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ulink logo
自动夜间模式 日间模式 夜间模式
侧栏
0

终身买断 VS 订阅制:SaaS创业的“甜蜜烦恼”与破局之道

意外富翁的头像
|
|
|
分享一个最近观察的创业案例,一个叫Devon的印度程序员,在没有任何粉丝基础的情况下,3天内赚了6.5万美元。 他用的不是什么非常牛的增长技巧,而是一个看起来有点过时的策略:终身买断制。 终身买断制,英文叫Lifetime Deal,简称LTD。 比如你买某个产品的会员,月付价格是29块钱。但是如果这个产品说你一次性付299块钱,就能永久使用这个产品的所有功能,再也不用续费了,这就是终身买断制。 Devon的故事要从他的失败经历说起。 在做Supergrow这个产品之前,他已经失败了好几次,用他自己的话说,他是个struggling entrepreneur,一个挣扎中的创业者。 最大的问题是,他不懂分销,不会做推广。 这其实也是大多数技术出身创业者的通病,会写代码,能做产品,但就是不知道怎么让人知道你的产品存在。 2022年,GPT-3刚发布的时候,Devon注意到LinkedIn上有很多帮助用户创作内容的工具。 他试用了几个,发现它们在内容创作这块都做得不太好。 他研究了三个主要竞争对手:Taplio、ContentIn和AuthoredUp。Taplio是市场老大,功能很多,但核心的内容创作功能很一般。 然后他意识到一个关键点:即使产品做得一般,这些公司还是能赚到钱。 这说明什么?市场需求真的太大了。 所以,他用了一个周末时间做了个MVP,利用GPT-3的能力,让用户能把自己的粗糙想法转化成LinkedIn上的精品内容。 产品做出来了,但Devon遇到了老问题:没人知道他的产品。 Twitter上600个粉丝,LinkedIn上500个粉丝,付费客户只有2个。 按这个速度,他什么时候才能实现财务自由? 转机出现在一个意外的LinkedIn私信里,RocketHub的联合创始人Charlie主动找到他,说想帮他在平台上发布终身买断活动。 RocketHub你可以理解为终身买断产品的淘宝,他们有几十万精准的买家用户。 Devon一开始是怀疑的:终身买断?这不是自掘坟墓吗? 假设你的产品月费是29美元,年费就是348美元。如果用户用5年,你能赚1740美元。 但终身买断只卖299美元,你不是亏大了? 这个逻辑看似正确,但忽略了几个关键变量。 Charlie给Devon算了另一笔账。 首先,是现金流的时间价值,今天拿到的299美元,比未来5年慢慢收到的1740美元更有价值。 为什么? 因为你可以立即用这笔钱改进产品、雇人、买广告。 其次,是用户留存。SaaS产品的平均月流失率是5-7%,这意味着100个用户,一年后可能只剩下50个。 你确定你真的能从每个用户那里赚到5年的钱吗? 第三,是获客成本的计算。如果你通过广告获取一个客户要花100美元,那终身买断用户带来的199美元净利润,相当于你要花好几个月才能从订阅用户身上赚回来。 更重要的是第四点:早期用户的价值远不止钱。 Devon的定价策略很有意思,他设了三个档次:基础版79美元,专业版199美元,机构版299美元。 3天时间,250多人购买,总收入6.5万美元。 RocketHub拿走了40%的分成,Devon实际到手4万美元。 很多人会说,40%的分成太高了。但换个角度想,Devon用40%的收入,换来了什么? 首先,他立即验证了产品的市场需求,250个付费用户,比任何市场调研都更有说服力。 同时,他也获得了宝贵的用户反馈。 Devon说,终身买断的用户给的反馈特别狠,因为他们付了钱,而且是一次性付清,他们觉得自己有资格要求更好的产品。 免费用户遇到问题就走了,付费用户会骂你,但终身用户会告诉你具体哪里需要改进。 付费,永远是最好的过滤器。 同时,他也建立了产品的传播基础,这250个用户里,有10-15个成了产品的超级传播者。 后来Devon在Product Hunt上发布产品时,不是他一个人在吆喝,而是有十几个真实用户在LinkedIn、Twitter、WhatsApp群组里自发推荐。 结果Supergrow成了Product Hunt的周最佳产品,又带来了50个新的订阅用户。 这里有个关键问题:他是怎么从终身买断转型到订阅制? Devon的做法是,严格限制了终身买断的时间窗口,只卖3天,还限制了数量,最多300个名额。 这创造了稀缺性。 他会把终身用户当成了产品开发的合伙人,每天花一两个小时在客服上,有时候甚至手把手帮用户创作内容,然后把这些工作流程转化成产品功能。 他主要用了两个分析工具:Clarity和Mixpanel,通过数据看哪些功能用户在用,哪些功能被忽略了。 这种数据驱动的产品迭代,让产品质量快速提升。 几个月后,产品成熟了,口碑建立了,Devon开始主推订阅制。 现在Supergrow每月收入1.9万美元,年收入超过23万美元。 当然,也不是所有产品都适合终身买断。 如果你的产品运营成本很高,比如需要大量服务器资源、人工服务,那终身买断可能会拖垮你。 如果你已经有稳定的获客渠道和健康的现金流,那也没必要牺牲长期收入。 但也有很多创业者觉得自己的产品值1000美元,所以不愿意299美元卖终身。 但问题是,你觉得值1000美元,不代表用户觉得值。 定价不是成本加成,而是用户感知价值。 换句话说,299美元拿到的250个种子用户,可能比1000美元拿到的10个用户更有价值。 根据ProfitWell的研究,SaaS公司的平均客户生命周期是3-4年。也就是说,如果你的终身买断价格相当于2年的订阅费,其实你没亏。 但你获得了现金流、用户反馈、品牌传播、产品验证,这些软性价值,可能比那点差价重要得多。 关键其实不是选择订阅还是买断,而是在正确的时间,用正确的方式,解决正确的问题。 创业可能不是一开始就找到完美的商业模式,而是不断迭代,不断适应,直到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

  

🫵 来啊,说点有用的废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