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天前
|
|
|
111
原文讨论了微软、苹果和谷歌等科技巨头在操作系统中强推 AI 功能,例如微软的 Copilot 和苹果的 Apple Intelligence,认为这种做法更多是炒作而非实用,用户真正需要的是稳定、私密、可定制且无冗余功能的操作系统。
## AI 为何突然无处不在?
生成式 AI 的突破,特别是 OpenAI 的 ChatGPT,引发了科技公司对 AI 的追逐。各大公司争相将 AI 塞进产品,不管是否真的有意义,这背后主要还是炒作。微软积极推广 Copilot,甚至将其嵌入 Windows 系统,访问用户的文件、数据和浏览历史。苹果的 Apple Intelligence 更深入地集成到操作系统中,提供写作和图像编辑工具,并改进 Siri。谷歌也在 Chromebooks 中加入了 Gemini。
## AI 的美好承诺与残酷现实
微软曾计划推出 Recall 功能,让 Copilot 每隔几秒截屏并用 AI 搜索,但因安全隐患遭到强烈反对而被搁置。微软还承诺通过 Copilot 和 OneDrive 实现智能文件管理,但实际效果有待考量。作者认为,这些都是科技公司为了将生成式 AI 强行塞入操作系统而找的借口。用户需要的不是内置的 AI 助手,而是修复 Windows 11 的 bug,改进更新,并延长对更好用的旧版本的支持。
苹果对 AI 的愿景相对保守,专注于移动设备,在 Messages 和 Mail 中加入了写作工具,并升级了 Siri。但通知总结功能可能会泄露用户的敏感信息,而且 AI 还可能产生幻觉。
## 用户真正需要的操作系统
用户真正需要的操作系统应该是稳定、私密、轻量级、模块化,界面简洁直观且可定制,并且能够完全控制更新。AI 助手应该是可选的独立应用,而不是强制集成到操作系统中。
作者认为,科技公司强推 AI 的动机是为了挖掘用户数据。将 AI 助手集成到系统中,用户无法禁用,并且可以访问几乎所有内容,这是一种完美的收集数据的方式。当然,AI 助手也有其用武之地,例如 GitHub Copilot 可以帮助程序员更好地编写代码,Gemini 可以用来与 Google Drive 中的 PDF 聊天。
总而言之,AI 工具应该是可选的独立应用,并提供一键禁用或删除的选项。将 AI 集成到操作系统本身,除了科技公司之外,没有人能从中获益。