性,最终目标是简化异步编程,提高性能。
作者最初接触 Zig 是因为其在音频软件开发方面的潜力,后来在重写 AcoustID 的倒排索引时,决定使用 Zig 语言。在尝试为新版本添加服务器接口时,作者遇到了挑战,最终决定自己开发异步 I/O 库 Zio。Zio 允许开发者编写看起来同步的代码,底层却以异步方式执行 I/O 操作,从而简化状态管理。Zio 支持异步网络和文件 I/O,提供同步原语、Go 风格的 channel、OS 信号监听等功能。Zio 的任务可以在单线程或多线程模式下运行,并且性能非常出色,单线程模式甚至超过了 Go 和 Rust 的 Tokio 框架。由于 Zio 实现了标准的 reader/writer 接口,因此可以与不感知 Zio 的外部库一起使用。作者还分享了一个使用 Zio 实现的 HTTP 服务器示例,并计划更新 NATS 客户端以使用 Zio,并开发基于 Zio 的 HTTP 客户端/服务器库。
## 评论区观点分析
评论区对 Zig 和 Zio 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和疑问:
* **关于 Context Switching 的开销:** 有评论指出,即使 Context Switching 速度很快,仍然需要考虑其对分支预测的影响。
* **关于异步 I/O 的选择:** 有评论对 Rust 等项目选择基于回调的异步 I/O 感到困惑,认为 Stackful Coroutines 更加简洁。
* **关于 Zig 的发展阶段:** 有评论指出,Zig 目前正处于 I/O 模型大改的阶段,现在是否适合拥抱 Zig 仍有待观察。
* **关于 Stackful Coroutines 的资源占用:** 有评论提到,Stackful Coroutines 在有足够内存的情况下才更有意义。
这些评论从不同角度探讨了 Zig 语言和 Zio 库的优缺点,为读者提供了更全面的视角。
- 原文: [How I turned Zig into my favorite language to write network programs in](https://lalinsky.com/2025/10/26/zio-async-io-for-zig.html)
- Hacker News: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5716109](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5716109)
- 作者: 0x1997
- 评分: 280
- 评论数: 98
- 发布时间: 2025-10-27 08:01:17
---
## Z80 上的抢占式多任务处理实现
这篇文章介绍了如何在 Z80 处理器上实现抢占式多任务处理。通过分析 Ready-Z80 项目中的相关代码,我们可以了解在资源有限的经典硬件上实现多任务的原理和方法。
文章的核心在于展示了一种在 Z80 这种经典 8 位处理器上实现多任务的方案。这种方案的关键在于使用定时器中断来周期性地切换不同的任务,从而模拟多任务并行执行的效果。具体来说,它涉及以下几个关键点:任务上下文的保存和恢复,中断处理程序的编写,以及任务调度算法的设计。通过这种方式,即使在资源受限的 Z80 平台上,也能实现相对复杂的多任务应用。代码示例展示了如何设置定时器中断,如何在中断处理程序中保存当前任务的状态,以及如何加载下一个任务的状态。这种技术对于那些对嵌入式系统、复古计算或者操作系统底层原理感兴趣的开发者来说,具有很高的学习价值。它不仅能帮助理解多任务处理的基本概念,还能启发大家思考如何在有限的硬件资源下实现更高效的软件设计。
由于没有评论内容,这里就到此结束啦。
- 原文: [Pre-emptive Z80 multitasking explainer](https://github.com/bchiha/Ready-Z80/tree/main/29-Multitasking)
- Hacker News: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5720345](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5720345)
