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小时前
|
|
|
最近网上流传着一张AI生成的图片,配文声称“频繁自慰”会导致脑损伤、长痘,甚至“小弟弟”变小。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吓人?不过,别急着恐慌!经过科学研究和历史回顾,我们会发现,这不过是又一次对自慰的污名化。
### 科学怎么说?自慰其实对你有益!
事实上,科学研究并没有发现自慰会导致文中提到的那些负面影响。相反,研究表明,适度的自慰对身心健康都有积极作用。
* **对男性而言**:高频率的射精(无论是通过自慰还是性行为)与降低患前列腺癌的风险有关。
* **对女性而言**:研究显示,自慰有助于缓解心理压力,提升整体幸福感。
* **对所有人而言**:自慰似乎还能帮助改善睡眠质量。
当然,任何事情过度了都可能产生一些负面影响。比如,过于频繁或不当的自慰可能会导致皮肤擦伤或刺激,但这更多是常识性的问题,而非科学研究的重点。另外,如果你的自慰方式非常独特且习惯性如此,可能会在与伴侣的性生活中遇到一些困难,但这并不意味着自慰本身是“有害的”。
总的来说,科学证据一边倒地表明,自慰带来的好处远大于潜在的坏处。
### “频繁”到底有多频繁?界限在哪里?
自慰本身是正常的,但如果它开始占据你过多的时间,影响你的人际关系,或者成为一种强迫性的应对机制,那么它就可能变得不健康了。这和过度沉迷游戏或健身是同一个道理。
如果你觉得自慰正在负面影响你的生活,那确实值得关注。但“有害”的定义是主观的,有时候我们感受到的“伤害”,可能只是源于长辈们对性的陈旧观念。
### 回顾历史:自慰恐慌并非新鲜事
有趣的是,当深入研究这些关于自慰的“医学警告”时,你会发现它们有着悠久的历史。抛开现代的AI图像,这些论调在19世纪的医学文献中随处可见,当时人们对所谓的“自渎”(self-abuse)充满了恐惧。
翻开18世纪和19世纪的古籍,你会看到与现代说法惊人相似的描述:腰酸背痛、精神萎靡、无法集中注意力等等。这些担忧,在那个时代被渲染得十分夸张。
### 并非所有人都如此:科学的先驱者
当然,并非所有人都被这种恐慌所裹挟。在维多利亚时代,也有像哈夫洛克·埃利斯(Havelock Ellis)这样的先驱者,他们以科学的态度审视性,并得出结论:自慰是正常且健康的。还有理查德·冯·克拉夫特-埃宾(Richard von Krafft-Ebing)等人的研究,至今仍在影响我们对性的认知。
所以,下次当你看到那些耸人听闻的“自慰危害”信息时,不妨想想,你可能正卷入一场持续了300多年的文化战争。选择科学和理性的声音,而不是被过时的恐惧所束缚。
**你对自慰的看法是什么?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
🫵 来啊,说点有用的废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