- 作者: chorlton2080
- 评分: 15
- 评论数: 2
- 发布时间: 2025-10-27 20:39:52
---
## 运行自己想运行的程序怎么了?
本文探讨了个人电脑运行任意软件的自由度逐渐丧失的现象,以及 Google 限制 Android APK 安装的举措。文章追溯了从早期个人电脑的开放性,到游戏主机和智能手机的封闭生态系统的演变,并分析了这种转变背后的原因。
文章指出,早期个人电脑赋予用户极大的自由,可以运行任何来源的软件。然而,随着游戏主机和智能手机的兴起,厂商开始构建封闭的生态系统,限制用户只能运行经过批准的软件。游戏主机厂商通过专有格式和锁定芯片来控制游戏分发,而 Apple 则通过 App Store 将封闭模式引入智能手机领域。Google 过去对 Android 采取更开放的态度,但现在也开始收紧对 APK 安装的限制,理由是安全考虑。尽管存在安全风险,但这种限制也可能出于商业利益,使得用户更难在官方生态系统之外运行应用程序。文章认为,这种转变是对用户自由的侵蚀,尽管用户可能没有充分意识到。
- 原文: [What happened to running what you wanted on your own machine?](https://hackaday.com/2025/10/22/what-happened-to-running-what-you-wanted-on-your-own-machine/)
- Hacker News: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5718665](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5718665)
- 作者: marbartolome
- 评分: 231
- 评论数: 120
- 发布时间: 2025-10-27 16:50:10
---
## Show HN: 在 JavaScript 文件中编写 Go 代码
这篇文章介绍了一个名为 `vite-plugin-use-golang` 的工具,它允许开发者在 JavaScript 文件中直接编写 Go 代码。这个插件利用 WebAssembly (WASM) 技术,将 Go 代码编译成 WASM 模块,然后在 JavaScript 环境中运行。 这样,开发者就可以利用 Go 语言的性能优势,同时保持 JavaScript 开发的便捷性。该插件可能通过允许导入 `.go` 文件,从而更符合 JS 打包器的习惯用法。
使用场景包括处理客户端计算密集型逻辑,或者在 API 不可用或用户离线时提供 WASM 作为后备方案。但需要注意避免过度使用,防止客户端决定业务规则,以及开放不必要的 API。
评论区对这个工具的看法不一,有人认为这是一个很酷的 WASM 应用,可能会在个人网站上使用。也有人建议直接使用 JavaScript,或者如果喜欢 Go 语言,直接用 Go 编写后端。 还有人提到了类似的工具和技术,例如将 Lua 文件转换为 JavaScript 虚拟机模块,以及使用 TinyGo WASM 构建。 有人关心生成的文件大小,并将其与 ImageMagick WASM 进行了比较。 也有人建议手动实例化 WASM 模块,并使用构建步骤来编译 `.go` 文件,这样可以同时使用 JS 和 Go 工具。
- 原文: [Show HN: Write Go code in JavaScript files](https://www.npmjs.com/package/vite-plugin-use-golang)
- Hacker News: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5717724](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5717724)
- 作者: yar-kravtsov
- 评分: 104
- 评论数: 34
- 发布时间: 2025-10-27 13:36:13
---
## 大公司押注:无需招聘也能实现增长
华尔街日报的文章探讨了大型公司在不增加招聘的情况下,如何实现业务增长。文章的核心在于,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利用技术,特别是人工智能(AI),来提高现有员工的生产力,从而满足增长需求,而无需大规模扩张团队。
这种策略转变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对经济衰退的担忧、劳动力市场竞争激烈以及AI技术的快速发展。公司正在投资于自动化工具和AI解决方案,以优化流程、提高效率并减少对人工的依赖。文章还提到,一些公司正在重新设计工作流程,以便更好地利用AI的能力,并让员工专注于更具战略性和创造性的任务。
此外,文章强调了这种趋势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可能导致某些岗位的需求下降,同时也创造了对具备AI技能和适应能力人才的需求。公司需要重新培训员工,帮助他们掌握新的技能,以便在AI驱动的工作环境中取得成功。
评论区观点:
评论区对这篇文章的观点呈现出多样性。有人直接贴出了另一篇相关文章的链接,暗示可能存在更深入的解读。也有人批评华尔街日报的文章是“引战”,可能认为其内容具有争议性或煽动性。
另一位评论者 @paulsutter 则从组织结构的角度提出了深刻见解。他认为,现有组织结构是AI提高生产力的最大障碍,因为任务和部门边界是为旧的工作方式设定的。简单地将AI添加到现有组织结构中,只能带来有限的改进。他建议,重新设计组织结构是提高生产力的最快途径,或者通过不招聘的方式逐步迁移到更高效的结构。但他也承认,这可能需要多年时间,并且在此期间可能会被更小的组织超越。
总的来说,评论区的观点既有对文章本身的质疑,也有对文章主题的深入思考和补充,反映了人们对AI技术和劳动力市场未来发展的不同看法。
- 原文: [More big companies bet they can still grow without hiring](https://www.wsj.com/business/companies-hiring-jobs-ai-9ef675b6)
- Hacker News: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5721410](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5721410)
- 作者: LostMyLogin
- 评分: 11
- 评论数: 3
- 发布时间: 2025-10-27 22:30:18
---
## 《经典力学结构与解释》第二版:非官方HTML版本
本文档是 Gerald Jay Sussman 和 Jack Wisdom 所著《经典力学结构与解释》第二版的非官方 HTML 版本,该书版权归麻省理工学院所有。本书深入探讨了经典力学的核心概念,从拉格朗日力学到哈密顿力学,再到相空间结构,为读者构建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本书内容涵盖了拉格朗日力学、刚体力学和哈密顿力学等多个方面。在拉格朗日力学部分,详细介绍了配置空间、广义坐标以及最小作用量原理,并阐述了如何寻找拉格朗日量以及如何利用拉格朗日方程来描述动力学状态的演化。刚体力学部分深入探讨了转动动能、转动运动学、惯性矩和惯性张量,以及欧拉角和自由刚体的运动。哈密顿力学部分则介绍了哈密顿方程、泊松括号、相空间约化以及相空间演化等重要概念。
此外,本书还涉及正则变换、正则演化和正则微扰理论等高级主题。附录部分提供了 Scheme 语言的介绍以及本书所使用的符号说明。通过学习本书,读者可以深入理解经典力学的基本原理,并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本书还包括了大量的项目,旨在帮助读者巩固所学知识,并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原文: [Structure and Interpretation of Classical Mechanics (2014)](https://tgvaughan.github.io/sicm/toc.html)
- Hacker News: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5717397](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5717397)
- 作者: the-mitr
- 评分: 72
- 评论数: 21
- 发布时间: 2025-10-27 12:27:45
---
## 使用 SSH 轻松搭建 Git 服务器
本文介绍了如何利用现有的 SSH 访问权限,快速搭建一个简单的 Git 服务器,实现代码同步和版本控制,无需依赖复杂的平台。
文章的核心在于,如果你的服务器已经开启了 SSH 服务,那么你就可以直接使用 Git 进行代码仓库的克隆和同步。通过 `git clone ssh://username@hostname/path/to/repo` 命令,即可将远程仓库克隆到本地。为了避免推送冲突,需要在服务器端设置 `git config receive.denyCurrentBranch updateInstead`,允许推送到当前检出的分支。如果想要发布代码,可以将 Web 服务器指向 Git 仓库的 `.git` 目录,并使用 `git update-server-info` 命令来支持 HTTP 访问。为了自动化更新,可以设置 Git 钩子(hooks),例如在 `post-update` 钩子中运行静态站点生成器,实现博客的自动部署。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简单、易于备份,并且能够利用 Git 的版本控制功能。作者分享了自己使用这种方法管理博客的经验,强调了本地编辑无网络延迟,以及服务器故障时的数据安全性。
评论区也探讨了多种观点和技巧。有人提到使用 `git init --bare` 创建裸仓库,避免工作目录的问题,并分享了自定义远程仓库名称和推送路径的技巧,方便在不同主机间同步代码。另一位评论者建议使用裸仓库,而不是修改 `receive.denyCurrentBranch` 配置,以避免推送失败。还有人惊讶于竟然有人不知道通过 SSH 访问 Git 的基本方法,并强调了 Git 分布式版本控制的本质,不应过度依赖中心化的平台。有人给出了更简洁的 SSH 克隆命令,并解释了路径的相对性。此外,还有人分享了关于文件权限和自建 Git 服务器的详细教程链接。一位评论者提到,很多高级工程师虽然会使用 Gitlab 等工具,但是不了解 Git 底层原理,这令人担忧。
- 原文: [You already have a Git server](https://maurycyz.com/misc/easy_git/)
- Hacker News: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5710721](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5710721)
- 作者: chmaynard
- 评分: 596
- 评论数: 393
- 发布时间: 2025-10-26 18:53:37
---
## GitHub 上的 JS Functions Orchestrator:打造你的低代码平台
这个 GitHub 仓库介绍了一个名为 `js-functions-orchestrator` 的同构 JavaScript/TypeScript 函数编排器,目标是帮助开发者创建自己的低代码平台。简单来说,它允许你像搭积木一样,把不同的 JS 函数组合起来,形成更复杂的功能,而无需编写大量的重复代码。
这个库的核心思想是将函数视为可复用的组件,并通过编排器来管理它们的执行顺序和依赖关系。你可以定义函数的输入、输出,以及它们之间的连接方式。这使得构建复杂的业务逻辑变得更加模块化和可视化。`js-functions-orchestrator` 的一个关键特性是同构性,意味着它既可以在浏览器端运行,也可以在服务器端运行,这为开发者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通过使用这个库,开发者可以快速构建原型、创建自定义工作流,甚至搭建完整的低代码平台。它降低了开发门槛,让非专业开发者也能参与到应用开发中来。此外,该项目使用 MIT 许可证,允许开发者自由地使用、修改和分发。目前,该项目已经获得了 11 个 star,虽然还处于早期阶段,但它展示了低代码开发领域的潜力。
由于没有评论内容,这里就不做评论分析了。
- 原文: [Isomorphic JS/TS Functions Orchestrator](https://github.com/damianofalcioni/js-functions-orchestrator)
- Hacker News: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5719805](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5719805)
- 作者: damianofalcioni
- 评分: 6
- 评论数: 0
- 发布时间: 2025-10-27 19:38:00
---
## 在浏览器中使用 OpenBSD C/C++ 工具链
这篇文章介绍了一个可以在浏览器中使用的 OpenBSD C/C++ 编译器。这意味着开发者无需在本地安装任何软件,就可以直接在浏览器里编写、编译和运行 C/C++ 代码,极大地简化了开发流程,降低了学习门槛。
这个工具链基于 LLVM,并托管在 openbsd.llvm.moe 上。它提供了一个轻量级的集成开发环境(IDE),用户可以在其中编辑代码、设置编译选项,并查看编译结果。这种方式特别适合快速原型开发、代码演示、以及在不同平台上进行测试。对于那些希望尝试 OpenBSD 工具链,但又不想安装完整 OpenBSD 系统的开发者来说,这无疑是一个非常方便的选择。此外,它也为教育领域提供了一个极佳的平台,学生可以在无需复杂配置的情况下,学习 C/C++ 编程和 OpenBSD 的相关知识。这个项目展示了 WebAssembly 和现代 Web 技术的强大潜力,能够将传统的桌面应用移植到浏览器中运行,为开发者带来更大的灵活性和便利性。
- 原文: [OpenBSD C/C++ Toolchain in the Browser](https://openbsd.llvm.moe/)
- Hacker News: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5693871](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5693871)
- 作者: todsacerdoti
- 评分: 8
- 评论数: 0
- 发布时间: 2025-10-24 20:17:48
---
## MyraOS:从零开始构建的 32 位操作系统
MyraOS 是一个使用 C 和汇编语言完全从头构建的 x86 Unix-like 操作系统,由 dvir-biton 在 GitHub 上开源。这个项目展示了作者对操作系统底层原理的深入理解和实践能力,对于学习操作系统原理的开发者来说是一个宝贵的资源。
这个项目包含了操作系统的各个核心组件,例如内核、内存管理、进程调度、文件系统等。通过阅读 MyraOS 的源代码,开发者可以了解到操作系统是如何管理硬件资源、提供系统调用接口以及实现多任务处理的。此外,该项目还提供了一些简单的用户程序,例如 shell 和一些基本的命令,可以帮助开发者更好地理解操作系统的运行机制。
MyraOS 的代码结构清晰,注释详细,适合初学者学习。开发者可以尝试编译和运行 MyraOS,并在其基础上进行修改和扩展,从而加深对操作系统原理的理解。虽然 MyraOS 只是一个教学项目,但它包含了操作系统的核心概念和技术,对于想要深入了解操作系统的开发者来说是一个很好的起点。通过参与 MyraOS 的开发,开发者可以提高自己的编程能力和对计算机系统的理解。
由于没有评论内容,这里就不进行评论分析了。
- 原文: [Show HN: MyraOS – My 32-bit operating system in C and ASM (Hack Club project)](https://github.com/dvir-biton/MyraOS)
- Hacker News: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5715055](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5715055)
- 作者: dvirbt
- 评分: 213
- 评论数: 46
- 发布时间: 2025-10-27 04:43:40
---
## 安全研究的优先级:密码与 Mossad
本文作者 James Mickens 探讨了安全研究领域的优先级问题,他认为安全研究人员常常专注于一些前沿但实际应用价值不高的领域,而忽略了像密码管理这样更贴近用户需求的实际问题。
Mickens 以略带幽默的口吻,批评了一些安全研究人员过于关注深奥的威胁模型,例如太阳耀斑期间远程控制心脏起搏器等。他认为,这些研究虽然有趣,但对普通用户来说意义不大。相比之下,他认为安全社区应该投入更多精力解决密码问题,例如如何生成和记住强密码。
作者指出,记住密码非常困难,尤其是在需要为不同网站设置不同密码的情况下。他以自己为例,描述了互联网信息的过载如何使得记住独特的密码变得异常困难。他将安全研究人员不关注密码问题比作二战期间的物理学家不研究雷达或原子弹,而研究蜜蜂如何飞行一样,舍本逐末。
文章最后,作者提出了一个简化的威胁模型:要么你的对手是 Mossad,要么不是。如果不是 Mossad,那么设置一个好密码并避免点击垃圾邮件链接就足够了。但如果是 Mossad,那你就无能为力了。这个观点虽然极端,但也反映了作者对安全威胁的务实态度。他认为,与其担心那些极不可能发生的复杂攻击,不如关注那些更常见、更容易防范的威胁。
- 原文: [This World of Ours (2014) [pdf]](https://www.usenix.org/system/files/1401_08-12_mickens.pdf)
- Hacker News: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5718546](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5718546)
- 作者: xeonmc
- 评分: 197
- 评论数: 152
- 发布时间: 2025-10-27 16:28:43
---
🫵 来啊,说点有用的废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